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2016-02-15陈俊华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课文语文孩子

◆陈俊华

(河南省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罗庄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陈俊华

(河南省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罗庄小学)

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将来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性人才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地学、积极地学、高效地学,不断拓展思维,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语文教学 质疑问难 释疑解难 创新

一、前言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现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的火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因此,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必须切实重视的教学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上孩子们都能主动地回答问题,但是如果让他们对课文进行质疑问难,他们会无从下“手”,不知从哪里问,不晓从哪里提,所以,刚开始我们的起点要低,质疑问难的立足点应放在孩子想知道的地方,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探索新知的热情,我们要让孩子说,要让他们想说。另外,还要经常在课堂上强调:老师最喜欢上课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发言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看自己能不能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向老师请教或者和同学商量。

如在讲《触摸春天》时,我先板书“春天”,然后让孩子欣赏春景图,再让孩子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等孩子回答后我在“春天”前面添上“触摸”,让孩子说一说对它的理解,然后再让孩子根据课题质疑,他们就会对这些简单而含金量高的问题产生兴趣,从而想质疑:“谁触摸春天?”“怎样触摸春天?”“为什么要触摸春天?”“春天怎么可以触摸呢?”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对提问题就有了意识,这样,再放手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不仅容易解决想质疑的问题,提高质疑的能力,而且使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二、让学生敢质疑问难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宰,是主讲、是主问,所以,课堂教学模式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而新课改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营造质疑问难的氛围,给学生“问”的空间,提供“问”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质疑问难。只有这样,孩子们才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出来,才敢质疑问难。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文章的结尾是“小男孩坐上电车走了”,作者这样结尾似乎有点突然,他好像还有什么想说却没有说出来,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如果让你给作者提问问题,你会怎么问?有学生问“小男孩不走行吗?”有的问“小男孩为什么非要走呢?”;有的问“小男孩走后还会回来吗?”然后再让孩子们读课文,联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依据,并简要说明理由,使他们产生敢说的欲望。通过阅读,孩子们认识到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和爱护以及男孩对高尔基的爱戴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愿意质疑问难

小学生知识基础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也存在差异,因而也会产生不尽相同的质疑问难结果。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和孩子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每一个孩子,鼓励孩子发表不同看法,力求迎合孩子的心态和需求。这样孩子才能鼓足质疑问难的勇气,敢于质疑问难,愿意质疑问难。如在讲《白杨》时,当我讲到“突然,他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时,看到一位孩子正在和同桌交谈着什么,我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能告诉老师刚才你说的是什么吗?”孩子慌慌张张地站起来说:“爸爸为什么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我兴奋地说:“这个问题问得精彩极了!谁还想问?”教室一下子沸腾了,孩子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问“爸爸为什么会沉思?”有的问“爸爸在沉思什么?”有的问“风沙指的是什么?”有的问“这一次的沉思和上一次有什么区别”……我努力的让孩子们感受着自己发现问题的乐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动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驿站”,而不是“终点”。

四、让学生会质疑问难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设计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自觉学习。”可见,会提问题是增强学生质疑问难的关键。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孩子们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我这样说:巴金先生为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奇异、美丽的景象,除了这些之外,大家还能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孩子质疑时,我及时提醒孩子:课文介绍的是鸟的天堂,我们提问时应该围绕重点内容即描写大榕树的语句和关于鸟儿的语句,结合上下文来设计问题。所以,孩子们有的提“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有的提“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有的提“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说是鸟的世界、鸟的乐园?”这样将阅读与质疑问难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且也将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学会提问,无疑是摆脱传统教育的一种良药,也是开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把金钥匙。

五、让学生学会释疑解难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动力。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我们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创新学习的归宿点,如何引导学生释疑,提高学生解难的能力呢?

1.自主解难。在质疑问难后,对一些一目了然的问题,可以找学生回答,而一些相对较难的,可以引导学生多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放手让孩子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等手段,辅助学生学习。这样形成习惯以后,孩子们便可以逐步达到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

2.合作解疑。凡是孩子们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采用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老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如对重点问题可以采用分组、朗读勾画法、讨论法、实验法等,这样不仅让孩子们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在合作中轻松、愉悦学习的习惯。

六、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创新

我们让学生质疑问难,不要只停留在理解教材的最初层面上,还要延伸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他自己也认为:“我没有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刨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鼓励孩子对教材质疑问难,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在《白杨》一课中,孩子对“三个知道”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写“他们知道”的内容,而不写“他们不知道”的内容?如果写出来不是让读者对他们的家庭情况、新疆的情况更了解吗?这样由“知道”推想出“不知道”,孩子们领悟到文章的深刻内涵——爸爸、妈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响应祖国号召、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再加上激起的情感共鸣,使文、道得以统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放性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就是引导学生会思考、会分析、会抽象、会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地学、积极地学、高效地学,不断拓展思维,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1]张明伟.浅析语文教学.课程研究,2015,(12).

猜你喜欢

课文语文孩子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