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驱动中激活提升
——语文课堂问题设置的几个注意点
2016-02-15沈丽华
沈丽华
在问题驱动中激活提升
——语文课堂问题设置的几个注意点
沈丽华
优秀的教育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思维发展的环境,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之上,巧妙的问题设置是思维的发动机,它能驱动思维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能让思维跨越习惯的雷池。那么语文课堂问题设置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笔者谈些体会,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基于学情,问题设置驱动课堂生发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有一个民主、自由、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这是让思维得以点燃的客观环境,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正如美国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所以教师的提问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促进课堂生成。
钱梦龙先生有一次在外地借班教说明文,由于时间仓促,不可能进行从容的课前谈话,学生的紧张情绪明显可见,严肃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教室。如果立即进入新课的学习,准会一上课就“闷”,不利于下面课堂问题的设置。于是,钱先生说出了一段轻松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课后回到家里,如果家长问起:今天给你们上课的那位钱老师是什么模样?假若有个学生这样回答:‘钱老师嘛,不戴眼镜,每只眼睛上都有眉毛,脸的中间是鼻子,鼻子下面生有嘴巴,头部左右两侧各有一只耳朵。他五官不缺,四肢齐全……’”钱先生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已经笑声不断。于是,钱先生就问:“你们说这个学生傻不傻?傻在什么地方?”顿时,学生一个个举起手来,要求发言。“这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长相,他说的全是废话。”“他没有抓住特点来说,说了等于没说。”钱先生顺势一点:“由此可见,要把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介绍给别人,首先必须抓住特点。这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就是:怎样抓住特点说明事物……”
在这里,钱老寓教育教学因素于谐趣之中,不仅打破了课堂的瓶颈,巧妙地扭转了课堂之初由于学生情绪紧张而造成的沉闷局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绪,课堂犹如瞬间加了润滑剂一样,由生涩变得顺畅;同时也使得学生对“怎样抓住特点说明事物”这一核心问题有了初步的认知,进而为后续的课堂生成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循序而渐进,课堂的目标自然而和谐地得以推进与实现。
同样在完全陌生的教学环境中上《边城》这一朴素而隽永的小说时,这样的问题设置能唤起学生曾经有的生活经验:(背景音乐)同学们,你们觉得一个人在情窦初开的时候往往会做哪些事情?学生的年龄恰好就处于情窦初开的阶段,对于“情窦初开的时候往往会做哪些事情”有着切身的体会,这个问题唤醒了学生潜在的经验与意识,他们会自觉地展开思维活动,兴致盎然地纷纷回答:做梦,发呆,独处,偷瞄,失落,偷偷地哭等等。课堂由此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一种和谐状态,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那个遥远的翠翠的爱情,翠翠的梦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从而产生一定的共鸣。
又如,在上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问:若是你,会如何向心爱的人告白?莎翁式告白与中国式告白有何不同?为什么?如此以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文本进行碰撞交流,学生对莎翁这种超越时空的诗化的语言才能有崇高的领会,对莎翁所要表达的爱情高峰体验及其纯美的爱情理想、和谐的人际关系才会有真实的感受,从而才能进一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求幸福,反对禁欲的人文主义理想。
值得关注的是,“问题设置驱动课堂生发”须关注基本学情,须以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真实的情感体验为基点,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同时又不能罔顾文本与教学目标,只有两者兼合对接才能真正促成学生的思考与学习,驱动课堂生成。
二、高效有序,问题设置引领课堂生成
有教师在上《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在简单的导入之后,就劈头盖脸地提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别里科夫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人物形象分析,它包含了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别里科夫外在有什么特征?二是别里科夫内在性格如何?教师想要学生回答的应该首先是第一层问题,而学生不明就里,在愣了几分钟之后,终于有几个预习充分的同学站起来回答:“他是一个胆小的专制的保守的沙皇卫道士。”这样的回答使得课堂的生发瞬间遇到了瓶颈,究其原因,这个问题的设置明显地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无法触摸到教师的真实意图;且该问题覆盖面太大,是解读文本的终极的结论性问题,课堂未有深入浅出的文本细读,未有循循善诱的语文活动,结论先行,过程滞后,学生的回答也只能是一个生硬的标准答案,教师的解读替代了学生的解读,课堂就会因教师的架空分析而显得空泛无趣。
同样是以人物形象分析作为课堂的起点,黄厚江老师这样设计问题:1.请同学们数一数别理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2.别理科夫身上最主要的套子是什么?这个套子最严重的地方在于什么?3.《套中人》与《装在套子里的人》比较哪一个你更喜欢?黄厚江老师以“套子”为问题的抓手来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学生的思考直击文本内部,从初识整体到局部分析到整体升华,课堂在问题的驱动下高效而水到渠成。
由此,语文课堂问题设置须有效地呈现课堂教学内容,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要避免支离破碎的满堂问,只有设计出既能撬动整体文本分析又能撬动学生思维的杠杆式问题,同时相机辅以一定的枝叶性、局部性的分解型支问题,课堂才能高屋建瓴地层层推进。如在上老舍的《想北平》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的北平”背后的一位“老北京”朴素而热烈的平民情怀,设计了这样几个具有引领性的问题:1.老舍想北平想到了北平的一些什么?有怎样的特征?2.一枝一叶总关情,看似平常最奇崛,老舍笔下的北平风物,你体会到了什么?在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发现文本意义的过程中又随机穿插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够了”呈现了老舍怎样的心境?“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又有怎样的意味?我们平常把“诗一般的美丽”用在花上,而老舍却没有,反而把他用在青菜上,这是为什么?“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不能”、“因为”又是如何体现老舍对北平的情感的?……
值得一提的是,杠杆式问题的设置需要有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关键意识、引领意识、纵深意识等,而枝叶式问题的设置则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杠杆式问题往往需预设,而枝叶性问题可以在生成中随机设问;两者主次有序,相辅相成。
三、质疑追问,问题设置促使课堂提升
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序言》中曾这样说:“自然科学或者外语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已知。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 ‘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确实,无论是文本的“不经意”还是学生课堂上的懈怠,我们语文老师若要使课堂活泼灵动,须于无疑中质疑追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觉得陌生的、外在的、无关的阅读变成熟知的,想要表达或交流的甚至于是融于心智的、臻于心灵的语文活动。
在上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停留在对伟人的神化与膜拜中,教师若再老生常谈,课堂就会处于机械呆滞的状态。学生貌似全盘理解了,却未曾有个性化的体验和共鸣,似乎有 “激情是伟人的,我什么也没有”之状,课堂有处于疲乏之中。此时,除了情境创设之外,还需一问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有“无声处听惊雷”之感。正如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中所讲:课堂教学应“使知识回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具有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和能力。”
于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设问:上阕中“独立寒秋”的“独立”除了字面的意义之外,你还体会到什么?它和“独钓寒江雪”、“独坐敬亭山”、“独上高楼”的“独”相同么?你还能从下文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样的意味?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之下重新回归文本思考,教师随机点拨,于是一个个发现从学生脑袋中跃然而出:柳宗元的“独钓”更多的是一种隐逸背后的孤愤,李白的“独坐”则是体现了诗仙的飘然闲适,晏殊的“独上”则是迷茫怅惘的心境,毛泽东的“独立”就显得雄赳赳气昂昂了;毛泽东寒秋独立于橘子洲头除了交代具体的时间与地点,还能从下文他所看到的“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长空”、“万类”这些博大的意象可以感受到独立于寒秋的毛泽东似乎宇宙世界皆在他眼里,在他心中,在他脚下,一种高大的、伟岸的感觉油然而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与“独立”相映衬,苍茫大地中响遏行云的叩问,显得尤其深沉激昂;“独立”与下阕“百侣”相对应,现在和过去,个人与众人,曾经的毛泽东也只是如我们一般的同学少年,年少气盛,青春热血,豪情壮志,特别能引发我的共鸣……学生的体验是丰富的,问题驱动着他们产生了深入阅读的兴趣及探究的欲望,当他们在共鸣中体察自身时,课堂也就摇曳生姿了。
当然,这一环节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有较高要求,教师既要能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又要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捕捉到思维的临界点,考虑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驱力,同时又要在教学过程中,卸掉一定的文本标签,善于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促使学生从初步的感知渐进到深入的认知甚至于飞跃到顿悟。
肖川教授曾说“要充分展开课堂交互活动,产生想法,发展想法,促进多元理解”,“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进一步进行探究”(《有效教学策略》)所以,真正成功的问题设置,不在于教师提问的多少,而在于教师的提了问题之后,能不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探究问题,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让学生读进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然后从文本出来,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与自己的体验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思想,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我们语文课堂不应该只是一味盲从教师的问题,一味地唯问是答,那样的话,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一个纯粹的复制品,完全没有自己的个性思想,没有自己独到的发现,这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违背的。
★作者单位:浙江象山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