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具体策略
2016-02-15王翠贞王梅霞
◆王翠贞 王梅霞
(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
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具体策略
◆王翠贞 王梅霞
(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
在小学生写作中,他们通过观察身边的常见事物,掌握其中的关键点,在想象力帮助下提升学生作文的生动性,同时促进小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以小学作文为重要载体,提出了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策略,期待可以对小学生想象力提高带来一定的启示。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想象能力 策略
想象力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各个艺术创作的领域中,人们拥有丰富想象力可以提升艺术创作质量。因此,在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方面,语文作文写作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在小学生的想象力启蒙时期,通过写作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教师提供写作方向,让学生发挥想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中需要设计写作方向,但是作文的方向不能明确地进行规定,要保证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写作中便于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能力。如教师可以把写作训练的题目设计为假如XX,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想象去补充对应后面的内容,然后在学生写作中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不断丰富作文的内容。再如,我想XX,这要求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而补充完整题目,结合自己的写作习惯,对自己想拥有或者想成为某种人物而进行写作,这就可以较好发挥小学生的想象。教师设计这一开放性的作文题目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地结论或者是定义,通过这样的方式解放小学生思维,使得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作文创作。
二、提醒学生多参与活动,发现更多的自然事物
写作的源泉就是人们五彩缤纷的生活。写作,就是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能力,发挥想象力思考与创作的过程,由此在语文作文练习中,学生的想象力就可以得到较好地锻炼。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而组织活动,拓展小学生观察以及接受事物的能力,如在语文课文中讲到一些关于自然景物描写的文章[2],教师可以在周末组织学生探索自然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到自然中的美妙,丰富他们对自然认识的知识,为想象力地发展提供“养料”。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培养立体思维
想象力是眼睛看不见、手摸不着而又实时存在的东西,它需要人们在生活中通过多角度观察事物,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出符合心中所想的事物。在小学阶段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对提升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带来较大的帮助,然后把自己所观察的事物通过想象力发挥把他们运用在作文写作中,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小学生各个方面都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许多事物的认识都还缺乏的一定完整性,教师在语文作文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地引导,促进小学生学会对事物进行多样化的观察,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师在看图作文中的教学实践中,首先,可以先把图片展示给学生观察几分钟;其次,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物品,指导学生从图片的另一个角度观察,又会发现哪些事物;最后,学生就可以从自己对图片不同角度的理解而开始写作,在教师多角度指导下,小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发挥他们的立体思维能力,更好地通过作文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想象力的发挥提供条件
想象力尽管不是一个具体可感知以及可触碰的物体,但是它也不是任意产生的。小学时期的学生对生活以及社会认识较少,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对观察生活中事以及人的能力,然后通过作文的方式把各个不同的特征的事物进行组合,从而使得作文中可以呈现出一个具有特色的形象。如教师在小学作文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带领小学生进入大自然以及社会中,观察周围的景物、人物以及各种事物不同的形状、姿态以及颜色等,通过语言巧妙的表达出来,如可以通过比喻、夸张以及拟人修辞手法提高事物的形象性,如运用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比较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黄叶飘落,学生可以加以拟人化,把叶子飘落描绘为离开它们的家一样,这就包含着浓厚的情感,同时也丰富了作文中的语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小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每天自己所见、所闻以及所感记录下来,这些素材都可以为小学生想象力地培养而提供储备,同时在他们写作过程中,可以把日记中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在想象力地帮助下提高作文水平,同时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
五、结束语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发展想象力而言是最佳的时期,而语文作文课可以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小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发挥其想象力,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文。
[1]姚颖,石瑜.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测试实证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3,(03):88-98.
[2]王旭明.以求真务实精神促进语文教育健康发展——兼论真语文理念及其指导下的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5,(3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