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切入点推进农村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02-15赵玉群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医师资格助理执业

◆赵玉群

(云南省大理卫生学校)

以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切入点推进农村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赵玉群

(云南省大理卫生学校)

从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出发,以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切入点,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开展农村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使学校教育与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求接轨,提高学生执考试通过率,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农村医学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医疗卫生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卫生技术人员作为医疗机构的主力军,已成为决定和影响卫生服务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整体上快速发展,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医药卫生人才匮乏,医疗力量薄弱,农村居民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医护人才严重匮乏的瓶颈已成为制约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乡村医生近百万,队伍庞大,覆盖面广,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农村医疗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大多年龄结构老化、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学习,业务知识陈旧、学历层次偏低、没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无法与当前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意识和需求相适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13号)关于“建立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制度”的精神,根据《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乡村医生执业准入,规范乡村医生业务管理和考核,国家卫计委将于2016年9月下旬在浙江、四川、云南等九省区开展“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点,在现行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增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的发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限定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执业,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又可以按规定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这一举措将有效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增加乡医岗位吸引力,同时有利于建立符合基层医疗特点的乡村医生准入机制。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增设符合乡村医生合法行医的需要,有利于加快乡村医生队伍执业医师化的进程,并提高其素质,同时在规范乡村医生队伍管理和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面题、统一合格标准的方式。考试科目有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其中,实践技能考试分3站举行。第1站为笔试,考“病史采集”,考核考生的全科思维理念、沟通交流能力、人文关怀素养等;第2站为实际操作,主要考查考生进行体格检查的能力(血压测定作为每个考生的必考项目),配备标准体验者协助完成操作;第3站仍考实际操作,主要考核急救技术与基本操作,初级心肺复苏为必考项目,公共卫生项目、西医项目、中医项目每位考生各考1项。医学综合笔试内容囊括医学人文、公共卫生、全科医疗等相关科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

为培养具有较强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相结合的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乡村医生。笔者对推进农村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一些的思考与设想:

一、加强对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的研究,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1.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是衡量医学院校农村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对我国农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未来乡村医生队伍的培养者,学校要更新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及时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钻研分析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同时结合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教学过程中紧扣大纲,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为引领和学科知识为主线,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脱节,忽视知识的应用性、职业性,与未来岗位工作需求有很大的差距。故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增强专业适应性,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增加全科医学知识和中医药学等教学内容,强化能力培养,使毕业生适应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需要。

2.有针对性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设置上既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还要渗透全科医学和人文关怀理念。课程设置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四大模块。为突出全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性质,专业课程可增加全科医学基础、预防医学、社区常用护理技术、康复技术、中医学概论、中医药适宜技术等课程。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学校要结合设置专业和办学规模,以“突出能力,强化素质、注重实践、强调实用”为主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的建设。

一要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特别要加强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康复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基础护理学等实训基地建设。同时优化实训项目,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强化技能考核,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二要建立学校—医院—社区合作共建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严格选择实习医院,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严格执行毕业考核制度,实行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综合评价,使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实现零距离对接,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技能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强化知识点传授,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一是教学要以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导向,因材施教,做到教学内容应结合执业考试内容,将执业考试中的考点作为教学中的重点来加强教学;二是可充分运用案例、讨论、情景式等教学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增加实验课时数,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执考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课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对考生“三基”和临床综合能力进行多为维度、多视角的综合评价。学校应参照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内容、方法进行考试改革,对涉及执考课程的教研组,应建立农村医学专业各门课程试题库,题型与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相同。同时,将课程考核与执考接轨,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及考试,使学生在模拟考试中得到锻炼,提高应试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充分发挥执考的杠杆作用,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乡村医生被称为全国亿万农村居民健康的“贴心守护人”,是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承担者。为确保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医疗机构等相关行业部门的作用,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学生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1]夏杰,王蓉.对农村医学专业建设的思考.卫生职业教育,2014,(20):24-25.

[2]邹艳玲,冯丹丹.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8):209-210.

[3]雷呈.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士)资格考试为切入点推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卫生职业教育,2016,(12):35-36.

猜你喜欢

医师资格助理执业
从医师资格考试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成效
生活小助理
自在如风
助理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成立
农业部对执业兽医师资格考核发出补充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