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闭环”模式及应用
2016-02-15王增荣
王增荣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闭环”模式及应用
王增荣
“闭环”本是一个工程术语,也叫反馈控制系统,是将系统输出量的测量值与所期望的给定值相比较,由此产生一个偏差信号,利用此偏差信号进行调节控制,使输出值尽量接近于期望值。闭环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过程管控,通过“决策、控制、反馈、再决策、再控制、再反馈”的模式,来校正实现最终目标的一种行为。说得简单通俗一点,闭环就是一种校准纠正,使得目标的起点和结果的终点达成一致,成为一个预期中的圆环。笔者认为,“闭环”作为一种有效的操作理念,可以尝试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并加以应用实施,从而推动教学更加有效、高效。
在讨论语文教学中“闭环”模式的应用之前,我们有必要作一个对比研究。如果作一个简单的观察或调研,我们发现在一些语文教学中,更多是“无招胜有招”、“无为胜有为”的“开环”模式,教学的目标设计与过程实施以及反馈校正并不明显,或者说缺乏严格管控。一些专家和名师也经常倡导一种“重点式”教学,他们认为一节课或者一次教学的内容是有限的,解决的问题也是有限的,学生吸收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既然如此,就不能寄希望语文教学“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不必面面俱到,而应该是有所重点的来讲解,一节课把一个方面的内容讲透,一次教学能解决一个问题,就已经很好了。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教无定法,谁也不能说哪一种教学方法最科学,哪一种教学方法最高效。
但是,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这两个层面上,我们发现这种理论带来的现实情况并不喜人。我们发现,一般而言,不少教师选取教学的侧重点更多是偏于印象或者来源于各种“教学参考”,至于在教学中有没有讲透或者解决掉某个问题,既无有效的反馈,也没有因此而带来的校正,说白了就是“讲到哪算哪”、“讲得怎样是怎样”,没讲明白的或者讲不明白的“下次有机会再讲”,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更多取决于语文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学设计本身没有体现出应该具备的稳定性、高效性。不少教师甚至认为,这种教学才是符合规律的,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见效慢、靠积累的一种学科教学,教师只要带着学生一点一点学习,通过有重点的教学让学生慢慢累积对文本的阅读、欣赏、感悟就可以了,毕竟无论从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上来说,语文教学都不应该急功近利,都应该注重点滴积累。
还是那句话,说得有道理,但是现实很“骨感”。现实情况是,由于语文教学的这种开放甚或是随意性,结果在不少学生甚至是教师自己心中,都似乎产生了诸如此类的感觉:“语文成绩提升起来慢”“语文可学可不学”“语文学习关键看天赋”,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应试压力与日俱增、学生家长期望愈强的背景下,一些班主任包括语文教师自己、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几乎达成了一种不必言说的默契:在接近考试的学习时间里,放弃或者不花较多精力在语文学习上了,而是将更多精力投放在有可能见效更快、考分提升明显的英语学习和数理化学习中。偏偏,这样的选择,其结果并不坏,甚至达到了某种必要的预期。
也正是因此,语文学科的“教”与“学”值得重新审视!我们认为,解决此种情况的一个有益尝试就是引入“闭环”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重视长期积累素养、学识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每一节课、每一文本的教学效益,以动态的教学效果反馈与教学决策校正,来控制和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真正让学生感觉到每节课都有收获,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收益。较之于相对随性的开放式教学,“闭环”模式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缺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喜欢怎样学、教师就会怎样教”,“学生学后效果怎么样决定教师教后反思怎么教”,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闭环”模式的语文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关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的,也是真正在实践中将其作为一种教学基因而存在的教学模式之一。
我以写作教学为例来说明。比如,开展一节“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这样一个主题写作课。一般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可能有两种教学倾向,一种是相对全面的教学,对细节描写的概念、种类、方法等进行普及教学,侧重于知识传授,此种教学的好处在于理论性强,能提升学生写作的阅读鉴赏素养;另一种则是相对有目的性的教学,就细节描写中的一种来进行针对教学,侧重于写作训练,此种教学的好处在于实践性强,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某个方面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但是这两种教学,都依赖于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前者的教学确实需要长期的积累。记得笔者在初一时的语文教师,特别喜欢讲语法方面的知识,经常一讲一节课,比如讲到“下定义”,对什么是“种差”,什么是“邻近属概念”,都是一种概念性的讲解教授,当时听来懵懵懂懂,但是到了高中的某节语文课上,当老师提到关于下定义这种题型时,班上不少同学都感觉很困难,而笔者却在一瞬间将初中懵懵懂懂的知识从脑海中回忆了出来,并“秒懂”且完美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笔者在得意之余,不禁非常感谢初中语文教师这种“打基础、利长远”的积累教学,虽然在初中时确实“听”得辛苦。后者的教学却需要具备针对性。同样是笔者初中时的一位语文教师,有一次感慨于我们对议论文写作的生疏,于是用了几节课来讲议论文,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讲过之后,大家依然在议论文写作上没什么起色,这也说明了道理有时好讲,但现实问题却难以破解的情况。所以,在笔者看来两种教学都是有缺陷的。
基于对闭环模式教学的理解,以及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我将此次教学主题定位为“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并按照课前调查、教学方案确定、课中反馈修正、效果再反馈修正的模式作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力图形成教学的有效“闭环”。课前我设计了简单而具有针对性的“微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是知道细节描写的,也明白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重要性,甚至不少学生还知道细节描写的一些具体分类,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本来我打算在教学中作一些普及性教学,看来不需要了,只需要在课前发一些相关材料让学生自行学习了解就可以了。通过调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其实在写作中的真实困扰是“如何才能写出精彩的、个性化的、富有感染力的细节”,结合这样一个真实而又具体的调查答案,接下来的写作教学才能真正做到精准、有的放矢,也才能有效高效。接下来授课以解决这个问题为核心目标,我精心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何谓精彩的细节、传神的细节、个性化的细节、有感染力的细节。比如学生喜欢看漫画,我就选择“三毛”这个形象入手,我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画,三根头发,大大的冻得粉红的鼻子,灵动的眼睛,招风耳,引起了学生的猜测和兴趣,也进一步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细节,什么是个性化的、传神的细节。再导入到教学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发现,用笔触去组装那些贴切的、形象的词汇,并以课本中大家熟悉的精彩细节描写为例,结果学生的热情反馈出效果不错。但是我发现不少学生似乎有畏难的感觉,于是我修正了本来的讨论策略,改为现场练笔,用200字的细节描写刻画自己熟悉的一位同学,但是不能出现姓名。学生普遍大感兴趣,动起笔来,我挑选了一些精彩的当众朗读,大家纷纷猜测,更加激起了写作和评论热情。我想,出现这样的效果,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课后,我继续根据反馈的结果,布置了不同细节描写的小练笔作业,让学生互相讨论评论,并将优秀习作贴到班级作品墙上,实现了学生愿学、愿写、会学、会写的良好效果。至此,通过不断的”决策、控制、反馈、再决策、再控制、再反馈”,就实现了此次教学的一个完整闭环,最终的效果也表明,实践是有益和成功的。
[作者通联:江苏江阴市徐霞客中学(马镇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