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气 返璞归真
2016-02-15英石瑛
贺 剑 英石瑛
因声求气返璞归真
贺剑英石瑛
《沁园春·长沙》是高一的起始篇目,这个时候的学生正充满好奇和热情,特级教师李仁甫正是借着这样一份激情因声求气带领学生完成对这首词的解读,可谓返璞归真,浑然天成。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的,“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通过声情并茂的吟诵感受作品的情感。在这一课里,李老师充分利用“读”的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吟诵,将学生一步步地引向作品深处。
一、自由地读,自然地悟
诗歌教学中,语文老师都会重视朗读,但如何去读,则跟老师的个人素养和学识有关,李老师对读的理解:“吟是有节奏地读出来,吟诵,就是我们不仅仅是有声音地朗读,还要有节奏地朗读”,“不过背诵和吟诵还不是一回事,吟诵要求有节奏、有声音地朗读出来”“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诗,在此基础上每一个人准备挑一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吟诵”“既然是活动体验,大家就要充分地去体验。刚刚大家朗读得不是很热烈,不是很有激情”。他用简单的几句话,驱动着学生的活动体验,使他们懂得吟诵要讲节奏、要有激情,使其行为上更是从自由读到富有激情地放声朗读。
准备到这里,已经激活了学生的主动性,有同学举手来吟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了。而且一上来就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同学对他的评价是慷慨激昂。再来便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李老师说“吟诵青春”,这里的诗句才是青春啊!呵,谁的青春不豪迈!学生的回答都是最真切的感受。
因为自由,所以自然;因为专业,所以深刻。
二、声情并茂,涵咏诗情
朗读的时候,眼前呈现什么画面,用眼神和动作把画面表演出来。这样的设计真的很绝。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一大难点,因为高中的第一课,李老师没有用太多的术语,而是让学生通过吟诵、想象以及眼神动作的表演,将这个难点以一种更简单更生动更自然的方式去解决。既然是体验,那就是参与、行动,学生们的踊跃表演活跃了课堂,课堂也在笑声中越来越向文本的深处走去。
针对学生的表演,李老师作着点评和纠正,譬如“他扮演得最像的还是最初的那个‘仰视、俯视’,那个头动得很准确。前面的那个‘万山红遍’应该怎么看?还是停留在刚刚‘鹰击长空’的视角上吗?‘鹰’是小的,所以眼睛去看它的时候,应该是聚焦的。然后再看到水里的‘鱼’,眼睛还是聚焦的。所以,在‘鹰击长空’之前,眼睛要不要聚焦啊?
……
“应该放开眼光,扫视吧。‘万山’不是‘一座山’啊,是无数的山。‘看万山红遍’,视野开阔,好像万物都能看到,是吧?‘万山红遍’,这个‘红’是一大片吧,‘红遍’,哪一个字很传神啊?”
“放开眼光扫视”那才是“万山”,才是“红遍”。然后自然地走向“一字传神”。用动作,用眼神把传神的字表现出来,“万”“遍”“尽”“染”“透”“百舸”“争”“击”“翔”……一一分析中也便将红绿相映,动静结合等手法水到渠成地揭示了。
三、吟诵青春,深化理解
到下阕的时候,仍旧采用“吟诵”的手法,让学生读他们喜欢的诗句,下阕的情感与年轻的孩子们的内心不谋而合,不难看出诗中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热情,对达官显贵的蔑视——尽管让学生们去读,去“吟诵青春”,这既扣住了本专题的主题,也扣住了2014年高考的作文,更扣住了作者以及读者的情怀。
下阕直白,但同样豪迈,含蓄的结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言有尽而意无穷。
每一次的深情吟咏,阐述喜欢的理由,春水无痕地完成了对诗句的理解,而在李老师的点拨下又浑然一体。
四、仿写升格,读写一体
因为学生对结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喜爱,又因着“这实际上就是‘主沉浮’的问题”,李老师的仿写要求将学生的青春激情和爱国深情推向了一个高潮。看学生的出手:“曾记否,到岱宗攀岩,气势磅礴?”“曾记否,登山顶眺望,手拨浮云。”都是极为豪迈和时尚的。但为了音韵和谐,李老师还是让人做了修改,将前句“气势磅礴”改为“精神抖擞”,后句改为“曾记否,张手拨浮云,眺望山头”,且自己仿了三句:“曾记否,高歌一曲,放声在层楼?”“曾记否,到操场赛跑,拔得头筹?”“曾记否,诗歌朗诵赛,独占鳌头?”句句押韵,何尝不是一节高深的填词课。
没有高深的理论,在内容上举重若轻地激发青年们的青春热情,在形式上深入浅出地加强了音韵词格的才华。
这就是李老师为我们演绎的《沁园春·长沙》。
[作者通联:贺剑英,江苏常州市湖塘桥初级中学;石瑛,江苏常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