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作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2-15孔凡成
孔凡成
论合作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孔凡成
随着语文课程定位为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人们意识到语用学是语文课程的语言学基础,语文课程实施要开展语用教育。这样,运用语用原则来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就势在必行。语用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合作原则,它是由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格赖斯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的。格赖斯认为要想交际成功,交际双方必须在言语表达上相互合作,遵守一些共同的言语行为准则,从而保证交际向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①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运用合作原则等语用原则来指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之所以要根据合作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是师生间通过语言作为主要沟通媒介的言语交际过程,没有语言参与沟通的学科教学是不存在的。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曾在大量的课堂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讲话,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②我国中小学也是如此,高成效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讲话时间也在65%左右。这样,课堂对话需要师生双方在言语表达和理解上坚持相互合作,通过合作原则来指导、调节师生双方的言语行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一、遵循合作原则相关准则
合作原则有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语行为要遵循这些合作准则。
(一)遵循数量准则
数量准则针对交谈中说话的详尽程度,或者说言语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要求。它包含两方面要求:一是使自己说话的详尽程度达到交谈目的的要求,也就是说信息量不能太少。二是使自己说话的详尽程度不超过交谈目的的要求,也就是说信息量不能太多。这条准则对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讲多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讲课内容必须适度,内容适中。如有位老师在解释“破釜沉舟”时讲道:“项羽渡河进攻秦国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后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话表示下定最后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③该位老师的解说简明扼要,信息量适中,体现了数量准则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提供的新信息不宜太少,太少了,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比如1949年前,有人在识字教学中提倡“三五识字法”,主张将文字放到课文中学习,每节课学习三五个汉字。应该说将文字放到文章中学习是没错的,因为它体现了语境教学的精神。但是一节课只认识三五个字,效率是否低下了一点?1958年起,斯霞老师借鉴三五识字法经验:在课文中识字,但改变一节课只认识三五个字的传统做法,根据课文需要,加大识字量,创造性提出了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法。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提供的信息量也不宜太多,太多了,学生疲于应付,消化不了。比如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因而在许多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篇课文至少涉及五六条,看起来十分全面,但提供的信息量太大,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只能是蜻蜓点水,而学生呢,只能是囫囵吞枣。所以有人提出简单语文,要求简化头绪,应该说有一定道理。温儒敏先生曾批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这种现象之所以广泛存在,实际上就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知道语文教学要遵循语境教学的合作原则,违反了数量准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大谈特谈,引导学生大论特论,师生双方提供的信息量都超过了课堂交际的实际要求,没有提供适量的信息。
同样,教师在课堂上“放羊”,放弃讲的责任,也是违背了数量准则的,导致课堂交际的失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违背数量准则的发言现象时有所见,比如不同学生重复表达相同意思就违反了数量准则。
(二)遵循质量准则
质量准则针对交谈中说话的真实程度。要求不说假话,不说没有根据的话。这里的“真实”和“有根据”都是就说话人来说的,是指他个人是否认为真实和有根据,不涉及说话人认为起初而实际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说话人还是表达了自己的起初想法,没有违反质量准则。因此,质量准则只要求说话人不能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质量准则也包括两方面要求:1.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质量准则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学内容要有科学性,力求把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教给学生;教师讲话不能信口开河,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诚待生。
例如,有学生在学习《燕子》一文时问老师,燕子在水面上飞行时为什么要用尾尖或翼尖沾水?老师说:本来他也不懂,一位生物老师告诉他,燕子吃水中的小鱼小虾时,点一下水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不至于因速度快而一头扎进水中。另一名学生当即指出老师说错了,燕子不吃鱼虾,而是吃落在水面上的虫子。老师说,课后把你的意见转告那位生物老师,如果他搞错了,老师再纠正过来。④这位老师的关于“燕子在水面上飞行时为什么要用尾尖或翼尖沾水?”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符合质量准则。他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懂,便根据一位生物老师的说法作了解释;当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老师表示暂时存疑,待课后搞清楚后再作纠正,做到了说真话,说有依据的话,符合质量准则的相关要求。
(三)遵循关联准则
关联准则是针对交谈中说话是否切题来说的,它要求说话要贴切,不说与话题无关的话,不答非所问。关联准则要求教师课堂目标要明确,讲话要与教学意图密切相关。
有位老师在解释“破釜沉舟”时说:“‘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只许胜利,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准备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碰到一点困难就向后转了。当然,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在这一点上,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有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⑤该教师的阐释提供了大量与“破釜沉舟”无关的信息,进行的是思想教育,而不是言语训练,违背了关联准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理解相关内容时要紧密联系课文,注意根据课文上下文展开讨论,是关联准则的具体体现。
(四)遵循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是针对交谈中说话的表达方式的。它要求说话要简明扼要,不含含糊糊,不啰里啰嗦。其要求有四:1.避免晦涩的词语;2.避免歧义;3.说话要简要;4.说话要有条理。遵循方式准则就是要求教师讲课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有位老师在解释“破釜沉舟”时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就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做‘使动词’。同样是做饭的家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在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的‘釜’和‘舟’意思相同。”⑥这位老师的讲法不看具体的交际对象,阐释得十分啰嗦,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且与“破釜沉舟”相关度不够高,违背了方式准则和关联准则。
二、关注合作原则表现形态
在教学中,对待合作原则,存在着三种现象:负偏离、零偏离和正偏离现象。为正确贯彻合作原则,要努力避免合作原则负偏离现象,确保出现合作零偏离现象,努力促进正偏离现象出现。
(一)合作原则负偏离现象
合作原则负偏离现象指因违背合作原则给课堂教学带来不良影响的教学现象。由于没有恰当地运用合作原则造成的教学失误比比皆是。特别是因教师不善于正确运用合作原则致使师生关系紧张的情况更是常见。违反数量准则的,如一些教师限于水平,应该重点突出的地方却语焉不详,言语表述的详尽程度达不到教学目标;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特别是讲授法的滥用,所讲内容的详尽程度大大超过了学生的需求;违背了关联准则的,如在教学目标设置上,重思想教育目标,轻言语训练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文章微言大义的深挖细掘,忽视对言语技能的学习,运用发胖式的教学方式胡乱联系;违背了数量准则和方式准则的,如在课堂上过分详细地演释课文,在不该展开情境的地方展开情境以及以单一的形式创设情境,缺乏必要的引导、分析以及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照教师自己的思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新课程改革还出现了一些老师在教学中脱离文本,过度发挥的种种现象,均属于合作原则负偏离现象,在教学中应努力避免。
(二)合作原则零偏离现象
合作原则的零偏离现象指教学活动基本符合合作原则,没有出现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如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确定上突出言语训练内容,重视学生对言语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做到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相结合,全面具体和重点突出相结合,明确、具体、精当,针对性强;在教学内容上强化言语本身的学习,突出对课文本身的言语掌握;在教学的方式上总是选择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来教学,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教师总是追求讲得少些,腾出时间让学生学得多些;作业的训练量比较适中等等。
根据合作原则的零偏离要求,减负工作可以做得恰到好处。减负工作落不到实处和不善于运用合作原则有关。减负是将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的语文负荷量减下来。这其实是要教学坚持数量准则中的第二条准则:信息量不宜太多。但是减去不合理的负担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就会变成素质教育。因为在应试教育中,学生不该承担的负担太多太多了,应该承担的负担又太少太少了。这表明教学应注意恰当运用关联准则。因此,根据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和关联准则,既要把应该减去的负担减下来,也要把应该加上去的、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负担加上去。在语文课堂上,主要做法如:1.课堂上要增加学生读、思、写的训练量,减去教师多讲的负担——教师的讲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2.增加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减少学生被动学习的时间;3.加大言语训练的比重,减少与课文无关的思想教育比重;4.增加生活作文、交际作文的训练量,减去背诵作文选的负担;5.增加掌握学法的负担,减去背诵、默写词语注音的负担;6.增加学习书法的负担,减少无谓抄写字、词、句、段、篇的负担;7.增加学生多背诵名作的负担,减去背诵词语含义、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及写作特色的负担;8.增加课外阅读的负担,减去课后分析记忆字型结构、笔画部件的负担。
(三)合作原则正偏离现象
合作原则的正偏离现象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突出教学意图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更充分的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而有意识地偏离合作原则的教学现象。首先,现代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得到充分的学习。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素养也不相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既照顾到素质好的,也照顾到素质差的,就不能一味地图省时间,可能需要就某一问题反复训练,这看上去违背了方式准则中的第三条准则,但是,却恰到好处地使全体学生得到训练。其次,根据各科教学的特殊规律,教学也需要适当突破合作原则的有关限制。如,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必须坚持做到积累、感悟和运用相结合,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熟读课文为基本的训练目标,因此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看似违背了合作原则的有关要求,但是,这种偏离也由于有利于实现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因而也是合理的。
在教学中遵循合作原则充分体现了语用教育理念的基本精神,保证了对话教学、合作教学和有效教学得到具体落实;也揭示出了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必须按照交际规律办事的本质属性。
因此,语文教学应努力遵循合作原则,做到合作原则零偏离,根据特定需要使合作原则运用适度并向正偏离方向倾斜,从而促进和谐课堂顺利生成,确保课堂对话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①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57页。
②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页-175页。
③⑤⑥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6页-207页。
④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页。
[作者通联:江苏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