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专业医学教育与实践能力拓展的启发

2016-02-15吴明妍吴伟刘淑英刘菲刘晓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领域

吴明妍 吴伟 刘淑英 刘菲 刘晓伟

·学术观点·

跨专业医学教育与实践能力拓展的启发

吴明妍1吴伟2刘淑英2刘菲2刘晓伟2

目的跨专业医学教育教授各个不同领域的知识,传授医学,其他学科前沿的方法和进展,引导医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力,并且使医学资源充分利用,使医学课程教学效果明显增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范围包括不同级别的医院(三甲、二甲、一甲和小城镇医院数个),调查对象是2010年1月~2015年12月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共计5 000人。调查项目包括团队的教师对课程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策略共同设计和讲授跨专业课程。结果证明了跨专业医学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向。可以通过形式培养医学院校学生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整合医学思维。结论吸收不同专业领域的多重知识,构建医学教育知识的纵横体系,从多方面进行创新活动,并增强了医学生掌握更多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对医学教育制度的一种创新思维。

医学教育;跨专业学习;教育制度创新

医学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需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跨专业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多学科制度下,虽然每个学科对事物的认识有其自身领域相对充分性,但是却可能存在对全面知识的片面性。学科之间比较没有必然的重要性,某个知识认识程度只是相对的。而跨专业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趋于全面,减少片面性的错误认识[1]。只有跨专业教育,才能使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更加接近大学的理想。跨专业的学习、研究需要遵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以及使受教育者身心得以发展,这是跨专业教育的社会活动中心内容。跨专业具有许多优良特性,通过对跨专业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改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医学教育中通过跨专业实现医生的能力拓展。与实现医生能力拓展密切相关的是跨专业的课程设置,医学教育不仅要关注专业技能培养,还应注重共性基础能力的培养,在分析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交流能力3个维度上,需要设置的课程,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有助于决策时有效利用证据和伦理考量,有助于在情况不明时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有助于发动利益悠关方,解决各种应急问题[2]。这就需要研究开设如何课程,来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关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开设几门课程的简单问题,还有在实践中进行一些专门的训练。诸如在学习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伦理学、侦查学等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在此基础上,摸索一整套系统的、规范的能力考核标准。跨转越研究需要对应的补偿,这就需要有些研究机构的共同参与,并提供一些成本,“割据”边界内的设备设施,参与共享。否则跨专业研究则难以共享资源。这种间接成本补偿也只能是权宜之计。但可以一时缓解学科与部门之间的碎片化知识结构问题。通过跨学科的专业教育才能根本解决以上学科间利益矛盾和冲突[3]。

跨专业大学的体系与结构,阐述跨专业研究的一种传统性学科体系观点认为学科系是基础的,跨专业是建立在多个学科基础上的一种形式,并通过跨专业定向于教育内在化。指出最高级系统目标是引领传统学科与跨学科之间定向协调发展,能对来走向提出关乎未来的前瞻思想。几种学科组织有机衔接是跨专业大学运行体系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体系有其自身的运行机制保障。一是保障不同知识门类的有效交流合作,弱化了学科间的严格界限,减少了人为学术分割。二是保障学术成员自由流动于各个学组间,而不是固定于某个专业范围内。这就更大程度地根据成员课题和研究方向上进行选择学科组织。三是保障科研成果和教学设施共享。这些是跨专业研究的必要保障,也是提高跨专业科研水平的有效措施。

两种主张分别从侧面透视了跨专业大学的体系与结构,符合从学科研究到跨专业研究以及从分科大学向跨专业医学转型整合了两种观点。首先是跨专业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建设离不开传统的教育形式。其次是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符合教育的发展趋势。学生在选择学科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特长重新设计跨专业课程,接受多种专业教育。医学院校也必须渐进式推进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化,最终形成更加符合跨专业医学教育和研究制度,整合医学教育是一种发展趋势。在学科研究向跨专业研究已成定局的今天,在我国仍处于探讨医学跨专业研究的阶段。揭示医学跨专业教育的形式和特征,以及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从而丰富和充实跨专业教育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原则,对医学跨专业教育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4-5]。

通过问卷方式回答以下内容:(1)合作课程;(2)整合讲授课程;(3)集合式课程;(4)教阶式课程也称为金字塔式;(5)链接课程模式。证明了跨专业医学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向。可以通过形式培养医学院校学生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整合医学思维。并以此提升和促进跨专业医学教育的顺利进行和专业大学医学教育创新制度的实现。拓展专业教育培养能力的局限,适应现代社会要求。不同领域的知识是对医学知识的重要补充。只有吸收不同专业领域的多重知识构建医学教育知识的纵横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医学与其他学科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作用。通过不同领域知识的输入使得相对狭小的医学视野不断扩大,从多方面进行创新活动,并增强了医学生掌握更多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从事跨医学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6];引导学生涉猎与研究跨专业领域,对医学学生成长为跨医学专业多学科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完善和改进甚至产生科研创新方法,培养良好的创新品格,发现新的研究领域,为科研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造成不同学科间思想的强烈碰撞,从而产生互补效应,激发创新思维。通过教授各个不同领域的知识,传授医学和其他学科前沿的方法和进展,引导医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力,对医学知识和相关理论进行重新组合,促进创新型思维发展,在掌握医学科学前沿的基础上,进行跨医学专业领域的创新性工作[7-8]。

[1]马和民. 新编教育社会学[M]. 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10.

[2]李喜先. 国家创新战略[M]. 科学出版社,2011:189.

[3]张建新. 高等教育体质变迁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91.

[4]郝文武. 教育哲学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61.

[5]吴刚. 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议题[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67.

[6]朱旭东. 论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比较教育亚学科群建构[J]. 教育学报,2011,7(4):46-53.

[7]牛淑雅. 试论比较教育的跨学科性及其限度[J]. 比较教育研究,2015,37(9):22-29.

[8]Hofer KN,Haines ST,Bonnarens MM,et al.应用跨学科团队教育法改善医疗质量和患者诊疗:STOP VTE教育活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2012,4(2):21-22.

In terdiscip linar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Development

WU Mingyan1WU Wei2LIU Shuying2LIU Fei2LIU Xiaowei21 Auditing Department,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of Shenyang C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Objective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 education, cross major learning and educ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from multidisciplinary team, joint design, the teaching of specialized courses. To make maximum use of the university resources, to maxim ize the teaching effects.MethodsScope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5 000 people, including different levels of hospitals (3-A-grade hospital, 2-A-grade hospital, 1-A-grade hospital and a number of small towns hospital),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 is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5 of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graduate. Survey projects include team of teachers in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s,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team using multiple aspects,such as cross major course.Results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 education of theorganic combination of cross major learning and team teaching, to 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multidisciplinary know ledge to solve the problem, cultivate the integrated thinking, in preparation fo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future life.ConclusionThe teaching mode is a kind of very beneficial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In the education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cross major to study smoothly and the formation of cross major education, implement of educational system innovation.

Medicine edu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Educational system innovation

R 642

A

1674-9308(2016)35-002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5.012

2012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JG12DB242)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立项课题(编号JG15DB460)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审计科,辽宁 沈阳110001;2 急诊科

吴伟,E-mail:894452824@qq.com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领域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