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改革背景下提高医学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2016-02-15刘超蒲丽娟肖建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分课程体系

刘超 蒲丽娟 肖建英

·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背景下提高医学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刘超1蒲丽娟2肖建英2

公共选修课是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和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教学管理、教师和学生等综合原因,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医学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医学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打造高水平应用型医科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各医学院校开设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跨专业选修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公共选修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未能发挥出其在实现教育目的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1]。

1 医学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意义

随着医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选修课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使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或者跨专业的新信息或技能,拓宽学生知识范畴,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2-3]。

2 医学院校公共选修课设置的现状分析

2.1 我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现状

跨专业选修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跨学科学习的需要而开设的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课程,每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4-5]。课程的安排和开设要求注明对所学课程的要求和选修人数的限定,每门课程控制在32学时(2学分)以内。学生一般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选修跨专业选修课,原则上每名学生每学期选修跨专业选修课不超过2学分,要求本科专业每名学生毕业前至少修满10学分。

2.2 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简单,变动性大

现阶段选修课的申报由各学院教师向学校教务处申请,通过审批后,再开放给学生选择,达到一定人数就可开设。有些教师综合考量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导致每学期教务处开设的课程变动性很大。公共选修课课程门类繁多,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标准,课时设计一刀切,大多数学校公共选修课只给出教学大纲,对课程的设定目标和主要内容缺乏详细阐述。教师仅根据本人的专业特长提交开课申请,不同教师教学环节设计差异较大,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公共选课开课计划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3 教师开课随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教师在能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前提下普遍缺乏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热情,只是作为硬性指标和任务来完成。教师对跨专业选修课认识不足,忽视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在教材选择、教案设计和教学大纲完整性上都不如对待专业课般认真和严谨。教师往往对课堂教学组织力度不够,考勤仅由随机点名来确定,这样就会给很多学生“钻空子”的机会,作业的抄袭现象也很严重,考试考核中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仅仅提交一篇论文或者是开卷考便应付差事。由于一般都是大班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是以满堂灌为主的讲授方式,其他教学方法很少应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严重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2.4 学生“混学分”现象严重,学习兴趣不高

部分学生对公共选修课重视不够,“选而不修”或“修而不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学生只为凑够毕业所需最低学分,这样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出勤率不高,学习兴趣不浓。有的学生虽然坚持来上课,上课时心不在焉,做其它的事情,养成了“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的不良习惯。教师和同学缺少互动,课堂显得“死气沉沉”[6]。

3 提高医学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3.1 建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公共选修课程体系

合理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围绕一些关键词多视角、多层面组合课程内容,形成整体性的课程体系。鼓励老师组成团队来设置某个公共选修课模块,每个模块包含几门内容相关的课程,学生能真正系统地学到知识。建立符合选修课特征的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实施量化评估与定性评估、阶段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相结合,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7]。

3.2 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规范教学管理

一方面,把对选修课的检查纳入学校例行教学检查,组织教学督导不定期进行听课、评课,随时监督公共选修课的授课质量,期末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测评,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切实保证教学质量[8]。另一方面,提高教师自身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动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提高教学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 鼓励专家教授开设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质量

学校应重点鼓励学科带头人和专家教授开设公共选修课,并聘请校外知名学者来校开设选修课程[9]。这些专家教授掌握本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前沿学术动态,能把科研成果和自身经历引进本科课堂,确保授课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选修课的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日益深化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规律、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体现本科教育“质量、特色、内涵”协调发展和建设的基本原则,要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从中受益,各高校公共选修课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确保公共选修课教学的有效性。

[1]吴孔亮. 高校教学改革视野下提高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46-148.

[2]王小飞,刘海松,高书杰. 高等医学院校选修课现状分析与管理[J].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19-21.

[3]戴世英. 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探析[J]. 企业导报,2015(6):83-84.

[4]林同. 大学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7):193-198.

[5]刘超,刘乙蒙,王顺,等. 医学院校人体发育学选修课的教学体会[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0):42-43.

[6]柴俊霖,刘占峰,宋力. 专业选修课现存问题与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6):37,50.

[7]章欢,梁素华,刘云,等. 医学细胞生物学选修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5):57-58.

[8]刘春苗. 医学类院校选修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451-3452.

[9]魏祥东,邹慧玲,铁柏清,等. 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5):359-363.

Reflection on Im p 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ublic Elective Cou rses in Med ica l Co lleges and Un 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aching Reform

LIU Chao1PU Lijuan2XIAO Jianying21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1, China, 2 Teaching Affairs Department

Pub lic elective courses is an im portant par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reflect the schoo l teaching reform resu lts and quality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 e p rob lem s due to the teaching m anagem en t, teachers and students, etc. In this study, w e analyzed the p resent situation o f the pub lic elective cou rse teaching in the m 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ome advices on im proving publicelective teaching quality w ere proposed.

Medical colleg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G642

A

1674-9308(2016)35-0002-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5.002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2016361,2016362)

1 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教务处

肖建英,E-mail:xiaojianying@lnmu.edu.cn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学分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分美食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