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16-02-15李荣梅梁慧赵宇丹马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

李荣梅 梁慧 赵宇丹 马坚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李荣梅 梁慧 赵宇丹 马坚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通过鼓励和支持本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要形成健全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有效促进科研教学的良性互动。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型人才

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快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

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改变过去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活动的传统教育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索。196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倡导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ROP)作为典型的案例,已经成为世界诸多高校效仿的典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我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先导的,针对我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实施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lan,SRTP)逐步开展起来[1]。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被认为是一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的科研素养[2]。沈阳医学院从2007年起开始启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使学生在本科阶段有机会参与和接触科研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1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路径

1.1 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科研活动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制定了《沈阳医学院大学生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与其学业挂钩,学生可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和独立申报科研课题等多种方式参与科研活动,获得相应学分。” 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由学校科协和团委共同完成,科研项目的实施分为选题、答辩、立项和结题4个环节。各学科指导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确立适合学生的课题,校团委组织学生对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报名,指导老师遴选后填写《沈阳医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申报书》,校科协审查后进入答辩环节,校科协组织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确定拟立项项目报校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正式立项。选题在学生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围绕基础和临床医学的进步、卫生事业发展,以及本学科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等方面确定,同时,充分考虑题目及内容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3]。

在科研训练项目实施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行进行资料收集和实验材料准备,独立进行科研实验,数据分析,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到目前为止已资助206项大学生科研项目,投入专项资金71.35万元,资助领域扩展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领域,涵盖了10余个一级学科。

1.2 积极参与国家、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12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目标是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4]。学校制定了《沈阳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创新类学分。对获得校级的大学生科研给予3 000元的科研经费,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的训练项目给予1万元的配套经费。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目前,共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0项。

1.3 本科学生设立导师制

为本科学生设立导师制,开展“手拉手,与博士同行”活动。导师制起源于1379年,由英国温切斯特主教威廉·维克姆首倡。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导教师对本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直接引导、辅导和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互动式教育教学制度[5]。导师对项目提供指导的专业水准,指导的投入程度,决定了项目能否顺利执行[6]。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更为综合,不仅有知识层面的知性辅导,而且还要有道德层面的德性引导以及生活层面的生活指导,更强调发挥师者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的综合影响,强调传道、授业和解惑的统一。学校基础医学院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选修课程和辅修专业,指导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拓展学生科研思路。通过导师制的实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导师把自己在教学科研中的理论、方法、技术、成果、体会与学生交流渗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研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1.4 面向学生开展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有效地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的步伐。学校充分利用重点(培育)学科优势,面向全体本科生开展学术讲座。从2011年开始,每周五下午学校举行重点(培育)学科学术讲座,每学期安排8~10场次,主讲人均为各学科带头人。主讲教师根据个人研究方向或学科特点,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知识、科学研究方法。到目前为止,累计安排学术讲座31讲,参加学术讲座师生近6 000人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面向教师的“博士论坛”、“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与研究进展学习班”等学术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1.5 开放教学科研实验室

实验室做为实验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鼓励更多学生能够有机会、有平台参与科研工作,学校要求所有教学科研实验室全部面向本科学生开放,保证学生各类课外科技活动的有序实施。实验室大多实行的是预约开放,即每学期开学初,各实验室根据教学任务的安排,将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和内容公布在学校校园网上,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和科研的需要,自主安排,填写“实验室开放申请表”,进行预约登记,实验室根据学生报名参与的情况统一安排,完成实验室开放任务。各教研室根据科研内容的具体情况,设置了如酸奶中益生菌检查、病理切片制作、多功能智能化鼠行为训练系统等实验项目提供给学生,依托学校科研教学平台来培育学生完成课题设计、标书撰写、数据分析和实验操作等任务,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提升理性思维和科研技能。

完成“噬菌体分离鉴定实验项目”的同学说:“我参加过学校科协其它形式的活动,我特别喜欢做实验,在其中收获了很多。实验室开放是提升大学生科研技能的平台,我要抓住每一次可以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2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效果评价

到目前为止,学校已资助206项大学生科研项目,投入专项资金71.35万元,资助力度逐年增加。学校还积极推荐优秀科研项目参与国家和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评比。先后有1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大创计划”,50个项目入选省级“大创计划”。 还有两个项目入选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2015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受资助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64篇。

2015年,学校对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387份调查问卷,收回387份,其中有效问卷387份,有效率100%。其中,男生124份,占32%,女生263份,占68%。大一的有163份、大二的有124份、大三的有65份,大四的有35份。专业分布上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康复治疗学技术等专业。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大学生科研比较关注,参与度较高,动机比较明确,85.4%的学生认为通过科研训练了解了科研过程;82.3%的学生认为掌握了实验技术;84.5%的学生学会了数据分析;80.3%的学生认为通过科研训练,学会了科研思维;89.6%的学生认为能熟练地查阅文献。83.7%的学生认为通过参加大学生科研,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了有更深刻地理解和巩固。

经过多年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逐步取得一些成效,如,我校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获得2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在第二届、第三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获得个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辽宁省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我校学生负责的《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对氟中毒大鼠肝脏脂类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参加了年会成果展示;在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我校学生负责的《塑化剂对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进行了成果展示、《吗啡对伤害性电刺激隐神经诱发大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学术论文参与了年会论文交流。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公布的2015年入驻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创业项目评审结果中,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大四学生史宇亮的“教育软件开发”创业项目成功入驻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基地。

3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的思考

3.1 形成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制度保障

建立保障机制,就要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学校科技、教务、学生、团委等部门的主要责任,使学校的科技创新管理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具体规划,明确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在大学生科研训练方面形成了较为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定了《沈阳医学院大学生科研工作管理办法》、《沈阳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沈阳医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等,为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搭建了科研平台,营造了宽松环境,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和参与,学校在人员、经费和场地等方面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大学生科技技术协会在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协每年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开展解剖特训营、手术缝合大赛、“医”站到底、名家讲坛、科普周等活动,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力强、普及面广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学生走进了图书馆,走进实验室,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建立学生科研训练的激励机制

通过问卷调查,83.1%的学生认为参加大学生科研课题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科研意识;79.6%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能力;也有75.4%的学生是基于个人兴趣;80.5%的学生是利于就业;也有72.3%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可见学生并没有完全把科研活动当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平台。在准确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激励是保证计划长期实施的关键。以人为本和科学高效的激励评价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潜力[7]。没有激励学生参加科研和实践工作的奖励办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研管理办法,引进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对做出成绩的学生、集体、教师进行奖励,形成良性的机制。在对教师进行科研奖励时,也可以支持和鼓励教师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对优秀的学生科技成果予以奖励。

3.3 实现科研教学的良性互动

科研工作与本科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教学工作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不仅仅来自于教学经验的累积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也来自于科学研究的成果。通过科学研究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过来从事教学工作也进一步激发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热情,有利于教师深度挖掘自身的科研潜力。

大学科研和教学的终极目标都应该是培养人才,科研和教学要达成目标上的一致性[8]。学校建立教学与科研互动机制,着眼于把科研创造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开设新课程,将科研设计理念应用于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大量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转化为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转化为教学成果,编入教材中。由我校博士生导师肖纯凌教授主编的研究专著《大气污染与呼吸道微生态》获得2013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特等奖,相关研究成果就写入《医学微生态学》研究生国家规划教材。为学生开设的实验课“咽喉壁菌群分离与鉴定”来源于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呼吸道微生态的实验研究及其益生菌的研发”。细胞生物与遗传学教研室将DNA提取、PCR技术等目前先进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应用在本科生实验课中。机能实验中心的老师将自行研制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在体、离体蛙心灌注实验装置”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不仅提高了实验成功率,也节省了实验成本。

4 结语

我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创业创新将成为时代潮流,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高校是科研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不少的政策法规,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必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1]张伟,高云,方志刚. 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看创新型人才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3):3-4.

[2]冲蕾. 浅谈当代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7,59.

[3]肖纯凌,李舒音,马坚,等. 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立项情况[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26(4):252-25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Z]. 2012-2-22.

[5]高志凯,王定君. 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1,16(1):75,101.

[6]祝向荣,黎阳,朱志刚,等. 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培养创新型人才[J]. 高教学刊,2016(3):220-221.

[7]张明,汤凌,李文情. 浅析科研团队管理的激励机制[J]. 教学与科技,2015(4):57-61.

[8]孙菁. 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7):32-34.

医学综述的特点

一、综合性 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二、评述性 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 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

三、先进性 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医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

Thoughts and Practice on the Cu 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 t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lan and Innovative Talents

LI Rongmei LIANG Hui ZHAO Yudan MA Jian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China

To cultivate creative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m ind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 ic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la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provided a broad stage for creative talents, through the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lan, to form a sound syste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lan, Creative talents

G642

A

1674-9308(2016)35-0028-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5.015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管理智库项目(项目编号:zk2015058)

沈阳医学院科技处,辽宁 沈阳 110034

猜你喜欢

大学生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快把我哥带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