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地行走在语文教学的天地里——我的教学人生
2016-02-15邰雨春
邰雨春
快乐地行走在语文教学的天地里——我的教学人生
邰雨春
我是1976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的,至今已有40个年头了,记得刚工作时,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出十届学生,教熟百篇课文,写好千字论文,完成万言专著,戏称“个十百千万工程”。如今这些都已实现,从小学一年级一直教到高三,从一个代课教师成长为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在语文教学这块园地里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其乐融融。
一、在课堂问题探讨中走向教改
“教书是饭碗,教好书是本领,教实书是价值,教活书是创造。”这是我的一贯追求,本着这种愿望,给教学确定了一个目标: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发展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发展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发展的能力。多年来,我一直向这个方向努力。
1.更新观念,直面课改。
长期以来,语文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把课文讲深讲透作为评课的一把尺子,教者在课堂上是指挥家,设计圈套让学生往里钻,事先设计好问题,并备好了标准答案,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教师上课以自我为中心,确定一个目标后,就滔滔不绝讲下去,分析有板有眼,板书有条有序,归纳有点有面。一课下来,黑板写满了,自己讲累了,学生听困了。刚工作任教小学,所有年级都教过,上师范前一年任教初一,毕业后仍从事初中教学,带了两三个轮回。在教学中,学习钱梦龙老师“三主四式”教学法,开始注意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时常模仿,感觉不错,学生都喜欢学语文。
2.确立目标,注重积累。
80年代末,我到江苏教育学院脱产进修,聆听了喻旭初、陈钟梁等名师的课,受到了语文教学专家李新宇老师的指点,倍觉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教改信息,阅读语文教育专著,写了近20万字的读书笔记。九十年代初,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针对农村中学基础薄弱、学生水平较低等特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设疑、讨论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开始,学生不适应,一是没有参与讨论的习惯。二是没有提问题的习惯。怎样让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讨论中去呢?首先,老师提问,发动大家讨论。一步一步诱导学生回答。其次,发动学生自己提问题。开始让学生提些简单的问题,诸如字音、词义等,再引导他们提些篇章结构方面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不但习惯了老师的设疑,而且还能主动质疑。学生学会了质疑,参与讨论的热情就高了。教学中我始终摆正位置,主动当配角,把讲台让给学生。起初的讨论,是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待学生有了兴趣、激情时,再把讨论引向深入。经过一个循环的训练,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深入研究,注重实践。
1998年秋,我主持了市级课题“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新一轮课堂质疑试验。首先,让学生有发现问题的意识。预习时,投石问路,诱导学生认识问题;阅读时,循循诱导,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研读时,细细品味,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其次,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中时时创设思考情境,给学生思考机会、探求思考方法,让他们学会思考。第三,让学生有探讨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探索问题、在讨论中生发问题、在评判中辨别问题、在质疑中阐述问题、在辩论中挖掘问题。
二、在合作学习尝试中走进学生
进入新世元,一切都在改变着,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更应该走到教改的前列,探究学生本身存在的潜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激情,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本领,让合作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2009年初我在完成了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研究”的研究后,申报了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校和谐教育研究”的子课题“构建高中和谐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研究”。通过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教改的信念,进一步明确了教书育人的职责。
1.敢于创新,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合作学习的集中体现,就是增强学生自主意识。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一是把他们当作学习的主人。“以人为主”的基本要义就是把学生当成人,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他们细心观察,主动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求异、产生奇思妙想,把课堂变成思考的王国。课堂上,注视全体学生,捕捉住他那急切表达的一瞬的光线。教学《药》,一位平时不爱讲话的女生怯生生举手:“人血馒头怎么能吃呢?”尽管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当场给以鼓励,使她很受感动,接着,她连续提出了几个相关的问题。二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朋友。教学过程中,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去分析,获得反馈信息,不断地校正自己对学生的看法、态度与工作方式,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三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帮手。受魏书生老师“善用学生一技之长”教学经验的启发,将语文内容按基础知识、文章阅读、作文训练三大块分成三个学习小组,按各人的能力自由组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作文竞赛等实践活动。
2.勤于实践,建立合作学习模式。
在“学会关心”的大旗下,旗帜鲜明地强调“合作”,建立了阅读、作文合作学习模式。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预习,提高自学能力;合作学习,发挥自我作用;合作探究,提升自身品位。阅读合作学习程序是:教师编写导学案、学生预习扫清阅读障碍、小组交流修改导学案、抽样展示、学生评价、教师小结。作文合作学习程序是:老师出题、小组议题、自主作文、小组互改、推荐交流、师生点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3.勇于尝试,建立自我展示平台。
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建立了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不管成绩高低、水平如何,他们都能大胆发表意见,逐渐变得自信起来。学习《项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学生立刻动了起来。有一个学生说,现在社会不正在重演着课文中人物的悲剧吗?他还用一句流行语佐证,“男人有钱便学坏,女人学坏便有钱”,引起哄堂大笑后带来了新的思考。更妙的是一个同学“如果玛蒂尔德逃走了怎么办”的发问,掀起了新的波澜。学生学了课文,收获的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他们将来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本领。
三、在人生语文构建中融入教育
把社会引进课堂,让人生闪耀光芒。语文与人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语文来源于人生,是人生的反映,另一方面语文又反作用于人生,对人生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于2011年秋申报了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合作学习与人生语文的构建”。课堂上除了做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外,更多地是注重做他们人生旅途的引导者。在合作探究中,我及时、恰当地把握时机,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让语文学习与人生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课堂延伸中受到启发。由于部分教材内容离现代生活较远,学生认知产生了空白,理解容易出现偏差。如现在中学生不知道十年浩劫,也不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更不知道逆境是一种怎样的境地。结合教学,联系生活经历,或见证历史,或现身说法,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社会、在思考中认识社会、在实践中融入社会。讲《扁鹊见蔡桓公》,联系现实生活中部分领导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给企业、单位造成严重后果;讲阿Q精神胜利法,分析今天国人的心态;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让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别里科夫。
从教材挖掘中受到启示。阅读的意义不只在语文上,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上、在思想上、在人格上、在修养上。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以后,对一生将起着重大帮助。受现代思潮影响,当代高中学生人生信念与教科书中所宣传的道德观念产生了裂痕,他们对《一碗阳春面》中母女三人合吃一碗面的场面无动于衷,对郁达夫《故都的秋》满眼见到的“冷色”不可思议。语文课堂的生命像诗一样,需要教师如作诗那样付出心血去推敲、锤炼。我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与学生一道触摸文章跳动的情感脉络,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在美与智的融合中让学生听出德、说出道、悟出理,从而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从问题探讨中受到启迪。教材中所选课文既有其文学价值,也有其现实意义,阅读时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讨,挖掘蕴藏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在感悟鉴赏中懂得做人的道理。《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这样的人是一个,还是一群?课文结尾,写别里科夫死了,而“套中人”还大量地活着,影响着生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今天,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假使你遇到这样的人,你会怎样对待他?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套子中的人,从而加深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通过40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语文教学及学生有了深厚的感情,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把它称为教育三部曲,即把学生当作学生,在科学训练中,让他们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自我成人;把学生当作朋友,信任、坦诚,在和谐氛围里,让他们尝到与人合作的甜头,自我成长;把学生当作孩子,仁爱、宽容,在宽松环境下,让他们学会感恩勇于担当,自我成才。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树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