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学目标的深化
2016-02-15嵇莉莉
嵇莉莉
《过秦论》教学目标的深化
嵇莉莉
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内容,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文言文同现代生活环境相疏远,且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如果只是粗浅讲解,学生容易失去兴趣。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教学目标进行深化,用深化后的目标引领丰富的文言文知识,满足学生能力进步的具体要求。现以《过秦论》为例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逐一分析教学目标变迁、创新能力形成、学习方法丰富等三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变迁
贾谊所作的《过秦论》在气势上极为磅礴,而且注意铺排渲染,有骈偶、有散句,富于赋体特色。因为网络技术与教辅材料的发达,学生已经对秦和六国的有关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按照教学要求,我们可以利用课堂加深学生对《过秦论》的理解,从而将教学内容预先设置成:重点诵读、适度点拨。当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几次诵读以后,教师即可以使学生自主提出相应的目标问题。实际上,苏教版教材中的各个单元均有一些导语对本单元宗旨加以提挈。本单元的导语认为:《过秦论》是最早指明秦代兴亡原因的文章,文章重点评论秦始皇。说明了其兴之速但亡之速的历史背景,且指出其背后“仁义不施”的深层次原因,从而表达出作者对所处政治环境的想法。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提出不同意见:《过秦论》的论点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观点的不同是因为对“而”字的理解,如果按照传统观点,将其理解为因果关联词,那么没有异议,但如果把这个词理解成转折并列之意,那么全句的意思则变成了:仁义不施,而且攻和守的形势也出现了变化。由于一字理解的偏差,学生心中便自然会产生疑问。对于这个疑问,教师自然不能全面否定,然而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又难以快速产生定论,直接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极有可能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对此,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度变迁,使原本置于文章结尾的论点问题先拿到前面来,直接指出文章论点存在的两种可能性,让学生带着论点读文章,并在文章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这样做既能节省时间,同样还有利于学生开放思维的形成。
二、产生创新能力
上面学生提到的论点问题很可能出于教师的意料之处,这种看法比较独特,对此教师还可以采取限制时间的课堂讨论办法,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兴趣。而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还有可能提出另外的问题,只要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师不但不能随意否定,而且还要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利用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比如有些学生找出鲁迅先生文章里面的话:“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思想的(《华德焚书异同论》)”。学生且将这句话当作依据,说明:作者贾谊的观点未必准确,焚书未必表明其不施仁义。同时还有学生通过分析文章里的内容:“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指出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叛乱,简单地称其为不施仁义是不恰当的。有些同学则会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焚书坑儒和收天下之兵就是不施仁义。接下来,课堂就会变成专门讨论焚书坑儒等行为是否属于政治恶行的讨论会。出现这种情况既说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浓,但同时却也使问题与教学主题相偏离,而且目标更远、辩论越杂。对于教师来讲,对这一情况是要有所控制的,在既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也要对学生创新思辨能力加以鼓励:秦始皇焚书坑儒在历史上的功过问题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大家课后可以查找有关资料再行探讨;接下来我们要分析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始皇各种行为所造成的后果——陈涉起义。由此,转入到另一话题,使教学得以继续下去。因为有前面生动讨论的基础,学生的热情不减,依旧能够随着教师的思路向前走,教师只要注意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保持在良好状态,则能给整节课带来巨大活力。
三、丰富学习方法
当前,因为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性,文言文及相关内容教学的必要性已经毋庸多言。对于教师来讲,应当将注意力置于如何增强课堂效果上。现实情况是,高中生大多拥有不同版本教材的文言文讲解赏析的辅助材料,无论是字词句篇,还是中心思想,无论是修辞技巧还是谋篇特点,可谓是应有尽有、面面俱到。有些学生甚至教师均认为:只要仔细阅读这些教辅材料,即可以取代教师的教学,由此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弱化。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教辅材料固然可以帮助学生解答一些表面的疑难点,回答了“是什么”层次上的问题,然而“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却必须由教师加以指导。教师要善于将金针度与人,给学生传授更符合其心理期待的学习方法,让课堂教学成为问题和答案、思维与成长之间的桥梁,也只有这样做,才是真正与素质教育相切合的语文课堂。
比如在学习《过秦论》这篇文章时,教师即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过秦论》的另外中、下两篇,将三篇文章的大意全都讲述给学生知道,再使学生用查词典、向老师请教、互相讨论等办法,对文意加以疏通,并利用教师所讲授的方法寻找到中、下两篇的论点和论据。在进行几番研究以后,学生便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对“仁义不施”论点加以支持的论据,比如在中篇里面所写的“秦王怀贪鄙之心”,在下篇里面所写的“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等等。因为《过秦论》属于政论文范畴,所以其论点问题应当始终为师生共同注意,教师应在论点角度着手,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丰富,或者如上面所讲,丰富教学材料,或者带领学生用相似文章如宋朝《六国论》等的补充资源加以说明,或者可以使学生基于其中的历史背景,从深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出发,对文章进行爬梳。总之,要在课堂上采取恰当手段丰富学生思路、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进步。
有些教师在课后经常会有抱怨:教辅材料及网络环境的内容非常丰富,把教师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在课堂上不容易吸引学生,所以上课时无事可干。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正是因为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内容多、视野更宽阔了,教师才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才有可能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语文教学目标的深化。认识到这一点,那些看起来是弊端的现状才有可能为课堂效果提升贡献力量。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