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阶段性总结

2016-02-15高丽芳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学案习惯资源

◆高丽芳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晋华中学)

自主学习阶段性总结

◆高丽芳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晋华中学)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的且会很快过时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所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特别是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明智选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自主学习 预习习惯 质疑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是以提高人的创新精神,促进人“学会学习”为目的的学习,是强调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促进人的智力、体力、情感、伦理等平衡发展的贯穿人的一生的学习。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的且会很快过时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所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特别是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明智选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本阶段,我们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想得到培养,应用能力得到发展。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我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为学生提供各种自主学习资源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必须依赖一定的学习资源才能完成。学习资源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各种内外因素和条件,它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具有支持和促进的作用。教师所应提供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

信息资源主要是指除教科书以外的各种学习参考用书、辅导材料、媒体、网络等,它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各种新知识和新信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教师要有计划地布置学生使用工具书和到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查找资料。

人力资源主要是指能够有助于学生学习和使学生感兴趣的人,包括学习者、教育者、学习同伴。人力资源是极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环境资源主要是指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场所、情境、氛围等,在此环境中学生可进行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首先使学生做到四要:

1.要明确预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2.要了解本课内容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的发生过程;

3.要尝试练习;

4.要记录不理解的问题。

在具体预习时则可采取如下步骤:读,即读教材;收,即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制,即制作学案和练习;议,即可与家庭成员、同学议论一下学习的难点、疑点;练,即尝试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记,即记录下疑难问题,以供课上质疑。根据教材内容,灵活机动地运用以上预习步骤。

三、培养自主学习的技能,让自己“会学”

1.正确认识自我。要正确认识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优势与劣势、自己的学习类型、学习任务与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制约因素等。

2.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制订学习计划,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直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掌握一定的方法。掌握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多种方法与技巧,掌握自我评价的基本方法,掌握自主学习的效果反馈与调节,掌握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掌握分析综合问题的方法。

4.懂得制订活动方案和学案,让自己“善学”

(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教材知识点,自主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会、研究性学习、广泛参加社会实践、网上的学习活动、展板、宣传专栏等,主动地去查找有关的知识内容,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2)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适时进行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可以依照下面步骤去制订自己的学习方案:学习目标——知识链接——新知导学——合作探究——检测反馈——拓展延伸——回顾反思,自我评价。

四、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

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包办代替,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疑处生疑,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质疑,在释疑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养成良好的质疑问难的习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问难习惯,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预习时质疑。文言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学生在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学习时,仍然会有不理解、不明白或感到困惑的地方。这时就让学生记录下来以备上课时质疑。

(2)在学习的课题上质疑。课题既是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课题上质疑,将会使学习目的更明确、具体。只要我们注重启发培养,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就会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不惟师、不惟书、善思考、会提问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让学习成为探索之旅。提问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它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主动提问,让“为什么”成为师生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一种行为重复21天以上就会成为习惯,重复90天就会成为稳定的习惯。就语文课而言,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少坚持一学期至一学年,才不至于半途而废。

猜你喜欢

学案习惯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上课好习惯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乡愁导学案
资源回收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