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五彩缤纷到返璞归真(上)——由八节探索课看教学理念的演变

2016-02-15

中学语文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语文

刘 祥



从五彩缤纷到返璞归真(上)——由八节探索课看教学理念的演变

刘祥

从教三十年,各种类型的探索课都上过,印象最深、且对我的生活和教育理念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八节课。这八节课,见证着我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摸爬滚打的经历,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我对语文的不同理解。概括而言,可归结为从五彩缤纷到返璞归真。

一、让学生“玩起来”

第一节留下深刻印象的探索课,是1994年的县优质竞赛课。那次抽到的课文,是一篇六百余字的事理说明文。内容很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身为乡村初中的青年教师的我,要想在与县城中学教师的同台竞技中取得佳绩,唯一能做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

那时,我已有八年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那些年中,在资料极为匮乏的环境下,我从教育局电教馆借来了十多盘名师课堂录像带,数十遍地观摩于漪、魏书生等老师的教学课案。我还从学校仅有的三四份报刊中,及时捕捉到河南新乡正在全力推进的课堂改革信息,对小组合作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我决定融合多家之长,把这节课上成一节以知识竞赛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课。

我把课文中需要研究的若干问题,设计成一个个简答题,写在一个个小纸条上。每个纸条只写一个题目,题目后面附有相应的分值。授课时,我先用话语刺激授课班级的学生,激发起这所乡镇初中学生的好胜心,然后,让他们以既有的四个学习大组化为四个团队,每个大组内,以前后桌的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抽两张纸条,四人合作,从课文中寻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然后依次上讲台讲解这两个题目。每次讲解,都立刻打出相应的分数。最终以各大组的分数总和,决定本次学习竞赛的名次。我规定,各学习小组内问题回答如果出现了错误,同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校正发言,同一大组的其他成员,也可以进行校正发言。

这样的竞赛,让枯燥的知识,变成了有趣的活动,学生们立刻投入其中,不但认真研究抽到的两个题目,还对大组内其他学习小组的题目进行认真思考。轮到某一小组发言时,小组内的成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同一大组的其他学生,也随时准备帮助该小组修订答案,获得高分。

那节课,成了整个赛课活动中最轻松、最热闹的一节课。担任评委的县中副校长课后对我说,想不到这样一篇课文,竟然被你用这样的方法“激活”了。教研室主任也对我说,你的课,已完全有资格参加省市的教学竞赛。他们的肯定,让我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有了更大的自信,由此也开启了随后多年的“好玩式”语文的探索。我目前进行的“三度”语文研究,依旧有这种课型的影子。当然,倘若用现在的眼光回望那节课,则可以发现,那节课热闹有余而理性不足,整节课的活动,只停留在对文本“写了什么”的浅层次了解上,对“怎么样写”“为什么写”以及“这样写好不好”等,都未做深入探究。

二、让语文美起来

第二节留下深刻印象的课,是2002年的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汇报课。我自1995年进入县中后,随着专业阅读的丰富、外出学习机会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掌握运用,已不再满足于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七年间,我几乎把语文课堂彻底变成了游戏场。教学记叙文,我放手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至今还记得,学习蒲松龄的《狼》时,装扮成大灰狼的学生,用废报纸折成了十个尖尖的利爪和一条长长的尾巴,从教室后门外一直爬到讲台上的情景。教学议论文,我把教室变成辩论会,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论据材料,辅之以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与感悟,进行观点的交锋。教学写作课,我安排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当模特,让其他学生进行人物肖像描绘;安排所有学生用5分钟时间静听手表秒钟的滴答声响,让他们感悟生命空逝的独特心理。我还把一些简单的课文,放手交给学生们自己备课自己授课。我的作文评语,也尽可能用诗歌的形式表述……我在带着学生尽情玩乐的过程中,走过了我的初中教学生涯,开始步入高中的课堂。

高中的学生,有了高考的压力,更有了摆脱幼稚、走向深刻的强烈愿望。高中的课,我开始寻找“美”的教学路径。

美从何处来?当然离不开课文和课堂。教出语文课的特有美感,成了我最重要的教研课题。这期间,我对文本美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进行了一定量的尝试。1999年,我教《荷花淀》,将文本的诗意鉴赏设置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2001年,我在市级优秀教师教学展示课上执教《失街亭》,将古典文学的语言之美设置为核心教学目标;2002年,准备《我为何而生》的汇报课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教出这篇短文的哲思之美、人性之美。

《我为何而生》的汇报课,在学校图书馆的阅览室中举行,听课者,是数位验收专家。我先是安排学生自由美读课文,然后提名诵读,再示范朗读,用多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随后,我组织学生针对该课文中的内容,自由发表观点,可以谈对一个句子的理解,也可以谈对某一段落的赏析,还可以谈对某个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一位名叫邹建的学生,对课文中一句话的赏析,赢得了全体学生和听课专家的热烈掌声。在学生们自由交流后,我又针对几个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最后,我将余秋雨的短文《坦然看生活》引入课堂,我的配乐朗诵,给教室中的所有人带去了美的享受。我要求学生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从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为学生搭建起一个美好且高尚的精神平台。

这节课的授课教案,不仅获得了验收专家的首肯,而且成为经典,为众多年青老师借鉴。

我知道我这节课能够成功,因为,为了这样的一节课,我随时都在准备着。

三、让思想深刻起来

第三节产生重要影响的课,是一堂家常课,讲授《一个人的遭遇》。该课的课堂实录,后来发表于2006年第17期《人民教育》,并被写入2006年《人民教育》年度教育综述。

我自2004年起,步入网络论坛,开始全方位接触全国各地的语文同行。2004年至2005年,我撰写了数篇论文,对当时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经典重构与颠覆现象,展开批判。我认为,教师可以对文本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却无权用自己的解读,野蛮霸占学生的思想空间。教师可以追求课堂的深度,却不能用对传统价值的彻底颠覆,来达成这样的深度。

我开始探索自己的课堂深度。这段时间,我形成了一直沿用至今的“五走进”课堂结构形式: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心灵。教学文学类文本时,我用60%的时间,引导学生在文本内徜徉,既探究文本“写了什么”,更探究文本“怎么样写”“这样写好不好”“还可以如何写”等问题。我把文本细读作为最重要的教学抓手,把文本意义最大化,设置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再用10%的时间,结合特定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作者意义进行探究。剩下的30%时间,用来构建文本与生活、文化、心灵的有机关联。有些内容,我安排学生调动生活经验进行类比分析;有些内容,我要求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文化出发,进行适度解读;有些内容,则侧重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元素,用来激活学生的某种情感体验。

2005年,我在一次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执教屠格涅夫的散文《呱……呱……》。我将该文本的教学,定位为浅文深教。我想借助大量的资料拓展,赋予该文本以无限丰厚的育人内涵。鉴于文本内容较为浅易,我对“走进文本”环节进行了时间压缩,预留出更多的时间,放在“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心灵”这三个环节中。我只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便完成了文本内容的细读品味,然后利用PPT展示了博士生自杀的案例和国家心理卫生组织发布的我国自杀人口的数据统计资料,组织学生讨论这案例和资料中隐含的深层问题。随后,我又重点引入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介绍的宁小燕的遗书,引导学生思考“面对了生活的坎坷,人,有没有虚掷自己生命的权利”这一问题。

当这个问题的讨论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我又引出了晚清时期陈天华投海自杀的故事,组织同学们探究陈天华的蹈海殉国中包孕的道义和生命的冲突问题。并由此引出孟子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微言大义。此后,我还拓展出董存瑞炸碉堡和黄继光堵枪眼两幅油画,又展示了《江苏省消防管理条例》中关于火灾发生时调集消防队员和义务消防队员参加抢险救灾的条令,还引入了《康熙大帝》的主题歌。

这节课,我以为准备很充分,思想也很有深度,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结果,评委们普遍不认同。评委们的观点是,这节课已经不属于语文课,而是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课。

这堂展示课对我的触动很大,促使我对如何真正落实语文的深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正是带着这样的反思,我在遭遇《一个人的遭遇》这一文本时,开始转换思维,将目光更多锁定在文本本身内容的深度挖掘上,最终完成了教学思维的转变。

《一个人的遭遇》的教学,以比较中外战争文学的差异性切入,让学生们一开始就明白,类似于《地道战》《地雷战》等主题的作品,存在着太多的浪漫主义元素,并不利于表现战争的残酷。然后便将大量的时间,放到作品的细细品读中,让学生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细节探究,感悟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有风格。

这节课,我舍弃了大量的文本拓展,转而采用绘制“情感变化曲线图”和“细节再现”等方法,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为了突出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我要求学生依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整理出“我”所遭遇的主要事件以及“我”的情感变化,用曲线图的形式,标注出“我”的人生起伏。为了更好地体味主人公面对亲人生命消失的大弹坑时的独特心理,我要求学生用电影手法,把“我”在弹坑前的动作神态展示出来。整节课,我只在引导学生赏析文章开始部分的“习惯”一词时,引入了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区分肉体折磨和精神折磨的差异。

我把这节课的实录寄给《人民教育》后,责编赖配根先生在电话中和我聊了半个多小时,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把语文和生命教育建立有效连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经此一课,我主动修正了以往的“深度语文”观,不再借助大量的拓展性资料来丰富课堂的思维深度,而是将视角转向文本,回归到文本的细读品鉴中。现在,我倡导的“三度”语文观中,“拓展语文的深度”已极少进行文本资料的多向拓展,始终立足于文本内在价值的深度挖掘。

四、让情感丰富起来

在追求叙事类文本深度解读的同时,我对诗歌教学的探究,亦未停歇。2007年第5期《中学语文教学》上刊载的《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集中体现了我这阶段诗歌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我把《春江花月夜》定位为美文美教。整节课,从诗意渲染导入,以六轮诵读,推动课堂的发展。

我采用了配乐朗诵的方式,呈现这一段导入语:

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如梦如幻,悲凉而又轻盈;这是一种纯粹的美,超于象外,宁静而又清纯;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穿透和打动,一切世俗的丑陋和鄙俗,都在诗意的光泽里消融;这是一场无声的细雨,慢慢浸润着人世间的每一个角落,然后任情感汇集成河流,千年不息,一直流到宇宙的那一端...这就是《春江花月夜》,这就是一千年来给了无数人心灵滋养的大爱与大美的《春江花月夜》。

有人说,夜深人静时读《春江花月夜》,便感觉尘世的喧嚣、工作的劳累远我而去,一种宁静,一种温馨,恰似柔柔的春水浸润着我的心田。江畔柳丝在夜风的吹拂下婆娑起舞,花草在微风的抚摸下含笑点头,木桨打碎了江中渔船的倒影,水波托着那荡漾的轻舟……今天,就让我们也一起融进这片神奇的境界,去共同感受这份优雅与华美吧。

进入新课后,我设计了六轮不同目的的诵读。

第一轮是静读涵泳,目的是借助诵读,从整体上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之所以要不出声的吟咏,是因为这样可以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读到某些需要停下来玩味的句子时,就可以将思绪放开去。等联想和想象结束后,再回到下面内容的吟咏中来。

第二轮是轻声吟诵,建立在第一次无声吟咏的意境感知基础上。在无声的吟咏之后,安排了学生的思考与交流。这样,就借助同学间的相互启迪,使内容与情感的理解感知有了一定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诵读,就需要通过节奏、语气、语调等诵读环节,来呈现诗歌的音韵之美。

第三轮是提名朗诵,是为了进行必要的朗诵指导。当然,诵读能力指导的方式很多,有的老师喜欢在学生朗读后,就直接进行点评;有的老师则喜欢让同学进行点评。我觉得,这两种方法虽然都可以直接将朗诵知识传达给学生们,但对诵读的个体而言,则是一种打击,是有伤自信心的。所以,我只是安排朗诵,而并不进行点评。但不点评,不代表学生就判断不出好坏来。一个同学站起来为大家朗诵了,其他同学自然就要将这个同学的处理,和自己心目中的处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他们自然就获得了一定的诵读知识。

第四轮是自由吟诵,就是对第三次的必要补充。在一位同学展示之后,其他同学自然可以从他的朗诵中学习到一定的处理技巧,也可以从他这汲取一定的经验教训。

这次吟咏之后,我安排了对诗歌主要意象、主要情感、线索、结构等的简约介绍。这些介绍,属于教学活动中不得不关注的知识要点。毕竟,《春江花月夜》无论多美,置身到了语文课堂上,便总要被附着上一点语文的色彩。

第五轮是自由选择诵读,是为了进行一定的联想想象能力训练。诗歌的词汇总是有限的,无穷的意境,都存在于具体意象之外的联想与想象之中。而这联想想象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我安排这个环节,就是想训练一下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检测检测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力与理解力。

最后一个环节,我安排了我的示范朗诵。这是一种“激趣”,是希望通过我的朗诵,一方面给学生以必要的朗诵指导,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领悟诗歌的意境、思想与情感。

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彻底舍弃了对文本意义的深度挖掘,完全走“美的情感熏陶”的路径。课上完后,挺兴奋,但也有一些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总觉得未能真正走进文本的内核。

这个课堂实录发表后,引起过一段争论。有人认为这样的课,把语文的美全部释放出来了。也有人认为,美则美矣,但缺乏对诗歌具体内容的逐句赏析。各种不同的声音,我都乐于接受,因为,我只是借这一节课,进行教学探索而已。

该课的余波,一直延续到当下。前阶段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文章时,还发现有大学生从语文美育的角度解析这个课案。

2013年10月,应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语会的邀请,我参与他们的名师示范课教学展评活动,又一次执教了《春江花月夜》。这一次,我侧重于从选修文本教学功能定位的角度设计这首诗歌的教学流程,终于把意境意象赏析落到了实处。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