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机器人都能当老师了,你怎么办?

2016-02-15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机器人老师教育

连机器人都能当老师了,你怎么办?

近日,有媒体报道,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先前在美国和英国进行的类似研究显示,美国可能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位比例为47%,英国为35%。天啊,看来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或许会成为你职场上的竞争对手呢。假如有一天机器人当老师了,你咋办?

在这里,机器人这么当老师

机器人当老师是啥样呢?中教君脑洞大开也是想不出来,但是在这些地方,其实中教君已经走进教室,开始给学生上课了呢,机器人冷冰冰、没感情、没交流,学生能喜欢吗?看看你就知道啦!

日本——机器人教师萨亚语言方面是大拿

早在2009年,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小林宏教授就按照一位女大学生的模样塑造出机器人 “萨亚”老师。 “萨亚”皮肤白皙、面庞清秀,皮肤后藏有18台微型电机,可以使面部呈现出6种表情。她会讲大约300个短语,700个单词,可以对一些词语和问题做出回应,还可以学会讲各种语言。“萨亚”给一班10岁左右的五年级学生讲课,受到新奇兴奋的孩子们的极大欢迎。

韩国——机器人老师多才多艺学生家长都喜欢

2010年,韩国的一些小学课堂里,出现了一个3.3英尺高、拥有 “人脸”的机器人。这位“蛋形老师”能自如地在教室中 “来回踱步”,并“张口”讲课,还有朗诵、跳舞等多项才艺。不仅孩子们喜欢,就连家长也喜欢和机器人老师交谈。

中国福州——不仅能讲课 还能测谎

我国的 “福州造”教育机器人已在部分城市的学校开始 “内测”,今后有望向全国中小学推广。这款教育机器人除了帮助老师朗诵课文、批改作业、课间巡视之外,还能通过功能强大的传感器灵敏地感知学生的生理反应,扮演 “测谎高手”角色。一旦和 “学生机”绑定,可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中国江西——美女机器人讲课顶呱呱

机器人教师小美在九江学院厚德楼的一间教室里为学生讲课,这是九院信息学院智能机器人工作室开办的机器人创新空间,每周日面向校内外人员开放。除了机器人教学,还有相应的动手实践及趣味实验。

小美的语音和肢体动作与课件PPT是同步的,它能像一位老师一样在台上讲课,开发者张老师则在台下或是实验室里辅导学生,提升授课效率。

第四,“两童”制度、政策层面存在的其他问题。主要包括:1.家庭监护、家庭支持缺位,国家替代监护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许多未成年人处于“失管”状态;2.对于犯罪未成年人的转处措施不足,受制于成人适用的刑罚种类和刑罚结构,过多适用成人的刑罚方法处理未成年人案件,对未成年人复归社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如服刑期间交叉感染,有了犯罪标签影响以后的就学、就业等);3.对于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实施危害行为的未成年人干预手段不足,且欠缺社会支持体系;4.针对问题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行为干预等社会专业机构严重不足;5.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必要培训,缺乏应有的保护意识,致使未能在成人社会中广泛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

10年前,福克斯公司出品 《机械公敌》时,机器人更多是科幻形象,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机器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随着电影 《超能陆战队》的上演,很多人开始期待自己的生活里能有一个像 “大白”一样的机器人陪伴着。

日本智库野村综合研究所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调查计算机应用对日本国内601种职业的潜在影响,研究人员计算后发现,日本劳动者中,49%的人可由电脑代替。按照研究人员的推测,容易被电脑取代的职业包括普通文员、出租车司机、收银员、保安、大楼清洁工等等。

相对而言,被取代可能性较低的职业包括医生、教师、学术研究人员,以及导游、美容师等需要人际沟通的职业。看来,咱们教师职业被取代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是即便如此,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也为各位老师带来了 “职业危机”,也许一不小心,就会被机器人抢走了饭碗呢。

“机器人进课堂”在这些方面有优势 记忆力、抗压力方面可能超过你

日前,一款能够陪伴学生的机器人——“NAO”机器人,作为老师走进东北大学的课堂,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大四的学生们讲授了“机电信号处理及应用”课程,这款机器人不仅能说话、授课,四肢也能弯曲、可以讲解PPT,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给传统课堂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带领团队研发这款机器人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王宏教授说, “未来机器人老师将具有更多的优点,不仅可以模仿特优教师进行高强度的授课,也可模仿优秀教师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讲课,而且机器人老师更能吸引学生,承载更多的教学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机器人教师”在知识的识记、工作强度乃至掌握歌舞绘画等这些方面出色的能力确实能够超越普通老师。尤其在那些人满为患的城市学校,让 “机器人老师”承担一些知识性、重复性的任务,不仅可以给忙于大班教学的老师有效减压,而且 “萌萌哒”的机器人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完全可能超越普通老师的授课目标。

帮助改变城乡教师资源分配不均

教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乡村优秀教师不愿意留守乡村,城镇优秀教师不愿意到乡村交流,师范院校优秀学生不愿意到乡村任教,未来这些问题或将因为 “机器人教师”的出现得到缓解。

在乡村地区学校, “机器人老师”不仅助于解决师资不足和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难题,通过远程控制让机器人给农村孩子上课,还可以缓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自由

不久的将来,教师不必进入教室就可以教授学生知识、批改作业以及答疑解惑。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一所学校日前引进一款新型机器人教师,可以让教师远程为学生上课。这款机器人高1.2米,带有一个显示屏可以播放教师的面部视频,设备还带有一个摄像头,可以让教师看到教室正在上课时的情景。

哥伦布市Nexus学院社会学教师ThomasFetch是第一位尝试使用这款机器人帮助授课的教师,他从远在2570千米之外的亚利桑那州通过电脑控制机器人进行远程授课。对于这种新诞生的授课方式,Fetch表示很欢迎, “我觉得我喜欢这种授课方式,虽然远隔千里,但是我觉得我仿佛就在教室里面上课一样。”

在日本智库野村综合研究所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的研究发现,教师是不容易被取代的职业之一,这就教师职业的特有属性是分不开的。身为老师,除了讲课、传授知识,还要和学生进行感情交流,不仅传道授业,更要为人师表,这可是“机器人教师”玩不转的。

“机器人进课堂”,哪些方面玩不转?机器人教师缺点 “爱”

教育的本质绝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习,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教师除了授业、解惑之外,还要通过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熏陶引领学生,用爱来感化学生,而这恰恰是没有情感和思维的机器人的命门所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家周海中曾指出,机器人在工作强度、运算速度和记忆功能方面可以超越人类,但在意识、推理等方面不可能超越人类。与意识、推理相比,人类的思维和情感更是无法复制。

机器人教师很难 “因材施教”

教育是一件塑造灵魂的特殊职业,教师面对的都是个性不同、条件相异的学生,在应对差异性方面, “机器人老师”有着明显的局限性。诚如 《信息时报》刊发的 《推广 “机器人老师”可为广大教师减压》一文所言:教育需要尊重 “异质思维”,同样的问题,学生会给出差异化、个性化的答案; “机器人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客观题却不适用于主观题。

尽管机器人老师工作热情高,知识渊博,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且能不辞辛劳埋头苦干,加上他的特殊的身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然而机器人却永远无法替代 “真正的人类教师”。教育是一件塑造灵魂的特殊职业,他要面对的是个性各不相同、条件无不相异的学生。

与 “机器人”成为同事,你准备好了吗?

“机器人老师”今后会更多地走进校园和课堂,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必将推动教师工作和教学方式的转型与创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对这些学生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因此,机器人虽然不能取代教师,却能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尽管目前 “机器人老师”仍处于 “测试”阶段,但一种新的趋势无疑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对于无意进取的教者来说,只有让自身尽早摆脱 “机器人”的现状,将来才有机会和 “机器人老师”做同事。与 “机器人”做同事,要具备哪些本领呢?

掌握现代教育的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主张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获得知识,强调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媒体 (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改变传统、落后、刻板的教学模式,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研究也可以帮助教学研究来总结与提高。

运用新型科技的能力

科技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是责无旁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成为教师素质中的另一个典型素质。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教育工作和终身学习的手段,具有应用新型学习工具的能力,如远程教学、应用网络等。这是新时代教师应有的工作方式和特点,是培养新型教师人才的基本要求。

具备创新教育的思想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具备创新教育思想,可以自觉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创新时间和空间,创造性地运用教学原则和规律,指导学生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现代型教师。

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层次

新时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除了精通专业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博 “学”多 “采”,兼容并蓄,广泛涉猎其他专业与门类,了解并掌握多领域的知识,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专多能、一精多通、拥有多元知识结构的“复合型”教师。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现代教育的认识,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2016-1-07)

猜你喜欢

机器人老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