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让您的生活 “保鲜”?
2016-02-15刘海臣
教师,如何让您的生活 “保鲜”?
编前语:《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成立以来,群内自发地组织了多次讲座和培训,为广大教师学习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目前这种形式已经成为编辑部延伸传统纸质媒介功能的新方式。
由于这种培训是采用学习者和培训者相互取经,相互学习的形式,所培训内容更接近教师们的需求,而更为教师们喜闻乐见。因此,教师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非常高,对这种新颖的形式赞不绝口。
应群内教师的要求,编辑部从本期起开辟 “线上自培训”主题栏目,对线上培训情况跟踪编发,希望能为广泛地促进教师们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支持。
首篇选登的培训主题是: “教师,如何让您的生活保鲜”?编辑部亲历线上培训的热闹场面:讲座进行期间,老师们积极参与,与主讲老师互动,发表见解,当场活动结束后,他们仍然意犹未尽,自发谈感想,写体会,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本期编发5月11日湖北省宜昌市名师张家海的培训内容,同时配发群内教师们互动的精神瞬间,希望这一线上自培训形式能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增添一抹新绿。
时间:2016年5月11日:19:00--22∶00
网络空间:《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杂志QQ群 (110278383)
主持人:袁成,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 《班主任》封面人物、 《德育报》班主任之星、四川省成都市优秀班主任、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等。
主讲人:湖北省宜昌市张家海,生物学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湖北省宜昌市名师,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宜昌市生物学科优秀教师,宜昌市师德标兵,宜昌市教育系统新闻工作先进个人。
主讲内容:如何让我们的教师生活保鲜? (三方面内容∶一、不怕进步慢,就怕原地站;二、做优秀教师不必随大流;三、变,让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大家好!各位编辑老师好,群里的各位一线朋友们好:
袁成老师给我出了一个题目,让我给大家谈一谈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心得,从我个人的态度而言,我是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的。但也还是有很多顾虑的。
顾虑何在?因为占用大家的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的时间,我要考虑讲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否有价值?会不会有些班门弄斧?仔细一想呢,群里很多是我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自然要无话不说。说好说坏,说错说对,他们会不会讥笑责怪。
同时,我还发现:群主、管理员都是师训方面的专家教授,他们是我们这些老师的老师。在老师面前,学生是被允许犯错误的,学生永远都是不会被嘲笑的。他们肯定也乐意听到来自教学一线的声音。所以,我就有了讲下去的勇气了!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我想谈几个个人观点,意在与大家一起探讨。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教师,如何让您的生活 “保鲜”?
最近,参加一次教研活动。闲聊时,谈到当下的教师生活现状,一位刚过五十的男教师说了一句话,让我着实悲哀不已。他说:“我现在就是一个 ‘三等’公民。”在场的人顿生好奇,无不把目光投向了他。他接着说: “我现在每天就是等饭吃,等退休,等死。”
一名教师的教育人生难道就这么没有意义吗?
那时候,我真的有一肚子劝慰的话想说出来,但看到一旁听者中几个女同胞似有同感,我的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我知道,即使我把 “反思”、 “读书”、 “写作”, “专业成长”这些词语说出来,在那样的时刻也是苍白无力的。其实,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有多么高大上,教育人生也是一样,它只是一种自我体悟后的小小的、慢慢地自觉成长。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小事,人生就会变得有意义。
我的第一个观点:“不怕进步慢,就怕原地站”。
有些年轻老师认为,大学毕业、分配了工作,就到了成长的终点。
第二个观点:做优秀教师不必随大流。
这句话是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说的。这是我读这本书后受触动的一句话。此时,我把它延伸:做优秀学生不必随大流,相信自己。
在这里,我不是说瞧不起我们身边的同事,也不是想 “一竿子打一槽人”!事实上,我们的身边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大有人在。
上班,他们不研究,不学习,只是上几节课,勾画几本作业,然后就是聊天、炒股、淘宝、发微信。下班,他们不散步,不读书,不思考,不写作。就想三人一伙,四人一凑,在麻将桌上坐一坐。培训活动,他们有各种理由不参加,即使偶尔来一次两次,玩手机、打瞌睡,迟到早退是常事。
我觉得,只有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我们才有生活的动力,才能绽放生命的精彩。谁不想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可是怎样才能保证每一天都是新的呢?其实 “保鲜”做起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儿,只需要我们去 “改”,去 “变”,就会获得 “新生”。这需要不断的反思、实践、学习。
首先,反思。反思什么?反思成功,反思灵感,反思艺术;反思失败,反思失误,反思不足,反思不当等等。总体来说:
小的方面:反思我们的课堂一点一滴的发现和处理,反思我们每个教学环节预设与生成,反思我们的作业布置的量与质的统一,反思我们的课改实践行动,反思我们的办学行为,反思我们的师生关系处理,等等。
大的方面:反思我们的课程意识,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反思我们的教书育人职业道德,反思我们的教育良心,反思我们的教育良知等等。总之,反思就是提出问题,自问自究,反思就是微课题,自行设计探究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得出实验结论,从而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举措,然后付诸行动。
其次,实践。反思过后,初步找到问题原因,就会自觉付诸课改行动,这是难能可贵的。怕的是,明明是自己错了,还固执己见,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始终放不下来。
有的老师总是与学生发生冲突,别人为他们悲哀,他却无动于衷,自以为是,单纯认为 “现在的孩子们任性”、 “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孩子们不喜欢我,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我是为孩子们好”是你的真心话吗?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民族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你的教学行为是 “围着部长转”,还是 “围着家长转”,抑或只是 “围着校长转”?你有没有底气大声说出来?有没有勇气坚持做下去?
第三,读书。绝大多数人,除了课本,一生中没有真正读过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下,大多数人不愿读书,更为遗憾的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也读不进去书。所以,要撬动每一个人心中这块“怕读书、厌读书、懒读书”的磐石,营造学校和家庭浓浓的 “书香气息”,我们首先要不拒绝书、主动接近书、慢慢爱上书,多方面培养读书的兴趣。
为了培养兴趣,我把自己花钱买回的书籍、杂志、报纸分成三类:沙发书、床头书、案头书。目的是营造氛围,“引诱”自己。
书放在沙发上,信手拈来,翻开可读。不读,也会 “撩”起你读。久而久之,读书就会入了门,有了瘾。像 《读者》 《意林》 《窗边的小豆豆》就适合放在沙发上阅读。有些书籍适合快餐阅读,有利于快速捕捉信息,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像 《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育报》等这些报纸类。在沙发上读报,一来不污染它物,二来展开时阅读方便,三来可以打发电视广告时间。
床头书。思想性强的书籍,能引起深度思考,澄澈心灵,思想顿悟。 《教师博览》《师道》《思维与智慧》《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追风筝的人》等书籍,我把它归为 “床头书”。睡前一读,成为习惯。读着读着,心灵敞亮,读着读着,进入梦乡。一觉醒来,淤积消散,神清气爽,彻头彻悟。
案头书。有些研究性的书需要安静的环境,还需要随时记下感悟和与作者的对话。像学 《生物学教学》 《中学生物教学》等专业学习杂志,它是我备课、反思、撰写学科论文必不可少的 “指导老师”自然成为我的 “办公桌书”。
案头书。这个即学科专业指导书。像 《论语》 《给教师的建议》 《静悄悄的革命》 《教育是慢的艺术》等专著类书籍,阅读时需要充沛精力,需要宁静心境,同时也是为了批注和摘要的方便,则自然成“书房书”。它能营养神经,启发思维,引起深度思考,在相关的教育现场中感悟提升。
第四,写作。首先我要说的是:写作,并不是天生的 “情商”决定的,人人都能写。一个有心人,读书多了,他就会发现这篇文章 “似曾相识”,——浮现 “身临其境”的镜像,就会形成一种 “原来这就可以写”的自信,就会产生一种模仿写作的冲动。趁热打铁,敲击键盘,敲着敲着,灵感就来了,洋洋洒洒文章初成。投着投着,他就成功了。还记得,自己的文字第一次被刊登地方报纸 《三峡希望报》上,那是在20年前的大学里的事儿。
步入讲台后,我的第一篇文字是在 《三峡日报》的副刊,虽然那都是些千字文的 “豆腐块”儿,但它却给了自己后来拿起 “笔杆子”莫大的鼓励。随着,那份写作热情的逐渐高涨,自己的文字见诸报端的机会多了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发表,只是享受写作的一种而已。
还有一种写作享受就是记录,当下或称为 “自媒体传播”。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博客、QQ空间、微信等都是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的大众化传播平台。一个有记录习惯的人,也会从中找到无尽的快乐。
从内容来看,除了高端的论文之外,还可以写时评,写书评,写随笔,写叙事等等。素材来源是极其广泛的,只要是 “有心人”,我们自身的课堂就是一个永不枯竭的 “写作素材基地”。之外,还可以关注、参与报刊杂志的话题征稿。这些问题,都能很好的促进我们去思考,去落笔,去争鸣。
更退一步讲,写教学反思,写教学设计,写说课稿应该是人人都会的。我们可以把任教的学科的每一册的每一个章节内容写出来,形成一个教学设计系列、教学案例系列、说课稿系列、教学反思系列、课件系列等等。这对于自己成长来说,都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儿;对于后来者来说,也是一件值得点赞、共享、传播的大好事儿!据了解,很多杂志开设有教学设计、案例评析、名师说课等栏目,这些栏目相对而言难度低,很适合初学写作者的尝试。
不拒绝这些活动,积极亲近这些活动,在参与中享受成功,何乐而不为?又哪会生出职业倦怠之感?
相信每一名教师,只要做好这一份又一份小事,您的教育人生必将更加富有价值和意义。也必将转化为推动自身专业前行的正能量。会让自己 “思考—实践—写作—读书”的循环走向良性运转。到那时,我们迎接的每一天不都是新的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让教师生活 “保鲜”,我们要学会改变思维、转换角度看问题,要有 “改”和 “变”的文化自觉。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不改不变,回到从前,只能是重复上演“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缘木求鱼”的故事,一切都是无意义的。
附1:QQ群教师互动选登
袁成:张家海老师的精彩讲座完毕,他的讲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不怕进步慢,就怕原地站:二、做优秀教师不必随大流;三、让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以下让我们交流互动,畅所欲言:
四川成都袁成 (952563962)19:07:27
“刚过五十的男教师”,或许是该教师没有了对教育的热情。
河北泊头石素敏 (925602754)19:08:02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有多么高大上而不可及,教育人生也是一样,它只是一种自我体悟后的小小的、慢慢的成长自觉。
河北齐莹 (807743395)19:08:29
如果不能改变现状,不如改变自己。
甘肃西峰李娜 (563996412)19:09:26
赞成张老师的观点,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做最好的自己。
四川成都袁成 (952563962)19:09:39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昨天我学生和我聊天时也问了我的问题,大家谈谈您对此的看法。
曹妃甸姚文佳 (271845495)19:09:41
难道仅仅是50多岁的老师有这种想法吗?现在三十多岁的老师也有。
四川成都袁成:
换句话是就是职业倦怠。目前教师职业倦怠时间已经提前。
甘肃西峰李娜 (563996412)19:10:40
是的,确切的说我们找不到职业幸福感了。
甘肃西峰李娜 (563996412)19:10:57
其实,这才是开始。
四川成都袁成 (952563962)19:11:09
或者说,我们教师还需要职业认同感。
甘肃西峰李娜 (563996412)19:11:22
张老师是如何调整心态的?
深圳崛起教育集团兰伟 (1556259943)19:11:32
我觉得还有一种心态:有不少年轻老师,渴望进步,但却又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从那些方面入手,或者心太急太过于浮躁。
四川成都袁成 (952563962)19:26:43
对,人最怕的是面对自己,更多是将问题抛出去。
河北齐莹 (807743395)19:26:58
与时俱进很重要呢。现在就感觉电子白板一块,自己是白板呢。想学,却无力。
曹妃甸姚文佳 (271845495)19:27:03
如果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每一天都当作一次探险,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就一定会大踏步前进的。
河北承德何素清 (1339837411)19:27:23
更有甚者,看到别人的成绩还联想到是别人搞歪门邪道,真正的是 “不为成功找出路,就为失败找借口”的庸人。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想行动,什么时候都不迟。
曹妃甸姚文佳 (271845495)19:28:38
我觉得还是教师自身认同的问题。
福建永定江剑锷 (1064370426)19:29:04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四川成都袁成 (952563962)19:29:08
机会,只能留给有准备之人。成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曹妃甸姚文佳 (271845495)19:29:42
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工作,何来热情?
四川成都袁成 (952563962)19:30:36
但我们很多老师以我不喜欢教研,我没精力教研。那些我不追求等等理由,拒绝反思,拒绝写作,拒绝成长
河北泊头石素敏 (925602754)19:30:36
写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成长
福建永定江剑锷 (1064370426)19:30:50
坚持很重要
曹妃甸姚文佳(271845495)19:31:23
写教育叙事能促进心灵成长
河北承德何素清 (1339837411)19:33:36
我曾经参加我县的案例评比,负责人连看都不看,就说不合格,但我投到省里,得了一等奖,咱们一线教师面临的问题就是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灰心,另寻门路,会有更大的收获。
福建永定江剑锷 (1064370426)19:34:14
走自己的路
四川成都袁成 (952563962)19:35:25
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应该是自主成长,而非被动成长,这是从普通教师转向优秀教师的核心所在。
河北承德何素清 (1339837411)19:52:38
引领者就是我们的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遇不到伯乐怎么办,我们自己也要有信心,不能为没有伯乐而苦闷,我们自己努力,只是会走些弯路而已。
四川成都袁成 (952563962)19:53:13
有导师引领少走弯路,成长也会更快速。
成都张伟 (2238049240)19:53:18
做自己的伯乐。
四川成都袁成 (952563962)19:53:34
前提自己要努力,要勤奋,成为伯乐。量,成为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期待,因为想要遇见更好的 “你”。遇见更好的杂志 (群),希望我们的杂志 (群)能更有特色,更加深入一线基层教师,成为老师们的精神家园;遇见更好的老师们,相信我们有缘在这里认识,在这里学习,通过我们共同帮助,每一位老师都会比昨天更进步,比昨天更优秀,成为不可替代的优秀教师;遇见更好的自己,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终身教育的理念,也是杂志 (群)传达的精神所在,不管以前我获得过多少荣誉、发表过多少论文、受到过多少家长和学生的认可,那都是过去,已成为历史。人的内心应该是 “空杯”心态,唯有这样,才装得下,才能更好提升,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与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群”,感谢与您相知与共成长。因为有您,我们将不再彷徨。此生难忘,因为遇见您!
感谢张老师精彩讲座,您辛苦了。感谢大家积极参与,希望大家接下来积极反思、落实和改进。让我们一起成长。
河北泊头石素敏 (925602754)20:29:08
人的内心应该是 “空杯”心态,唯有这样,才装得下,才能更好提升,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河北南皮刘海臣 (617511974)20:31:57
一分钟的顿悟,会是一生的收获。
附件2:QQ群教师感想联动
河北省泊头市第四中学石素敏:花径读书香满腮
教师应该多读书,读书如穿花径。书中的智慧和精彩,英明和穿透,都似花非花,沿着书脊开放,让你的心灵在书香花径中诗意的栖居。
我最喜欢读 《红楼梦》中 “共读西厢”那段文字。与心爱的人促膝同坐,共读一本喜欢的书,时有清风吹落几片桃红,染香了书页。丹唇外朗,明眸善睐,想想都让人心醉。黛玉的才学独冠群芳,可在那个封建时代,宝黛爱情注定不得善终。然而今天的教师,都喜欢用阅读完善心性。拒绝那种 “生活了一天,然后重复了一辈子”的人生,求新求变,让教书生活变得有意思又有意义。即使满脸的皱褶被岁月的犁铧无情地耕耘,你还是可以与心爱的学生一起,欣赏席慕蓉的诗 《一棵开花的树》,咀嚼起来,齿颊留香。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诗中用花开表现少女对爱情的眺望。而你却幸福着,送走一届又一届学子,笑看桃李芬芳,羞涩地重温那初上讲台的浪漫。你,便活在世界最美的那一隅了。
原来,读书可以让师心不老。
教师应该多读书,读书如穿花径。
我喜欢读史铁生的作品。史铁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 “史一样的作品,铁一般的生命”,是彭学明先生写给史铁生的挽联。我喜欢读他,不单单在于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更是因为读他的作品,总会读到一位爱花的母亲,让你浸润在母爱的光泽中。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母爱就像卵石般沉淀在史铁生的脑海,沉甸甸的。清淡悠远,笔致灵动的 《合欢树》,让我们透过一棵开花的合欢树,触摸到了母爱的温度。
阅读过程中,史铁生与母亲相处的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的眼前。史铁生借助一棵开花的合欢树和那个孩子,将虚幻的回忆中的母爱写得实实在在。在他饱含深情的娓娓叙谈中,向读者展现了他对母爱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享受的心路历程。这种从苦难中提取的幸福,总会让我的心灵受到冲击。作为一名教师,最善于从阅读中得到教益,珍惜那弥足珍贵的师生情。
喜爱阅读的老师,必然会绵长深情的唤醒迷途的学子,温柔地,轻轻地,就像落花飘在水上。必然会远离体罚,远离粗暴,就那么微微地笑着,把教学的岁月穿针引线,绣成一朵盛开的花。
原来,读书可以让师爱生辉。
教师应该多读书,读书如穿花径。
周敦颐的 《爱莲说》中有这样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写尽了莲花的高洁品质,让莲花有了灵性,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步入君子之列。
教师如莲,当然也可以成为君子。阅读,让我们认识花木兰、秋瑾这样的女英雄,就连婉约的李清照也写出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放诗句。阅读真的可以把老师变成君子。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巨大而深远。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苦读研修,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忽然想起 “暗香浮动”的梅花,被鲁迅视为 “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被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 “几生修得到梅花”的那一树,像极了爱读书的老师。沿着书脊,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冰肌玉骨的韵致,傲岸坚贞的风骨,疏影横斜的仙姿,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代代相袭的师风师韵。
原来,读书可以让师魂高贵。
读书如穿花径,花径读书香满腮。老师们,让我们一起读书吧,以书为种子,在心田种下一株快乐的树,让鲜花铺就我们的教育人生。
深圳崛起教育集团兰伟:做一个沉得住气的人
黄巢民变之后,藩镇割据,唐廷积贫积弱,刚继位的唐昭宗,年轻有为,面对这种 “号令不出长安城”的局面,他矢志中兴,扭转乾坤。为此,在宰相杜让能和群臣的协助之下,他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整个朝廷风气为之一振,而就在此时,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公然上书奚落,本来就憋着一肚子气,年轻的唐昭宗勃然大怒,要出兵惩治,宰相杜让能劝诫说: “禁军刚组建,形成战斗力尚需要时间,逆臣近在长安,若是开战,胜还好说,万一战败,禁军再毁,咱们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陛下一定要沉得住气啊!”结果,年轻的唐昭宗还是年少气盛,决定用兵。刚组建的禁军真的一下子被打垮,李茂贞兴兵进长安问罪,唐昭宗后悔不迭,最终杜让能站了出来,让昭宗杀了自己,并将首倡出兵的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以求李茂贞退兵。昭宗无奈,杀了杜让能。
昭宗励精图治,有理想抱负,但为何最终功亏一篑呢?年轻,沉不住气显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南宋时期的辛弃疾,一个众所周知的主战派,但当韩侂胄提议北伐之时,他却写出了著名的 《京口北顾亭怀古》,以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劝诫主事者务沉下心来练好兵,一战而胜之。结果,又一次不幸言中。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并不是勇气与雄心,而是沉下心来,十年寒窗,专心地历练自己。唐昭宗的悲剧就在与此,试想,如果他能沉得住气,按照杜让能的劝诫,不逞个人之气,而是继续奋发,继续练兵,等待时机,积蓄力量,待强大之时,一举而歼灭李茂贞,一步一步发展和壮大自己,大唐中兴,或许还有希望。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样的事情,同样是亡国之君-崇祯皇帝身上,又再一次上演。崇祯接手的明朝,也同样是百孔千疮,他一上台,即以中兴大明为己任,为此,他翦除魏忠贤,以身做则,夙兴夜寐,勤于政事,恨不得一日振兴大明。此时,洪承畴在北方抵御满清,提出了,辽人守辽土,守住战线并加强建设,消耗满清并最终消灭的策略。年轻的崇祯渴望迅速胜利,沉不住气,屡次命令洪承畴主动出击,结果,松锦之战,洪承畴兵败被俘,明辽东防线迅速全线崩溃,明朝加速衰亡。
唐昭宗、崇祯皇帝,虽都处王朝末日,但却都励精图治,矢志中兴,但却最终都成亡国之君,令人叹息。但回顾历史,其实,却都发现一个共性的原因-年轻,太渴望成功,性子太急,不知道,实力,其实最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地获取,他们沉不住气,幻想着一战而成名,却没有想过,这其实就赌博,十赌九会输。更可况,你手中所攥的,可是你的棺材本,完完全全输不起。
我们再看看,同样是亡国之君-越王勾践,越亡之后,勾践放他回国之后,他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兴复越国,稍有一定实力之后,吴国又来羞辱,群臣看不下去,群情激愤要即刻报仇。勾践却很冷静,依然卑辞厚礼,暗中却在进一步加强生产,整军备战,寻找机会,如此一等就是十年,后来,越国已经强大之后,才趁吴国北上争霸之时,一举而灭掉吴国。
有一句好说的好,不让初心,方得始终。勾践的成功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围绕自己的目标,沉下心来,认真积蓄自己的实力,成功其实也就是水到渠成。今天的社会,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成功,但整个社会,却比任何时候都浮躁,浮躁得让很多人无法沉下来,围绕自己的目标,积蓄自己,做好自己,最终也就迷失了自己,以上三君的故事,希望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引以为鉴。
(整理:刘海臣 袁成编辑:《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