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时机研究

2016-02-15高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引流术残疾血肿

高峰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时机研究

高峰

目的 明确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按早期与超早期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围绕并发症、死亡、再出血、预后(ADL)以及Barthel指数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死亡、再出血、预后(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早期或超早期对HCH患者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均可起到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术后风险的目的,但超早期接受治疗临床意义更大。

微创穿刺引流术;HCH;最佳治疗时机

高血压脑出血(HCH)发病突然,可致死致残,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乃至生命健康都构成重大威胁[1]。在临床上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清除血肿等作为治疗HCH的切入点,其中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较为理想。但临床上对其治疗的最佳时机说法不一[2],为此笔者以100例HCH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最佳手术治疗时机与HCH改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100 例HCH患者,治疗前均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1995)》,经颅脑CT检查后确诊为初次脑出血,经多田公式计算可知出血量≤60 ml。现以HCH发病到手术治疗的时间为标准,按早期(8~24 h)与超早期(≤7 h)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年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9~68岁,平均(49.5±12.8)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8~70岁,平均(50.1±1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第一步:确定血肿中心在头皮上的投影,计算好穿刺的深度、角度,且避开脑内大的动脉、静脉、功能区;第二步:选择适宜长度穿刺针,局部麻醉后用电钻固定,钻透颅骨和硬脑膜,柔缓送至血肿腔,抽出血肿量1/3~2/3,以生理盐水2~3 m l反复冲洗血肿腔,冲洗时遵循等量置换或出略大于入的原则。第三步:残余血肿根据复查CT用 3~5 ml血肿液化剂(尿激酶 1万~2万U,肝素 50~100 mg)喷注到血肿的各个部位。夹闭引流管,保持2~4 h后开放引流。血肿冲洗每日1~3次。第四步:平稳的控制血压,适当镇静,及时复查CT,了解病情变化。如有再出血等情况,可血肿腔内注入肾上腺素或立止血等。仍不能控制者,可行进一步开颅手术处理[3]。

研究指标:并发症;死亡率;再出血发生率;预后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按照优(1级)、良(2~3级)、差(4~6级)3个等级进行评价;选择Barthel指数评价HCH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4],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残疾程度越低,反之则残疾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1周两组患者分别发生再出血各1例、死亡各1例、颅内感染1例和2例、尿路感染0例、消化道出血各1例、心衰各2例,肾衰2例和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5,P>0.05);ADL评价上,观察组优37例,良12例,差1例,对照组优35例,良13例,差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9,P>0.05);Barthel指数:观察组和对照组无功能障碍分别为28例和20例,轻度残疾为20例和21例,中度残疾2例和8例,重度残疾分别为0例和1例,无严重残疾,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521,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HCH)在颅脑CT图像下显示血肿占位效应,从病理上判定患者出现脑神经细胞受压,故消除血肿是治疗HCH的最佳途径[5]。另外血肿的存在可释放多种有害物质继而引发一系列继发性损害,从此角度来讲消除血肿对远期疗效意义重大[6]。将消除血肿作为术式切入点在临床上已达到共识,目前尚存的唯一争议是治疗时机的选择[7]。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死亡、再出血等临床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并不会因治疗时机是否适宜而呈现较大的差异。两组患者在优、良、差3个等级上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远期疗效来看,治疗时间的早或晚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观察组的无功能障碍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血肿占位继而压迫脑神经细胞,尤其会导致中枢神经受损。中枢神经与机体运动功能关系密切,一旦出现损害将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劳动力丧失,严重时可致残[8]。越早消除血肿,中枢神经受损程度越小,运动功能障碍的风险越低,致残率也将相应降低[9]。因此观察组中无功能障碍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

综上,早期(8~24 h)或超早期(≤7 h)对HCH患者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均可起到减少术后并发症与再出血,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改善预后,但在7 h内接受治疗,对HCH患者而言临床意义更大。

[1]金涛,刘明发,徐可.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J]. 黑龙江医药,2016,29(2):348-350.

[2]刘俊锋. 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7):37.

[3]王元元.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中配合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0):167-168.

[4]李鹏. 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J]. 中国农村卫生,2016(10):78.

[5]施迎兵.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效果观察[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5):524-526.

[6]韩光魁.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1):21-22.

[7]姚新华.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3):235-236.

[8]张大川,王良池,赵继军,等.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3,42(1):59-60.

[9]李修颖. 3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治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74-75.

Optimal Timing of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and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GAO Fe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People's Hospital of Binhai,Binhai Jiangsu 224500, China

Objective To define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CH) by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and drainage. Methods 100 cases from March 2013 to M arch 2016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by early and very early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rebleeding, prognosis (ADL) and Barthel index to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plications, mortality, and prognosis (AD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however, the Barthel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arly or ultra early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drainage for HCH patients can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reduce the risk of the purpose, but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ultra early treatment is even greater.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and drainage, HCH, Optimal treatment opportunity

R 651

A

1674-9308(2016)26-0084-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6.051

江苏滨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滨海 224500

猜你喜欢

引流术残疾血肿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