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肺内孤立结节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2016-02-15陈瑞鑫李丽吴晓丽庞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错构瘤良性恶性

陈瑞鑫 李丽 吴晓丽 庞然

·影像诊断·

探讨肺内孤立结节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陈瑞鑫1李丽1吴晓丽1庞然2

目的 研究分析CT诊断应用于肺内孤立结节的诊断效果。方法 将我院120例肺内孤立结节患者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中良性结节患者是56例,占该组的46.7%;恶性结节病例是64例,占该组的53.3%。结论 肺内孤立结节可以通过CT诊断进行确诊,这有助于良性恶性肺内孤立结节的区分。

肺内孤立结节;CT;鉴别诊断

肺内孤立结节(SPN)属于综合征,患者病灶直径小于3 cm,为圆形。肺内孤立结节CT表现多样化,特异性少,病因复杂,常见为周围型小肺癌、结核球、炎性假瘤、肺脓疡球形、机化肺炎、错构瘤、圆形肺不张等[1],在诊断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根据研究显示,该疾病有很多病变类型,临床中漏诊和误诊几率高,所以准确的诊断肺内孤立结节非常重要。目前CT影像技术发展快速,临床中使用也是越来越多[2],这对提升肺内孤立结节诊断有效率具有很大帮助,此次就肺内孤立结节患者的CT诊断情况来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的120例肺内孤立结节患者进行分析,共有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30~70岁,平均(45.1±11.3)岁。48例周围性肺癌,28例为结核球,18例炎性假瘤,16例错构瘤,5例肺硬化性的血管瘤,5例转移瘤。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1.2 方法

仪器为飞利浦64排螺旋CT扫描仪,所有患者取仰卧位,均予以常规CT平扫(从肺尖部至肺底进行常规平扫),层厚、间距均为10 mm;高分辨扫描,层厚、间距均为1.25 mm;薄层增强扫描层,厚、间距1.25~3.75 mm。患者检查前进行吸气、屏气训练,扫描范围由肺尖部至双侧肋膈角的下缘,扫描层厚为1 cm,对于肺内小结节的重建采用0.5 cm,通过多平面重建,小视野靶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等,对结节的大小、范围、密度、边缘以及周边改变情况进行评定分析,造影剂选用碘海醇,对于较难诊断的结节进行多期动态扫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良性结节及恶性结节的例数,在良性结节中,结核球、炎性假瘤、错构瘤及肺硬化性的血管瘤的例数;恶性结节中周围性肺癌及转移瘤的例数。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全部患者良性结节患者是56例,占该组的46.7%;恶性结节病例是64例,占该组的53.3%。

2.2 CT征象

患者的CT显示,分叶、胸膜牵拉、毛刺、支气管充气、空泡、血管集束、空洞及钙化等区域的病症发生率较高的是毛刺、肺癌分叶、胸膜牵拉、支气管充气以及空泡,结核球呈环形钙化以及薄壁空洞发生率较高,肺错构瘤呈现爆米花样钙化。

3 讨论

支气管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日益严重的问题,提高肺癌的治愈率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是肺癌的早期诊断。试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正常人或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可大大提高支气管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本文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SPN)是指直径大于5 mm而小于15 m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一般无临床症状,多为查体时发现。此时若能鉴别其良、恶性,这将对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因为此时的SPN若为恶性病变,则多为早期或超早期肺癌,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甚至能达到治愈。因此,如何早发现、早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SPN)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问题。

肺内孤立性小结节(SPN)多在查体时发现,X线胸片在发现病灶方面有一定作用;而CT扫描提高了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从而易于观察病灶形态、边界、密度以及周围组织结构,如血管支气管束的改变,综合其结果分析可提高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的诊断准确率[4-5]。

总体而言,肺结节在CT扫描后获得的影像特征明显,临床诊断肺结节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设计很多内容,对结节的大小、密度、边缘等表现要仔细观察[6];在诊断的时候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肿瘤史、咯血等症状进行综合的判断,如果在定性的时候有难度,可以使用增强扫描来观察,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如果还是不能够确诊,就需要视情况为患者进行穿刺,难度不大时,可以经CT引导完成针刺活检。虽然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及血管集束征等也可见于良性结节,但其在恶性结节的发生率很高(特别是叶间胸膜凹陷征),对肺癌的诊断具有很大价值[7-8]。CT扫描在肺内孤立结节诊断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获得清晰的影像,为临床诊断和鉴别提供有效的依据。

[1]张强,张立春,张辉,等.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肺内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的探讨[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2,34(4):328-329.

[2]韩雪芳,夏黎明,朱晓红,等. 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血管关系的评价[J]. 放射学实践,2009,24(5):476-479.

[3]余定红. 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联合抽吸活检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 中外医疗,2008,27(27):129.

[4]公长春,肖喜刚. 64排螺旋CT扫描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诊断[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2):60-61.

[5]王华斌,李苏建,卢光明. 多层螺旋CT评估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研究进展[J]. 放射学实践,2010,25(1):105-108.

[6]韩策,朱红君. 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85-86.

[7]王锋,王藏海,朱斌. 孤立性肺结节的综合CT诊断[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3(6):68-70.

[8]陶鑫,赵志梅,刘颖华,等. 孤立性肺结节HRCT征象概率分析的初步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4):196-199.

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CHEN Ruixin1LI Li1WU Xiaoli1PANG Ran21 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of Daqing, Daqing Heilongjiang 163461, China, 2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General Hospital of Daqing Oil Field, Daqing Heilongjiang 163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CT diagnosis in the diagnosis of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Methods The CT data of 120 patients with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 ll patients with benign nodules were 56 cases, accounting for 46.7% of the group; malignant nodules were 64 cases, accounting for 53.3% of the group.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can be diagnosed by CT,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Pulmonary solitary nodule, C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R 816

A

1674-9308(2016)26-006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6.039

1 大庆市第二医院放射科,黑龙江 大庆 163461;2 大庆油田总医院放射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猜你喜欢

错构瘤良性恶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什么是肾错构瘤?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