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类专业学风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
2016-02-15湖北王芸
湖北 王芸
高校艺术类专业学风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
湖北 王芸
本文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高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学风现状,针对学风建设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一些加强艺术类专业学风建设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艺术类 学风建设 路径
学风即学校风气,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更体现了大学的独特气质。优良的学风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当前,各高校都很重视学风建设,但由于多种原因,学风建设面临很多现实困境,特别是针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如何深入把握其特点,切实有效地加强优良学风建设,确实值得深入探讨。
一、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一)文化基础差、主动学习意识不足
大多数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中学阶段甚至从小就开始进行艺术专业技能培养,同时艺术
生高考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因此他们放松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的现状,缺乏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刻苦钻研的态度。
(二) 个性张扬、自由散漫,日常管理难度大
因为接触专业的特殊性,很多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张扬,而部分艺术课程特有的宽松、自由的启发性、创作式的授课模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过度追求自由,组织纪律性淡薄,生活、学习习惯懒散,高校对这部分学生的日常管理难度很大。
(三)追求自我、团队意识不强,活动不易开展
艺术类大学生注重个人发展,强调个性特点,加之长期小班教学、一对一专业学习模
式,导致学生过度追求自我,团队意识不强,集体观念缺失,大学期间对集体活动参加不多。
二、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学风现状
(一)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选择艺术专业,一般基于个人的兴趣、特长,或是文化成绩较差而被迫选择,由于学生对专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加之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就业压力不大,导致学生大多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二)重视专业技能,忽视文化课程
由于对专业的认知不足和专业学习上的功利性心态,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普遍比较重视
专业技能课程,但对于文化课程比较排斥。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又进一步促使学生对文化课程学习的忽视和逃避。
(三)组织纪律性较差,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艺术类学生个性张扬、自由散漫,他们的组织纪律意识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他们大多是来自城市的独生子女,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 艺术类专业学风建设路径探析
(一)严格管理与正面引导相结合,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
针对艺术类学生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较差的现状,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从课堂考勤、请销假程序等方面形成系列制度和措施,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管控和监督,形成教师、辅导员、学生家长的“学生管理三层联动机制”。
艺术类大学生大多性格外向、感性细腻却又脆弱敏感,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既要严格要求,更要强化正面引导的情感教育方式,做到“严爱相济”。要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加强交流沟通,多用正面事例、先进典型感染、引导学生,将按时上课、诚信考试、认真学习等方面的表现与学生关心的评先评优紧密结合,构建学风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逐步实现学风建设由外在强制性向内在自觉性的转化。
(二) 把握学生特点,积极构建艺术类大学生第二课堂学风培育平台
艺术类专业要求学生“多学、多练、多实践”,而艺术类学生大多活跃、爱表现,因此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科技和实践活动,构建艺术类大学生第二课堂学风培育平台。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精品专业竞赛活动,以学助赛、以赛促学;要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让学生深入中小学艺术教育课堂,进一步培养专业情感,提升专业水平;要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自身不足的认识,提升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学风建设从“源头”抓起
大一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态度端正、学习风气形成的关键时期,自然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中之重。
要将学风建设植入新生入学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政策讲解、班团会召开、特色活动举办等环节营造浓郁的学风建设氛围;要开展各类先进典型的评选和表彰,充分发挥学风建设中典型引路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利用专业教师、优秀学长、优秀校友、用人单位负责人等资源加强对大一学生的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明确个人努力方向,合理规划自身学业、提升学习内在动力。
学风是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优良学风培育更是一项长期工程,高校要充分研究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建设,实现学生的内在需求与学校的外在培育相结合,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1] 于秀国,徐世艾.目标牵引式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74~82页
[2] 邵莉敏,周晓夏,陈原.论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4).
[3] 何彗星,张爱萍,孙桂香.论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7).
[4] 张皓月.加强学风建设:从大一新生抓起[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1(7).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王芸(1978—),女,硕士学位,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