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丧葬音乐的考察
——以北元村青岗林组某老人葬礼为例
2016-02-15陈珊珊税孟群
陈珊珊,税孟群
(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丧葬音乐的考察
——以北元村青岗林组某老人葬礼为例
陈珊珊,税孟群
(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民间丧葬仪式所用的音乐,既是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研究对象。笔者通过对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北元村一位逝世老人丧葬仪式的考察,展现了当地的丧葬音乐文化。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丧葬音乐;考察
一、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丧葬音乐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信仰体系中,丧葬仪式在其文化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同时,音乐在丧葬仪式中是必不可少的。丧葬音乐既是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北元村一位逝世老人丧葬仪式的考察,试图展现当地的丧葬音乐文化。
1.逝世后的准备。当老人逝去后,要对逝者进行净身、穿衣,上身五件下身两件,穿衣件数必须为单,还有老鞋;穿衣完成后要把逝者扶到堂屋(堂屋在本地是安香火的地方,类似于古代放牌位的地方)的椅子上,由子女坐着烧纸钱,意味着在阴间有钱用,接着将逝者放进棺材,棺材里要放上用白布缝制的米枕头,在放逝者的棺木下面要点上一盏长明灯,意味着照路,上棺不盖,只给逝者盖一层薄的被单。
2.道场。道场即做斋,整个丧葬仪式都称为道场,道师即道法高深的法师,是全程参与丧葬仪式的人。整个丧葬仪式先是根据用的书不同,把道场分为三、五、七天,然后主家选择天数,最后先生再来确定用书量。本文的主家要求做三天道场,因此,此行道师先生(以下简称先生)共有九人,其中以掌坛师为主,掌坛师为主要负责人,分配各种法事事项,如安排九位先生的唱段、乐器等。
以下为具体内容
第一天:
首先,先生进门开始填写文书,在堂屋的四周挂上后,先生开始写灵牌引魂幡等文字工作,完成以后开始正式唱经:
第一段:开坛,召请亡人。首先由掌坛师分配某位先生唱科书《开方科》,以海螺为第一乐器起经开唱。唱腔以每个字都拖以较长的气息,似断开又感觉连为一体为主要特点,乐器有海螺、锣、鼓、马锣、铙、木鱼、铰子、铃子等。以上内容完成后先生们要写一些文书,此段目的是召请逝者灵魂回归道场,听经受超度。
第二段:唱《观北》。先生以磬声为准,唱科书《观北》,主唱在唱这段的时候要穿青蓝色法衣,一旁的其他先生偶有附和,乐器也随着唱腔节奏的变化而变化,最后以磬声为结束。其目的是通知三界(上界、中界和下界)和神祈降临道场。
第三段:唱《三元申》。在上段完成,休息一段时间后,先生又以磬音为准开唱科书《三元申》,锣鼓等乐器随着人声响起,主唱在这段会有一段没有乐器的独白,木鱼声作为主要节奏乐器,最后以四声磬声为结束。目的是申请三元总真府(三元总真府是所有道场提到的三界神灵住的府邸,在做法事的前面要挂上一张三元总真府的挂图,上面画着所有三界神灵的头像)。
第四段:啟白进灶。五位先生开始齐唱,主唱手持手杖如来佛,穿衣赞行五方礼,主唱领唱其余为四位先生附和,主唱行礼跟在后面的主人也要跟着行礼即代拜,一位先生唱的途中要敲磬一声,当磬响后其余在后跟随附和,中间的时候每位先生要进灶唱一首,名为文书《投灶牒》,目的是达赦灶神,当然返回原地再唱,宣读疏文再唱拜送,再送文书出外,之后回向完毕。啟白目的:迎请佛、法、僧三宝正式起道场,申请三元(上元、中元、下元,也就是整个道场的起和落,整个道场分为三元起三元落)腾箓(即为秘书,专门书录文字,更正填写文书的错和漏),所唱内容和上面所有内容唱法一致,但是内容有所不同,唱腔和用的乐器一致。
第五段:绕丧安位。先生唱经沿着棺材四周走动,有乐器伴奏。绕丧过后就是安位,安位主唱以铰子为乐器,另一位以二锣为伴奏附和主唱,外加奉上酒菜水果等祭礼,孝子行跪拜礼。安位无书全靠先生自己背下的香赞为内容。
第二天:
首先以三朝中的早朝开始,三朝内容形式以海螺音起开始,加上大锣、二锣、钹、鼓、唢呐、三对铙、马锣、铰子、木鱼等这些乐器敲打节奏组成的纯器乐音乐,无人声,因以上所有的乐器都是打击乐,所以只有节奏没有音高之分。
第六段:前面提到三元腾箓,本坛为申请中元,以上的三元为总真府,本坛中元是申请中界一切神祈,上元是申请上界一切神祈祷,下元是申请下界一切神祈。三元所用的科书为《上元科》、《中元科》、《下元科》,但三天的道场基本没有上元。
第七段:剖盆。本段和其它仪式不一样,其余所有都在堂屋里完成,而剖盆必须在外面院坝唱,也可以搭奈何桥,主唱在前,其余先生手持着各种乐器跟在主唱后,附和主唱,后面又跟着主家的所有孝子,随着先生进堂屋参拜十二殿,每殿参拜一次,即为剖盆。
第八段:破狱。破狱也在院坝里完成,主唱先生手拿着锡杖走在最前面,在院坝里用白色的石灰画出十八层地狱,边走边唱,由逝者的儿子持着逝者的灵牌,拿着招魂幡跟在先生后面一起绕着所画的地狱转,在一定的时候先生拿着锡杖震开各层地狱,目的是解救亡人免受十八层地狱之苦,也有主唱和附和之分,所用科书为《破狱科》。
中朝,每天当上午的工作完成后,吃过午饭开始下午的工作,内容、形式和早朝是一样。
第九段、第十段:迎亡大召请,当逝者从十八层地狱被解救出来后,在外设沐浴塘,为亡人沐浴身体,堂屋的门坎内唱经,还要用板凳放在门坎上为逝者搭桥。冥衣火海(在火海里烧掉逝者以前穿的衣服从新再穿上冥衣)之后迎进亡人,参礼众神。所用文书为《建桥牒》、《沐浴牒》。
第十一段:过案又称十王钱,可宰猪或宰羊或宰杀三牲,也可以素食,茶果酒水等祭祀十王,请求十王大帝减轻亡人罪行,让亡人顺利通过十殿,唱腔和使用的乐器和前面基本相同。
十二段:接引科。接引科书是在安葬逝者之前,阿弥陀佛接引亡者升天的科仪,也是在做道场法事的天数内选择吉日吉时出殡的科书,因此,这一段仪式也较为重要。本科仪与其他科仪还有所不同,分起语、香赞、请水洒净,请神、真言、熏香、辞谢、送亡等。
晚朝,当一天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之后,以三朝中的晚朝为结束,其实三朝就是一个分界线,以吃饭为分界线,每次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必有一朝作为开头。
第三天:
十三段:发丧。先生看好出殡的日期和埋葬地点后,唱经文发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逝者在家最后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逝者的女儿、媳妇都要哭丧。在这个环节需要一只活鸡,一般由掌坛师亲自发丧,掌坛师身穿法衣,请神作证起丧发驾,判卦认可,先生用咒语,诀法,手拿宝剑,强制鬼魂随棺出走,唱的是科书《发丧科》,最后再由壮年男子抬棺木出门上山进行埋葬。
十四段:交禅。先生首先诵经,诵经是只有一位先生念经,是边念边敲木鱼,然后先生再把以前所颂经文交到西天,以达到为亡人减少罪愆的效果。
十五段:关夫。在此环节的时候,院坝里面要摆上酒菜犒赏上千夫子(夫子即为为亡人搬抬各种东西的阴兵)还要为夫子斩将封神,夫头还要开光点像封为神,所用科书为《犒赏科》。
十六段:送灵。当所有工作都完成以后,需要把为亡者准备的纸房子送到一定的地方烧掉,在送灵的时候先生也要唱经,意味着整个道场圆满了,最后烧圆满文书,安位香火和各位神灵,到此道场全部结束。
三、结语
本文是以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北元村青岗林组某老人葬礼为具体的考察对象,通过三天完整的葬礼仪式,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悼念,从微观的角度呈现出了民间丧葬仪式音乐。
(责任编辑:娄刚)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uneral Music of Buddhism in the Gelao and Miao People Autonomous County of Daozhen in Guizhou
CHEN Shan-shan,SHUI Meng-qun
(School of Music and Dance,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The funeral music of Buddhism is not only an integral part of traditional music,but an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into traditional music.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uneral for an old deceased man in Beiyuan village of Daozhe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ocal funeral music culture of Buddhism.
Gelao and Miao People Autonomous County;Buddhism;funeral music
J607
A
1009-3583(2016)-0148-02
2015-10-16
陈珊珊,女,四川南充人,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音乐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