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统计监测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2016-02-15祁宝元山西省原平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文│祁宝元(山西省原平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畜牧业统计监测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文│祁宝元(山西省原平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统计监测数据是对畜牧业生产最基础、最直观的反映,数据从基层收集、汇总、上报,形成本村、本片、本乡镇、本县数据,这是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分析畜牧业发展情况、指导生产实践的基础依据。
县级和乡镇畜牧兽医人员,承担着统计上报存栏出栏、安全生产、质量监管、防疫监测、动物检疫、疫情动态等各种基础数据的职责。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除了防疫以外,还承担着建立本村动物饲养和动物免疫档案,对饲养的动物数量、种类、进出栏时间和动物免疫、用药、疫病发生、无害化处理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的职责,这些工作都少不了和数据打交道。
一、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即针对畜牧业生产经营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统计调查,对得到的数据质量实施全面、系统地监测评估,形成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工作成果,从而分析现象并预测其规律。
山西省原平市畜牧业各项指标持续排在忻州市前列,作为全省11个“生猪养殖大县”和20个“养羊重点县”的成员,发展任务艰巨,加强统计监测工作意义特别重大。如果对发展的底数不清,数据不准,趋势不明,就很难做到客观分析和把握形势,更难实现超前谋划、跨越发展。因此,畜牧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统计监测工作的管理,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当前,在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的情况下,统计监测工作滞后于产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时效性差、准确性低,与分析预警需要相差甚远,统计监测工作机制不顺畅,统计员队伍建设十分薄弱,缺乏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协作机制等方面。这些问题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极不适应。
作为畜牧部门,要着眼大局,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统计监测工作的紧迫感。应对新情况、化解新矛盾、迎接新挑战,必须转变观念,把行业统计监测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建设完备的工作体系,努力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做到情况清楚,决策有据。
统计监测工作基本任务是:对畜牧业生产及相关主要环节基本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为各级部门掌握畜产品生产基本情况提供依据。
二、切实做好数据采集上报
各单位按照层层分工、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要求,做好统计监测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加强检查监督,保证数据的及时汇总和上报,努力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市直各单位、各乡镇畜牧兽医中心要明确责任,理清思路。针对畜牧业统计监测流动性强、不确定因素多、工作量较大、统计口径难于统一的特殊性,要明确专人承担各项统计监测工作;理顺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充分发挥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熟悉畜禽生产情况的优势,认真做好基础数据采集工作。
1.提高统计员业务水平,保证队伍稳定,避免频繁变动。一是要求基层统计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热爱统计,爱岗敬业,熟悉农村,并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二是要对数据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并具备一定的统计业务水平,对各种统计报表熟悉,对各种指标有较高的理解能力。三是要求基层统计员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调查经验,为后期管理和正常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努力,实现统计监测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具体做工作时,要把握好调查时期,及时统计,按时上报,不缺项、不漏报;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2.强化制度建设。认真执行统计监测报表制度。一是建立多级审核制度。专业人员层层把关,形成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数据审核力度。二是制定主要畜牧业统计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办法,规范主畜禽统计监测工作事前、事中和事后质量管理。三是建立下乡访户制度。专业人员访户建立登记记录制度,对记账质量较差、上报数据质量问题较多的调查对象,重点走访。
3.提高统计监测能力。一是组织专业人员,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严格按照国家调查制度开展工作,完善调查网点和调查对象名录库的建设,提高完成调查任务的工作能力。加强业务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统计监测报表的内容范围、指标标准、计算和填报方法,确保统计监测质量。二是进行定期培训和交流活动,观察养殖生产情况,掌握了解畜禽养殖知识,与养殖户沟通感情、了解养殖情况、市场动态等信息。三是组织基层统计员认真学习制度方案,利用业务培训会、实地检查、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基层统计员业务技能,提升调查工作水平。
4.加强与统计、调查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按照“共同调查、共同审定、信息共享”的原则做好畜牧业监测统计工作。一方面及时提供主要畜禽生产规模户及经营单位名单,主动配合统计部门和调查队入场户、入单位调查,摸清监测统计区域内底数;另一方面,在监测统计数据上报前,执行与统计部门、调查队会商制度,保证上报的统计数据协调连贯。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行业共识。动员各方面力量,多跑动,多宣传,多交流,多沟通,争取多配合,多支持,形成行政、事业部门密切协作局面,促进信息资源有效整合。
三、加强数据质量评估和研究分析
要加强数据质量的分析评估,坚持依法统计、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的原则,加强对报表数据的分析评估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组织力量深入养殖场户、经营单位、畜产品交易场所等畜牧业生产第一线,收集第一手生产信息资料,为准确把握畜禽生产形势提供可靠依据。
要认真跟踪研究分析生产形势,及时跟踪政策的落实情况,通过开展基层调研全面了解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发挥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加强调研和会商,对主要畜产品生产情况和变化情况要做到数据准、底数清、趋势明。同时,要准确反映热点、重点问题,及时报告生产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各地在建设现代畜牧业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国家制定政策措施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科学引导养殖户和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经营,避免生产大起大落,稳定市场供应。
四、统计监测中的常见问题
1.报表时间要求。报表时间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上报,绝不允许延误,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报表,先电话上报数据,事后必须补报。
2.表中的逻辑关系和平衡关系。要保持逻辑平衡,这是报表的最起码原则,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核实。既要符合逻辑,又不能违背客观现实。
3.数据的衔接。要了解把握畜禽生产趋势,指标数据不光与去年同期做比较,季报同时应当与上季做比较。严格禁止出现数据奇高奇低,上下大幅波动现象而无任何实际原因为支撑。加强指标同比、环比的对比,对一些变动较大或背离当前生产形势数据,应该认真核实,确保无误,并做详细说明。
4.分清指标。要分清哪些是时期指标(产量、出栏),哪些是时点指标(存栏)。同一年度,时期指标的本季度(月、周)数据必须大于或等于上一季度(月、周)数据;时点指标则没有这个要求。
另外,仔畜的出售不能计为出栏量,猪的存栏中能繁母猪为1周岁以上的母猪,能繁母牛、母羊的年限分别为2周岁以上、1周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