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于国家标准化的《中医临床特色疗法》的课程建设※
2016-02-14赵蒨琦符文彬杨庆声
赵蒨琦 于 涛 符文彬杨庆声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州 510120)
探索基于国家标准化的《中医临床特色疗法》的课程建设※
赵蒨琦于涛符文彬*杨庆声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州510120)
摘要:中医临床教学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环节,而中医特色疗法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教研室运用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和全国针灸标准化基地的优势,提出基于国家标准化的《中医临床特色疗法》的创新课程设置,以自主编写的教材为蓝本,以临床实用性为主要教学目的构建创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育新型中医临床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中医临床特色疗法;课程建设;中医专业
在现代医学飞速进步的同时,中医临床特色疗法作为中医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中医临床教学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为让学生们在学校里就能接近临床,开拓视野,感触临床常用的中医各种特色疗法及在临床的应用,故在中医学专业开设此课程,对加强此方面的教育,提高其临床技能,有一定的帮助。
1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的传统高校中医课程通常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课程以传统教材作为蓝本,以采用教师传授为主体,采取灌注式的输送教学模式。而长期以来,在中医专业学生中普遍出现了知识面窄,临床适应力差,中医理论、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知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问题。恰当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医学是临床实践医学,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技能的系统培养和锻炼,才能提高临床动手能力,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因此,中医课程的改革必须立足于临床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及改革,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医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中医专业学生的临床能力。
中医特色疗法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其包括针灸、拔罐、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熏洗、中药穴位注射、中药足疗及中药熨烫等。有研究指出[1],将中医特色疗法引入教学,加强对学生中医特色疗法的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中医学习兴趣和临床动手能力,从而提升中医特色教学方法的认知度、临床思维能力、理论与临床结合能力、中医兴趣等综合实践能力。
而中医特色疗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操作方法各异,对中医临床特色疗法课程内容的建设亦存在难度,如毫针的针刺方法,其针刺位置、针刺手法、针刺深度等都需要有清晰的统一的标准化指引。目前,我国包括《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在内的针灸国家标准项目已有22项正式发布。同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科也是国家针灸学标准化培训基地,在针灸学各种特色疗法标准化培训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了保证学生的针灸临床技能规范性和可重复性,必须将针灸操作国家标准化引入课程内容建设。
综上所述,将临床实践融入传统教学是目前中医教学的趋势和要求,是培养全方面、高素质中医人才的必要改革方法。而中医特色疗法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只有引入操作方法的标准化,才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医临床特色疗法》的教学改革,提高针灸操作的规范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 基于国家标准化的《中医临床特色疗法》的课程建设探索
2.1整合资料专家咨询制定创新的课程内容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各有所长,如何将各家精华及技术融会贯通,适用于临床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教研室拥有一支以高学历、科研及创新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主讲教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教学效果优秀,教研室主任主持多项教学研究课题,并曾多次获得省内教学奖项,团队成员长期从事《针灸学》和《针灸特色疗法》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开展教学改革方面研究积累较丰富的经验。同时,本院为全国针灸标准化基地之一,具有较丰富的标准化培训经验,因此有幸接触国内外针灸业内专家,并进行学术研讨,将教学资料优化整合,从而指导课程大纲的制定,体验了继承与发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本课程共分25个方面的内容,介绍了包括眼针、腹针、石氏醒脑开窍针法等二十余种针灸特色疗法理论基础及相关治疗应用,其中的大部分在常规针灸课程中未曾涉及。以符文彬等编著的《针灸临床特色疗法》(第一版)等为蓝本,这些特色疗法及相关临床应用,都是在博览古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发展及多年的临床经验,通过众多针灸专家多年的潜心研究及临床实践总结而出,凝聚着古典医家的精华,荟萃了现代学者的智慧。尤其是其临床标准化操作的推广,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2.2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2.2.1编写特色的教辅用书
2.2.1.1教材随着科学技术的异常迅猛发展,中医针灸学近几十年出现一批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本教研室教师精选针灸临床上疗效较为确切且实用性较强的内容,编写了《针灸临床特色疗法》(2007年)教材,并于2011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且内容丰富,篇幅长短适宜。运用该教材使本课程更有利于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临床针灸应用技术和反映新技术新知识,以利于树立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其的科学抽象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教材第一章介绍经典针灸临床特色的渊源和特色针灸方法,包括偶刺法、振埃法、刺络治痹、补母泻子法、泻南补北法、热证可灸论等。从第二章起分章节介绍针灸调肝治病术、大接经法、靳三针、灵龟八法、通督调神针刺法、相应取穴法、舌针、眼针、刺络放血、腹针、司徒铃针挑、火针、董氏奇穴、方式头皮针、面针、脐针、体环针、天灸、保健灸、热敏灸等理论基础、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
2.2.1.2教案教研室集体研讨交流出该课程教案,以自编教材的蓝本,根据教学大纲,并结合课程的教学特点,以使讲授内容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目的设计了较科学的教案,其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授课形式,教学时数,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方法,教具及自学参考书籍,从而使教学规范化、实用化。
2.2.1.3习题集教研室还参考《针灸临床特色疗法》的教材内容与临床实践编写了课后习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课程内容。
2.2.2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本课程运用理论科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授方法,两者教学时数设置为1∶1,突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每一章节的教学首先运用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教学(如PPT、手法操作视频)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临床特色疗法的理论基础、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后以学生即场实践操作的模式以达到熟悉特色针灸的具体方法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小结和讨论,提出思考题,从而启发学生在临床操作上应用该特色疗法的思维能力。
该课程是临床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特色疗法操作能力的课程的重点,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也有别于过往传统教学的设置。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更突出临床应用的部分,如在针灸调肝治病术的教学当中以调肝与针灸治病、针灸调肝止喘效奇、针灸平肝定眩晕效验、调肝治颤证、调肝医妇科、四关穴的临床应用为教学重点,整合中医古籍中对相关病证的理论基础,以更直观的方法介绍该种特色疗法的临床应用,从而更好地开拓学生临床针灸思维和动手能力。
《中医临床特色疗法》是祖国医学—中医针灸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之一。从针灸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来看,特色疗法在针灸学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在课程设置中创新地把中医临床特色疗法作为中医学的一门课程安排,对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开阔其临床思维及帮助中医学专业学生巩固专业学习思想有重要影响,从而使医者切实地解决临床问题,更好地服务患者。
参考文献
[1]马武开,唐芳,等.加强中医特色疗法在本科教学实践的探索[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12):45-47.
Exploration o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Distinctive Therap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ZHAO Qianqi, YU Tao, FU Wenbin, YANG Qingsheng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Guangzhou 510120, China)
Abstract:Clinical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alent training of TCM. And Clinical Distinctive Therap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CM clinical effect. Therefore, our teaching team, as a experienced team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one of the base of Nation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tandardization, has put forward a new course of Clinical Distinctive Therap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which use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written by ourselves.
Keywords:Clinical Distinctive Therap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urse construction; TCM specialty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苏玲本文校对:杨庆声2015-10-13)
*通讯作者:13808888626@139.com
基金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1.008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1-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