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思想·韧性
2016-02-14王闻丹
王闻丹
纪律·思想·韧性
王闻丹
干改革工作不能过于追求眼前利益,也不能挑三拣四,阳春白雪虽好,对于动刀动枪、得罪人的体制改革也需推进
像我这一代出生的青年党员,大都没经历过战火纷飞革命年代,对党的认知多半停留在书本和影视剧。入党动机或许是校园里好学生一以贯之“争优争先”的思维,也或许是为了毕业后谋份好工作,又或许是为了适应体制内这个大环境。青年党员干部率性、真诚、勤奋、有冲劲,但入党动机多少有随波逐流的意味,某种程度上也缺乏纪律观念、大局意识和持久沉毅的操守。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教育活动,是新形势下抓好党建、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对青年党员干部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党的纪律:严守底线与自觉行为。青年党员干部,多未在领导岗位,或刚走上领导岗位,须着力加强自身修养,深刻领会“党的纪律”三层要求。第一层要求,要深刻理解党的纪律的内在要求。毛泽东同志曾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两者都不可少。我们学习党章党规,应重点学习并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人事纪律等。第二层要求,工作中高标准守住底线。特别是遇到边界不清事项,要主动向上级乃至纪检部门请示报告。舍弃搞变通、打擦边球的行为,消除违纪是小节、违法才处理的错误思想。需指出的是,实际工作中,有些党员干部为了不犯错,凡遇到棘手问题,均向组织请示报告,做具体工作的二传手,然而事无巨细皆汇报只会带来效率低下,只要没触犯底线,均可大胆创新、大胆实践。这就要求青年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既要明确各种界限,更要敢挑担子,勇于承担职责。第三层要求,内化成细微处的自觉行为。八项规定、公车改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等,规定的都是工作生活中的小节。然而,小节方显大义,青年干部要从内心敬畏纪律,内化成自觉行为。
个人思想:独立思维与四个意识。青年党员干部,追求个性与思想独立,这是优势,关键是要通过“两学一做”等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树立四个意识,从而进一步激发青年党员干部的最大优势。一方面,须保持相对独立思维,避免人云亦云。青年党员干部开展研究工作,切忌关起门来搞研究,也要改变文字工作无权无势、学习教育与己无关的思想。革命时代,文字是唤醒民众的重要手段;和平年代,智囊团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年党员干部在研究工作中要努力保持独立思维和独特的视角,要敢说一些政府不能说、不方便说的话。另一方面,还要树立四个意识。部门所属的研究院所定位较为特殊,介于政府研究机构与高校之间,这有利于保持独立思维和视角,也需要避免出现重业务轻党务,业务工作和意识工作两张皮现象。青年研究人员需要通过“两学一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改革韧性:勤奋、不市侩与沉毅持久。十八大掀起新一轮改革大潮。青年党员干部热情主动,参与改革积极性强,对改革也抱有信心,但改革难度非常之大,仅有理想情怀和一时热情并不够,需要通过“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改革的韧性。首先,推进改革需勤快作风。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改革不是出几个政策文件的事情,这是个技术活,要注重群众具体反响,要接地气。同时还要注重技术性细节,操作性要强,关键还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推进改革需要不市侩的品质。有价值观念的人不会市侩,干改革工作不能过于追求眼前利益,也不能挑三拣四,阳春白雪虽好,对于动刀动枪、得罪人的体制改革也需推进。第三,推进改革还要有沉毅持久的操守。改革会触及利益调整。初期,改革以经济领域为主,目的在于“做大蛋糕”,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给予。如今,很多属体制改革范畴,目的在于“重新分配蛋糕”,实质是利益的优化组合,甚至是利益的减少或剥夺。青年党员干部在具体操作中,会面临较大阻力,甚至可能是直接领导的阻力,这就需要具备足够的勇气、智慧、协调能力,更需要一股持久沉毅的操守去推动。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