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中医药快速发展※
2016-02-14白云苹
白云苹
(河南中医学院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08)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中医药快速发展※
白云苹
(河南中医学院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08)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让中医药的优势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以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目前中医药发展的实际,对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要性、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加快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中医药快速发展的途径,为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借鉴。
中医药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多学科技术融合以及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日趋成熟,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医药产业在国家不断增加投资力度的情况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中医药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着力加快中医药协同创新”
被列为全国中医药工作重点之一。除了要部署实施一批协同创新项目之外,加快服务技术创新,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及区域特色产业创新集群,研究制定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等举措,都成为各地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动力。本文结合目前中医药发展的实际,从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要性、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在协同创新的工作经历提出了加快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几点建议。
1 加强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1.1是高校培养中医药创新人才的需要中医药学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科学,长期以来,由于中医药自身的一些问题,如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中医药现代产业基础不强等[1],我国中医药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科研与人才培养不能有机结合,产学研严重脱节,由此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对创新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出现“千人一面”的状况。因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中医药工作要点》指出: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医药传承和创新人才工程,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将以课堂传授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相结合,有效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缩小学校与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差距,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2]。
1.2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医疗保健需求的有效保障人口与健康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虽然解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疾病防控挑战仍十分艰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完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慢性疾病对人们健康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以及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负担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另外,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仍然困扰着广大公众的健康,广大农村基层地区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水平较低,许多重大疾病包括常见多发病仍然缺乏经济有效的防控办法和诊治手段,疾病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亟待提高。长期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防病治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如何让中医药的优势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以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协同创新进而提高中医药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通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高等中医药院校与医院、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多主体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的协同创新体,形成产学研融合的发展机制,在中医药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形成规范化诊疗方案和个性化诊疗技术,转化应用并覆盖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实现资源共享,人人健康是中医药行业的伟大使命。
1.3是推动中医药快速发展、提高中医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应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预防慢性病,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另外,河南省针对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于2010年制定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并于2011年制定了《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指出“重点发展附加值、技术含量较高的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药”。因此,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符合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和河南省的中医药政策,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良好机遇也为河南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河南省产业的良好发展需要中医药产业的参与和支持,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校、医院、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多个单位的通力配合,而传统的中医药发展模式受体制机制、研发能力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的研发成果往往忽视企业通道,缺乏市场导向,使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企业在研发药物时除了不能应用高校的最新成果外,也不能有效的结合临床实践。政府在帮扶中医药产业时因没有很好的思路与方法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医药要持续创新,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品种为载体,找出企业、科研、百姓多方都受益的产学研合作机制[4]。
2 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政府对中医药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管理机构、中医药高校、科研机构、医院和企业能够打破围墙,整合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并建立了以稳定人才和聚焦研究方向为核心的中医药重点研究室、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中医药产学研联盟等组织,这些组织能够围绕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研究,中医药产学研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存在协同动力欠缺、机制不完善、成果转化薄弱、信息沟通渠道狭窄、组织经验和政策支持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向更广的范围、更深的领域发展[3]。因此,尽快加强中医药协同创新的内涵建设,建立并完善利益共享、互促共赢的新型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体制将成为中医药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2.1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协同动力欠缺近年来,在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中医药的大力支持下,高校中医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中医药的成果转化方面仍然欠缺,主要原因有:一是高校教师处在象牙塔中,服务社会的意识欠缺;二是高校与企业间存在合作障碍,高校教师高高在上,不愿意放下架子与企业主动合作,有些企业对中医院校的技术研发能力不信任,不敢依赖于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三是许多中药企业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希望高校教师加入,但因为人员编制等问题又不能深度合作;四是因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于高校与企业在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上有更高要求,科技创新与技术分工又盘根错节,因而削弱了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
2.2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建设不健全随着2011计划的全面实施,全国各中医药高等院校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纷纷与企业、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书,但是没有深度广泛合作的思路,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签订一纸协议后长期没有实质性进展。另外,因为高校的政策导向和在评价机制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立项、轻研究”[4],为了拿奖励而去做科研、申请专利的教师随处可见,科研经费猛增,申请专利和发表SCI、EI论文的数量增多,但是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不多,专利的实施率较低。
2.3产学研资源整合不足主要体现在科技平台和人力资源的整合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中小型中药研发企业和医院无大量资金投入研发机构;中医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平台资源一般无对外开放,科研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共享。另一方面,立足中医药创新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物、科技创新人物、科研团队、多学科交叉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再者,高校的人才培养基地没有充分的整合中药企业和医院的资源。
2.4中医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目前,中医药大数据平台尚未构建,各国从事中医药的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合作渠道,信息沟通不畅,学术发展难以取得地域性和全球性的成果。服务于产学研结合的中医药信息渠道比较分散,信息网络不够通畅,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结合或成果转化的中介体系不完善[5]。高校与企业作为技术的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交流平台不足,合作随意性大,效果欠佳,且合作的目的多数是为了争取政府项目,长期合作规划不明确,严重影响了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全面展开。
3 加快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几点建议
3.1政府是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引导者近些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新药审批制度和程序过于繁琐、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一些传统诊疗技术和方法濒临失传、中药生产和提取工艺落后、中医药研究缺乏规范性等问题。因此,政府与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广泛听取中医药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统筹规划,制定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服务者、协调者、参与者和管理者,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的政策引导调控可以从外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6]。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引导职能,在财政、科研、土地、资金、载体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对中医药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3.2产学研资源整合是加强中医药协同创新的前提条件
3.2.1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资源整合中医药资源的整合包括人力资源的整合、产学研资源整合、高校之间、高校与医院和企业之间的学科资源整合等方面。中医药的快速发展,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能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单靠一座高校是难以培养的,这就需要利用医院、科研机构或企业的优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条件保障。同时,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分门别类,以未来的工作为导向,以提高专业技能和素质为重点,先行先试,全面有序改革人才培养制度,真正让产学研协同推进医药产业发展[7]。
3.2.2产学研结合需要有效的资源整合政府的资金和政策、中医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医院的临床实战经验和企业的中药研发实力的有效结合是中医药发展的最终出路,而有效结合的关键在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整合。政府应当就中医药的具体领域,设立研究项目,鼓励交叉型人才来共同完成,或围绕研究项目鼓励互招研究生以及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等人才交流形式;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高素质人才进入中药现代化的各项研究领域;制定延揽留学回国人员的相关政策,鼓励留学国外的高级人才回国从事该领域的研究[8]。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充分的整合科研设备和专家、教授,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物力和人力支持。
3.2.3中医药自身的发展特点需要有效的资源整合中医是个特殊的理论体系,中医理论量化和数字化,必须充分运用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现代化医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如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循证医学、分子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复杂性科学等研究方法和手段。再者,中医药的标准建立是复杂的,既要保持中医药的特色,又要借鉴现代医药学发展的成果和有关国家传统医药的管理经验,才能建立一套符合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能够得到国际公认的中药标准规范体系[8]。因此,只有走资源整合的道路,才能达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目的。
另外,为了使中医药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有必要把各种政策也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整合,这对全面推进中医药业现代化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3.3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是实现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环节建立制度先进、运行顺畅的中医药协同运行机制是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良好实施的先决保障,他不仅决定了中医药协同创新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决定了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为此,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能够使产学研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模式。
体制机制改革包括组织管理体制、科研组织模式、人事聘用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合作交流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等。也有学者[9]将产学研联合持续发展的机制概括为动力机制、选择机制、风险机制、管理机制、利益机制、道德机制和法制机制。在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不能仅仅出台了几个文件、签订几个协议、签约几个团队。体制机制改革时要考虑到科技创新才是机制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机制创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障。
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创新,首先需要打破原有的制度壁垒和规则,政府、高校、企业、医院必须采取新型的管理、资助和研究方式,要求参与方在政策上具有高度灵活性,以便于各协同单位利益相关者都能够高效投入合作研究项目。首先,中医药院校应放下架子,走出实验室,主动与合作单位联系,寻找协同点,创造出有效的协同机制,做到优势互补。另外,高校应制定相应政策,确保大学教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并指导企业如何充分利用研究成果。其次,政府部门应承担起引导和督促职能,根据中医药行业的特点,制定出更多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特权,引导创新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最后,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应多参与项目的研究,并建立专门机构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信息向公司的相关部门转移。并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参与,确保公司研究人员能与大学研究者密切合作,并参与产业咨询委员会和技术评审研讨会会议。只有这样,协同创新才能形成独立运行的实体,通过各个协同创新中心网的组建,构成国家中医药创新体系[10]。
3.4建立开放的中医药科技信息平台拓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渠道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为中医药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借助网络信息的资源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对中医药的数据资源、平台资源、人力资源进行优化与重组,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信息平台和快捷、畅通的中医药信息沟通机制,并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带动人、财、物等资源的共享。其次,应充分发挥高校、医院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应建立开放的科技交流平台,让合作者充分了解高校丰富的科技资源,企业应深入高校了解其科技成果和优秀的人才资源,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更好服务于社会。再者,建立健全中医药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推广中心,及时收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最新科技成果和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通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和“粘合剂”的作用,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使中医药产学研各要素有效结合。
[1]马新飞,郑晓红,黄海燕.试论推进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6):119-121.
[2]刘青松,曹泰斌,钱苏翔.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8):25-26.
[3]王莉莉.协同创新为中医药产业开辟出路[J].中国对外贸易-中医药观察,2013(12):102-103.
[4]李兆友.美国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14(4):4-8.
[5]童巧珍,葛金文,喻嵘,等.湖南高校政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5):73-76.
[6]张钦朋.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引导机制研究-基于“2011计划”实施背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5.
[7]耿燕娜,张文鑫.协同创新视角下的中国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8):161-164.
[8]赵杭丽,凤进.实施产学研资源整合提升中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6):103-107.
[9]毕克新,周欣荣,姜照华.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联合的机制[J].科学研究,1997,15(4):50-55.
[10]何俗非,任明,王硕.产学研结合下的协同创新机制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7):152-154.
Strengthening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for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BAI Yunp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Respiratory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Henan University of TCM,Zhengzhou 450008,China)
Chinese medicine is China's unique medicine,which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isease.How to make the most exerted the advantage of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 order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the society is the key iss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This study combined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at Present,analyzed the necessity,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ome other asPects of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Then it ProPosed to sPeed uP the way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collaborative innovation;develoPment
10.3969/j.issn.1672-2779.2016.17.004
1672-2779(2016)-17-0008-04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姚建平2016-03-25)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育改革项目(No:2012SJGLX183);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No:15A36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