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朝滋:加快提升高校科研信息化水平
2016-02-14雷朝滋
雷朝滋:加快提升高校科研信息化水平
“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科研工作成绩巨大
高等学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始终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位重要,作用独特。“十二五”以来,高校科技战线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战略选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各项工作“稳中有进,量增质升”。
一是高校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高校R&D折合全时人员增长了3成,占全国比重从11%下降到9%,R&D经费增长了5成,占全国比重从8.5%下降到7.5%,但是,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比例达到55%;牵头承担了67%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近5000项国防科研项目和8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了60%的国家自然科学奖、70%的技术发明奖;汇聚了全国62%的千人计划入选者、65%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0%的国家创新研究群体、72%的高被引科学家。不仅如此,高校发表国际科技论文占全国比重超过80%,在《自然》和《科学》等顶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从世界第10位上升到了第5位。高校的知识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高校科技从追赶国际先进为主逐渐向并行转变,若干优势学科领域开始领跑,少数高校开始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二是高校科技主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新跨越。“十二五”以来,高校科研经费中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委托经费从198.5亿元增长到289.3亿元,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已占高校科研经费的33.8%;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从19036件增长到了33309件,占全国年发明专利授权总数的比例达到26.3%,成为技术创新体系中仅次于企业的重要主体;科技成果转让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从33.3亿元提高到了39.8亿元。
三是高校科技支撑高素质人才培养实现新贡献。“十二五”阶段,高校以科学研究引领学科建设,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国民经济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其中理、工、农、医等专业本科毕业生总量达到727.1万人,占同期本科毕业生总数一半以上;输送理、工、农、医等专业毕业研究生181.4万人,其中硕士161万,博士20.4万。同时,各类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逐步推开;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成为课堂教学重要补充。
从总体上看,“十二五”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总体效率稳步提升,科技综合实力从持续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开始向比肩并行、局部领先转变,成绩和贡献都是巨大的。
“十三五”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
科学研究发展到今天,研究对象在物理尺度上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深入发展,大大超越了简单的孤立系统,而向着大范围、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进军。现代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手段甚至研究范式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依靠个体或小型团队的研究方式也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科研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物联网、高性能计算、超大容量存储、高速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快速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动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国际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一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竞争全面展开。目前,国际社会已进入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未来10~20年,世界极有可能会发生一场以绿色、健康、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进而引发新的社会变革。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争夺科学技术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不惜投入巨额资金从国家战略层面研发满足于不同层次需求的科研信息化平台,以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运行。美国提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 的3%历史最高水平,把高性能计算和网络基础设施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欧盟通过《欧洲2020战略》。俄罗斯加快实施“国家教育与科学政策的措施”。韩国出台《2040远景构想》。
从国内形势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刚刚闭幕不久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被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成为换动力、调结构、转方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一系列改革政策密集出台,创新体制的改革力度前所未有。《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等文件中都不同程度地阐述了科研信息化的实践方式和创新手段。
不仅在科技方面,在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全局谋划上,党中央国务院更是十分重视信息化工作,将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面对未来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创新网络化、科技产业化和教育个性化的趋势,高校的科研发展越来越依赖高速网络、超级计算机和海量数据资源等信息化的支持,需要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研装备等的大规模协作,需要组织跨领域、跨地域、大范围的团队协同和学科交叉研究与攻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探索形成一条体现高校特色的科研信息化工作路径
信息化的发展打破了国家、地域和时空的界限,促进了全球的科学交流与共享;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打破了传统科学研究组织模式的局限,促进了知识的集成与再创新;打破了大学、研究机构与产业机构之间的分隔,促进了知识的转移与转化。在信息化的环境中,通过信息汇聚、知识挖掘、虚拟现实、超级计算、网络协同等形式,可以进一步聚焦前沿、解析复杂系统、梳理科学问题、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进而引领科学发展。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坚持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教育部着力加强指导高校科研信息化特色快速发展,探索形成一条体现高校特色的科研信息化工作路径。
第一,将科研信息化纳入高校创新驱动和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目前,教育部正在加紧制定高校科技“十三五”规划,全面推进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网络、超算和数据应用环境等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以科研信息化转变高校科技组织方式。引导高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高校人力资源与学术优势,通过学科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联动实现与市场对接;进一步强化高校有组织创新,形成高校系统凝练提出国家重大项目建议、组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面向重大任务、重大工程和重大装置,在科研协作方面形成重点突破,探索实现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的重大任务协同攻关。
第二,加快科研信息化步伐,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它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发展,大大缩短了从科研到产业化的进程,日益显示出对科研、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渗透力和推动力,这也对学科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其中重点建设任务就包括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加快科研信息化步伐,完善信息化管理,将有力助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加速与国际科研活动的接轨。加大重大科技任务、工程、装置的信息化投入,关键领域实现一流突破,在世界一流学科中要为世界一流的科研装置配备世界一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第三,加强科研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顶层设计,推动探索数据驱动的科研新模式。科研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是支撑科研活动的软硬件系统和信息化环境,既包括物理基础设施,也包括虚拟科研装置,还包括信息化管理支撑平台。“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将加强科研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和系统优化,继续支持CERNET高速科研网络、ChinaGrid及高校高性能计算/超算中心等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大力推动不同科研团队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与跨时空合作,大力探索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新模式。
第四,切实发挥信息系统对科研管理的支撑。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依赖于两种驱动力:管理需求拉动和技术发展推动。从管理需求拉动方面,中央深改小组第五次会议提出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就是对科研管理信息化发展最强有力的需求拉动;从技术发展推动方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效用价值正在对国民经济领域变革产生着重大影响。以此为契机,应当从基础设施层面加大科研信息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融合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两方面需求,形成新的驱动力,支撑科研创新。建设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并充分借鉴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新业态,从互联网获得更加真实、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持,一方面,拓宽科研管理平台的数据范围和顶层视野,实现科技管理的大数据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将科研管理融入科研人员日常工作之中,通过数据推送、移动应用等新型服务模式,实现科研资源线下与线上的整合,解决项目管理与项目执行“两层皮”的问题。
(本文为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在第四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