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博客平台的一年级“亲子”阅读教学设计*

2016-02-14崔晓凤皮庆玲刘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0097南京市白云园小学江苏南京0036

中小学电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亲子阅读多元智能亲子

☆崔晓凤 皮庆玲 刘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0097;.南京市白云园小学,江苏南京 0036)



基于博客平台的一年级“亲子”阅读教学设计*

☆崔晓凤1皮庆玲1刘瑶2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2.南京市白云园小学,江苏南京210036)

摘要: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在小学一年级占据的地位尤其重要,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出以“亲子读、家校通”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漂流书阅读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在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亲子阅读;家校互通;多元智能;一年级阅读

阅读是从事其它工作的前提,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使事情变得简单,甚至事半功倍。一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写字习惯等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格外关注。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教师对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只有极少数教师对阅读教学方式进行革新,而革新主要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加大语句训练、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阅读速度等一些外在的、浅层面上的策略,阅读教学仍以随文识字为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一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给学生营造自由、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寓教于乐,让每位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深度理解阅读内容,主动学习,发展多元智能,完善认知体系。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对语文阅读进行设计,采用“亲子读、家校通”的教学模式,开展漂流书阅读活动。漂流书阅读活动,即学校每个月会发放给学生一本故事书,让学生阅读。亲子读,指父母和孩子在家庭中共同阅读;不是简单的家长读孩子听的分工阅读,而是家长引导孩子关注故事的各个方面,对阅读材料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孩子深刻理解语言、寓意、人物角色等的效果;家校通,指家长和教师以博客为载体,在班级博客圈的讨论区互相交流学生学习情况等问题。首先,这种教学模式保证了学生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阅读,能够放心地提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怕被嘲笑;其次,家长可以对孩子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并通过博客平台反馈给教师;再次,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发言、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对学生给予充分肯定,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也促使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漂流书提高阅读速度,增加词汇量,巩固拼音的学习,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2)通过阅读,在书中遨游,学习知识,陶冶情操。

(3)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生物、关注环境、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丰富心灵。

(4)培养创造力、想象力,促进思维全面发展,激发多元智能。

(5)通过亲子阅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世界,为教育儿童提供新的视野。

分析:本教学设计中的(1)、(2)、(3)教学目标和传统教学目标并无区别,但在漂流书活动中是次要的,是学生在爱上阅读过程中的副产品,(4)、(5)教学目标是本教学设计的亮点,“亲子”阅读过程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散学生思维,并让家长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以此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二、平台选择

博客(Blog)是一种流行、简易的社会性交互软件,具有零成本、共享性、互动性、开放性等优点,可以方便地记录心得、发表博文,简单实用,便于掌握,还可以建立博客圈,加入圈子的每个人都能在讨论区进行主题的发表、阅读、回复、再回复。

三、教学对象分析

南京市白云园小学一年级2班学生,全班共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刚开始学习汉字、拼音,识字不多,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思维非常具体,善于机械记忆,对事物、故事、知识多死记硬背,有意集中时间较短,但对童话故事、绘本感兴趣;相信教师、家长的权威性,渴望与父母共处,希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赞许。在计算机操作方面,学生对于博客的使用多数不熟悉,因此,主要由家长将每周的阅读情况发布到班级博客圈中。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漂流书阅读活动分三个阶段推进:前期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成果交流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2001155年1100月88日—1100月3311日)

(1)向家长发放倡议书。征求家长的意见,寻求家长的配合,形成家庭学校合力帮助学生阅读的模式,倡导亲子阅读的理念,指导亲子阅读的方法,引导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型的家庭氛围。建议每个家庭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做好四个一:一个不受外人干扰的小阵地、一张小书桌、一个小书架、一个台灯。

(2)为每一位学生申请网易博客账户,并建立班级博客圈(参见http://q.163.com/byyxx12/forum/)。

设计意图:此阶段主要是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学校、家庭等方面提供高质量的支持,让教师、家长、学生了解教学模式,熟悉阅读目的。主要采取学生家长自愿加入活动的方法,不对家长做强制性要求,不对不参与的家长做特殊对待。对家长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以使其能够帮助提高孩子阅读效率,保证达到活动目标。实际上,这一倡议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所有家长均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2.活动实施阶段(22001155年1111月11日—1122月3311日)

(1)每位学生挑选一本喜欢的图书,开始在家中尝试进行亲子阅读。家长每天至少和孩子共同读书二十分钟,和他们交流读书体会,填写读书条,并由学生转递给教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2)要求家长每周写一篇博文发表到班级博客圈的讨论区,博文要记录学生在家中的阅读情况,要求详实。家长还可以记录自己认为比较好的阅读方法,可以分享一些快乐的阅读故事,还可以提出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建议每位家长阅读其他家长发表的主题,观摩别人家的读书故事、读书方法、读书感悟,还可以对主题回复,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据博文的记录情况,评选每月读书之星,并向各位家长通报,让家长充分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3)教师每周选择一节课对漂流书进行交流。交流形式:每一个故事选择一位学生复述,再选择一到两名学生进行补充,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轮流发表自己的观点,问题设计包括对故事中角色的全面认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对故事传达道理的思考等。课程结束后,教师将课堂阅读交流的实况上传到讨论区,供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此阶段正式实施活动,在交流课上,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学生因此了解到各种各样的观点,还学到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表达方式,难得的是学生可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学会关注自然、生物、环境、社会、他人等。通过博客平台的交流,教师和家长能够将阅读活动进行无缝衔接,阅读效率更高。教师可以根据家长的博文了解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性格、特点、潜在的学习能力,便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家长可以根据教师的博文了解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发现孩子的一些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教育提供基础。评选每月读书之星、分享学生家庭阅读情况可以提高其他家长参与的兴致,同时,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之处。

3.成果交流阶段(22001166年11月11日—22月2299日)

(1)通过与学生、家长交流,推选“亲子阅读”的榜样,提议家长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在班级QQ群上进行心得交流,让更多的家长掌握并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2)亲子读书交流会:组织5-8个家庭,以家长和孩子合作的形式,通过个性化的家庭介绍、家庭才艺展示、家长与孩子合作诵读等形式展示亲子阅读的成果,可以谈谈自己怎样在家中创设浓郁读书氛围,怎样培养孩子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怎样有效指导孩子阅读,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话题;也可以谈谈与孩子一起读书的快乐及自己读儿童读物时的感受;还可以讲述“亲子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等。

(3)家长要尽可能满足孩子正当的借书或购书的愿望,建议把一部分压岁钱改成“压岁书”或当孩子表现出色时奖励一本好书等。

设计意图:此阶段主要是对此次活动的总结,分享读书经验。亲子交流会可以提高家长们的积极性,促进家长之间、亲子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把阅读当做一件乐事,把亲子阅读的这段时间当成美好的回忆。阅读经验、心得的分享,还可以让家长和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以发挥阅读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效果分析

从2015年11月24日博客圈正式使用到2016年2月29日,家长和教师在讨论区共发表了74篇主题,浏览量2587次,回复389条,参与人数28人。本阅读教学模式在实际课程中的应用有如下几大特色。

1.尊重学生真实的观点,引导学生提出多样化的观点

教师在漂流书交流课中,鼓励多名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和补充,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并且针对故事背景,提出学生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所看到、所听到、所触到的真实问题,能够让学生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多元智能

通过漂流书阅读活动,学生能够比较完整地描述故事,能简单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在故事表述时,有的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原材料加以简单修改,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配以合适的动作,从而发展了人际智能、语言智能与肢体运作智能;有的学生会用图画的方式,发展了空间智能;有的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对故事进行分析,发展了逻辑数学智能、自然探索智能等。

3.学生写作能力、词汇量、审辩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对于故事表述、角色性格的描述能用多种多样的词汇,在阅读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修辞手法、句式句型,这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学生能够对故事和绘图进行比较,通过图画的描述能够表达出图画的意思,还能对比语言的描述,指出图画中不准确的地方,能对童话和现实的联系与区别有一个浅显的认识。

4.学生变成积极的认知者

开展漂流书阅读活动之后,学生在家庭中主动要求父母和自己一起阅读,有的家长反映每天甚至要读几遍故事,有时还会被拉着、催着陪孩子阅读。学生积极思考,在阅读过程中询问一些问题以及具体的信息,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疑问,家长也会耐心解答。

参考文献:

[1]王云.浅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语文学刊,2013,(10):134-135.

[2]张云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J].学周刊, 2016,(01):176.

[3]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4]季燕.关于亲子阅读的文献综述[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12): 4-6.

*本文得到2013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信息化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研究》(课题批准号13JYB004)资助。

[编辑:闫长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6)07-0053-03

猜你喜欢

亲子阅读多元智能亲子
中英文绘本亲子阅读模式研究
有效进行亲子阅读教学管见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谈少儿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探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智能理论在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