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排舞发展的社会背景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2-14郭秀清周笔勤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背景发展对策高校

郭秀清,周笔勤(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高校排舞发展的社会背景分析及对策研究

郭秀清,周笔勤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摘 要:随着排舞运动在我国的发展,高校排舞运动也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为了加深对高校排舞运动的了解,促进高校排舞运动的普及,文章从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为排舞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国“大体操”的时代背景,为高校排舞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社会氛围;全民健身运动多年的实施,高校排舞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高校排舞发展的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现阶段我国高校排舞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重视排舞理论体系的健全与完善、重视排舞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重视高校排舞的师资队伍建设等三点发展对策,希望能够为排舞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排舞;高校;社会背景;发展对策

排舞是近几年新兴的一项休闲健身体育运动项目,其在进入我国之初,就以娱乐性、健身性、时尚性等特点赢得人们的青睐。在2009年排舞被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定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之后,排舞运动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进入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如今已经有很多高校已经将排舞教学纳入了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内容体系之中。因此,为了加深对我国高校排舞发展的认识,本文针对高校排舞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排舞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高校排舞发展的社会背景分析

(一)“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为高校排舞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2008年9月召开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我国的体育发展战略作出了新的部署,即:“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不但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新起点,同时也对我国后续的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所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体育健身意识,培养我国居民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而排舞作为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体育健身运动,因其所具备的健身性、多样性、休闲性、时尚性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并逐渐成为了风靡全球的一种新的国际性的健身语言。也正是因为上述的特点,排舞在进入我国之初就得到了我国高校学生的广泛欢迎与喜爱,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从而促进我国排舞运动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也促进了排舞在我国高校的普及,为高校排舞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我国“大体操”的时代背景为高校排舞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社会氛围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体操项目收获了9枚奥运金牌,这一成绩是令人瞩目的,也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我国的竞技体操运动已进入了世界一流水平。但是体育是面向所有人的,这一点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联合教科文组织的一致认可。尽管现阶段我国竞技体操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但是我国体操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仅仅依靠竞技体操就可以实现的。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在积极发展竞技体操的同时,更加重视大众体操的发展。2010年4月,首次提出了“大体操”的概念,将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排舞、啦啦操以及健美操和广播体操等都列入了体操项目的范畴,统称“大体操”。我国的体操运动也由此进入了“大体操”的发展阶段。在“大体操”发展阶段,我国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既要做好竞技体操的运动训练工作,还要做好非竞技体操的推广工作,排舞也借此契机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由此可知,“大体操”概念的推出,不但促进了体操运动在我国的全面普及,也使得排舞等非竞技体操运动在“大体操”背景的引领下,进入了一个更为科学的发展阶段,为高校排舞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更为有利的社会氛围。

(三)全民健身运动多年的实施为高校排舞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排舞运动引入我国时,适逢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实施的第二工程时期(2001—2010年),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已经初见成效,在所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就是要开展以青少年为重点的“五个亿人群”。具体来说,也就是所谓的“亿万青少年儿童、亿万农民、亿万职工、亿万妇女、亿万老年人”的健身活动。要求要重点开展适合不同人群在各种不同运动场地上组织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而这一要求恰好为排舞运动这种灵活多样、简单易学、且对场地设施的要求较低的休闲健身体育活动在高校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高校排舞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高校排舞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由上文所分析的高校排舞发展的社会背景可知,现阶段我国高校排舞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排舞在我国各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北京为中心向全国各地辐射,带动了排舞运动健身的热潮。排舞运动的推广与普及,使得很多高校意识到了排舞的运动价值,开始将排舞纳入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之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排舞与其它很多传统的、成熟的体育运动项目相比较而言,其进入高校教学体系的时间较晚,无论是在经验积累、参与程度上还是在认知程度上均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产生了一些问题。概括来说高校排舞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缺乏科学完善的排舞理论体系

排舞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健身运动项目,虽然现阶段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背景,并在近些年在高校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近些年高校排舞的迅速推广不相适应的是,目前仍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可用于引导高校排舞科学化发展的理论体系。无论是与排舞发展历程、舞曲风格相关的理论,还是与排舞的教学竞赛、动作创编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都处在探索的阶段,其理论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这一点在排舞的创编理论和创编实践方面尤为明显。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都将排舞纳入了教学内容体系之中,但是高校的研究部门却基本没有开设排舞方向的研究专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排舞理论体系的顺利构建与完善。

(二)课程建设工作滞后

课程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排舞课程也不例外。排舞课程无论是从课程大纲、编选教材和教参、还是课程的组织实施及评价都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也是排舞课程体系的集中体现。现阶段我国虽然已有多所高校将排舞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体系,但截止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权威的用于高校排舞教学的专门教材。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排舞教学时参考的都是自选的音像资料,甚至有的高校仅仅是在任课教师通过培训学会了几种排舞曲目之后就开展了排舞教学活动。排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是非常直观的,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课外预习和课后复习,在没有专门的、统一的教材的情况下是很难开展的,与此相对应的,高校排舞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升也就无从谈起。可见,完善排舞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加强高校排舞课程建设工作亟待解决。

(三)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高校排舞教学的任课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基础,但是,由于排舞运动进入我国高校的时间较晚,现阶段我国高校担任排舞教学的任课教师多是其它专业毕业,而后通过排舞培训或者是自学之后转过来的。虽然高校会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组织本校的教师去参加工会组织的或者是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的排舞培训工作,但是从整体上看,参加排舞培训和排舞学习的任课教师仍然只占了现阶段高校排舞任课教师群体中很少的一部分。再加上目前我国高校排舞行业活动的活跃度较低,任课教师也很难通过行业活动这一途径来获得专业提升的机会也非常少,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排舞任课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以至于现阶段很多高校的排舞师资队伍都无法满足排舞教育教学活动的需求,并影响到高校排舞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高校排舞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的促进排舞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结合现阶段我国高校排舞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我国高校排舞科学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排舞理论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要确保我国高校排舞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视排舞理论体系的健全与完善,高校不但要注意强化关于排舞运动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来梳理排舞的发展历史、发展规律、技术特征等内容,以尽可能的总结和提炼有助于指导高校排舞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注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设有关于高校排舞的研究专项,以确保排舞的理论研究和理论体系的发展速度能够跟上高校排舞自身的发展速度。

(二)重视排舞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

要改变现阶段我国高校排舞发展过程中课程建设滞后的问题,加强高校排舞的课程建设工作,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高校应注意组织本校有经验的体育任课教师和排舞运动的专业人士来联合编写适合现阶段高校排舞发展实际的排舞教材,以促进高校排舞教材体系的逐渐形成;二是高校应注意加强高校排舞的课程设置工作,不但要积极的构建排舞精品课程网站、开发有关高校排舞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而且还要注意建构排舞资料库,通过排舞资料库来收集与排舞相关的资料,如:书籍、教材、电子文档以及各种排舞赛事录像等音像资料,以构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确保高校排舞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重视高校排舞的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师资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高校排舞课程的发展也是如此。要建设一支排舞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需要校方的支持和培养。

一是要注意积极组织本校教师参加排舞运动培训活动,无论是舞曲技术动作的培训还是排舞理论规则和制度的知识培训,都要积极响应、积极参与;二是要加强高校排舞任课教师的在职进修工作,通过在职进修来进一步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执教水平;三是积极组织排舞系列活动或者是参与到排舞系列活动中去,以活跃高校排舞范围内的行业活动。例如:可以联合同一地区,甚至是不同地区的高校定期组织大规模的排舞赛事,通过定期组织排舞赛事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同时也为排舞任课教师提供一个经验交流的机会,以此来促进排舞教师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社会背景为高校排舞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契机,为了促进高校排舞运动的科学发展,在开展高校排舞推广与普及活动的过程中,应在全面了解和把握高校排舞运动开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以及师资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高校排舞运动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罗林,韩孟孟,朱赛.排舞与高校体育舞蹈融合教学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08):60-61.

[2]唐晓义.排舞项目体育教师在线学习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07):148-150,166.

[3]杨波.江西省普通高校排舞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4]许彩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健身排舞”推广现状及发展策略的研究——以镇江市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06):144-147.

[5]张文贤.阳光体育背景下排舞进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10):77-79.

[6]谢月芹,祁秀娟.“阳光体育”背景下学校排舞教学与发展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5(05):98-99.

[7]曹玉琳.排舞运动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5,28(04):92-94.

[8]梁琪,胡效芳.排舞运动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的可行性研究——以晋中学院为例湖北体育科技[J].2016,35(02):85-88.

(责任编辑:马兰娣)

中图分类号:G807.献标识码:A.章编号:1672-0105(2016)02-0068-04

Doi:10.3969/j.issn.1672-0105.2016.02.018

收稿日期:2016-04-15

作者简介:郭秀清,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The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Line Dancing Development Social Background

GUO Xiu-qing,ZHOU Bi-qin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325003,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line dancing movement,College Dance movement is starting to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concern.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llege Dance movement,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llege Dance movement,first from China"sports power to a sports power forward by the"background,is to provide a powerful force for the Dance Spor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is the China's"big gymnastics'background,that create a favorable social atmosphere for dancing in the college's development;for many years of universal exercise implementing,university rehearsals development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and the author analyzes thre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background Dance College and puts forward three countermeasures:a sound and complete atten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Dance on this basis of that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ollege Dance in universities at this stage;Dance course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work;the importance of College Dance faculty building.Therefore,the author expects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Line Dance.

Key words:line danci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ocial background;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社会背景发展对策高校
从日剧《直美与加奈子》看中国人的形象
浅析冯梦龙“三言”中的历史文人形象
殉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普惠金融扶贫发展对策研究
抓住机遇 全面加快澜沧县烤烟产业发展
探讨促进文博事业发展的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