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出击重策划 被动宣传贵创新——谈城市党报重要时政新闻的处理技巧

2016-02-14崔凌云兰州日报社甘肃兰州730030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时政党报策划

□崔凌云(兰州日报社,甘肃 兰州 730030)



主动出击重策划被动宣传贵创新——谈城市党报重要时政新闻的处理技巧

□崔凌云
(兰州日报社,甘肃兰州730030)

城市党报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机关报,是新闻战线的主导力量。城市党报在处理重要时政新闻时,一方面要做好自下而上、主动式的时政报道,使之更具灵性、可读性和亲和力;另一方面要从容应对自上而下、被动式的时政报道,从而使报纸真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赢得各方面的满意。

硬性任务繁且杂 被动应对是下策

一般而言,时政新闻始终是党报的第一要务,而城市党报时政新闻的第一要务,则是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开展的重大活动、决策部署等展开的相关报道,以及主要领导的日常活动报道等。这是党报的使命所在,必须毫不动摇,始终坚持下去。但也应当看到,一直以来,党报的时政新闻总是以千人一面的形象示人,与读者希望看到的时政新闻距离较远。

由于地方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高度重视党报这块阵地所发挥的特殊宣传作用,特别是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就绝大多数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时,会特别就这一工作的宣传报道提出具体的安排意见。这便是我们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所谓“硬性”的宣传任务。

类似这样的宣传任务一多,不仅会让报纸的采编系统越来越被动,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大大降低,报纸质量随之会出现波动大、不平衡等情况,甚至会出现新闻纸变成了文件纸,版面成了黑板报的现象,最终降低党报在普通读者群中的阅读率和欢迎度。

这时,必须缜密策划,必须疏通报道脉络,同时更要做好上传下达等方方面面的沟通协调工作,使得最终呈现出的报道不失真实性、新闻性、鲜活性,还要具贴近性、可读性、建设性。

自身优势大发挥 时政报道赢喝彩

承担硬性任务是被动的,但作为城市党报,必须牢牢掌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性和话语权,始终做到有条不紊,“临危不乱”,这是做好一张受人尊敬报纸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党报在面临众多都市类媒体、新媒体、融媒体冲击之中,生命力延续的有效保证。

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传部为《兰州日报》安排部署了大量或即时、或系列、或述评、或专访等等各类宣传任务。这方面,作为党报,我们既有失败的教训,也产生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摸爬滚打中,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双赢”道路。

比如作为全市“一号工程”的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需要大面积开挖城市道路,给市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对此,上级要求市级媒体特别是党报要全力以赴、持续跟踪,制定详细方案,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起初虽然报道天天都有,但内容较为杂乱,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上级着急,百姓不解,编辑部更是上火。接着通过采取全面深入掌握工程信息,建立与城建部门的有效联系机制,细化报道方案、开辟专栏等措施,报道状态呈现出动态与述评、监督与表扬、重点与日常等等有机结合,内容有重点,稿件有主打,版面有花絮的局面,最终实现了群众从埋怨到理解、到支持的态度转换,从而大大促进了整个工程的进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类似成功的事例也贯穿于每年的兰州市“两会”期间,我们在严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在“自选动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推出了大量解读类、观察类、调查类、评论类的稿件,做到了规定动作稳稳不走样,自选动作年年有新意,既反映了市委、市政府的大政方针,也做到了紧密服务会议,联系代表委员,面向普通群众,形成了全方位、互动式的宣传阵势。

特别要提及的一种情况是,对于一把手公务活动的报道,是城市党报在时政报道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尽管我们知道,这类稿件因为需要把关、审稿,我们所能掌握的主动权有限,但实践证明,只要记者、编辑善于思考、总结,这类报道仍然可以创新、出彩,而且出彩后的报道还赢得包括领导本人在内各方面的认可和赞誉。

面临困难和挑战 团队作战向前看

对于市(州)这些宣传任务可以说都是自上而下的被报道、被要求,我们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对于报纸的承载力,对于广大编辑、记者的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但作为党报、机关报,实属职责所在,必须敢于、勇于承担,还要巧于、精于组织。

一是要善于沟通。很多时候,上级领导和单位在下达宣传任务时,往往是篇幅越大越好,版面越靠前越好。如果一味地顺从,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一时博得了某个单位的欢心,却大大伤害了报纸本身。这种时候,就必须本着既要符合新闻规律,也要宣传事情本身的原则,最好是以成熟的范文为依据,进行当面的说明和沟通,有时甚至可以大胆突破,主动作为,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为党报的成长和发展谋空间。

二是要敢于突破。以领导活动稿件为例,要把“官样文章”转化成群众语言、网络语言,从读者的角度去发现、表述新闻,用清新、朴实、生动的文风,来提升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注重在不同的场合中发现细节,在长期的跟随采访中发现故事,更加关注领导的个性表达和行为,善于从细、从实来表达领导的好作风、高素养。要主动运用多种体裁和手法,通过特写、通讯、花絮形式来表现,可配以图片、图表、评论等附件,组织响应、落实、观察等稿件,进而实现“硬报道”的软化、好看和包装。

三是要精于策划。重要时政报道看似单一,实际内涵丰富,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精于策划,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在报道形式、报道内容、强势主打、外围配合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策划,建立科学、完善、稳定的策划协作机制,做深,做足,做透,做活,形成声势和氛围,才能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更好地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

四是要勇于创新。创新是党报的生命力所在。特别是城市党报必须摆脱固步自封、按部就班的工作套路,牢牢掌控时政新闻这一核心的主动权、话语权,在此基础上,充分置身全国报业发展大环境,紧跟全国报业发展大趋势,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优势,大胆进行报业发展体制机制、媒体融合集束发力、新闻报道形式内容、人员队伍优化提升等方面的创新,发挥好党报应有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要把党报的时政类报道,特别是这种自上而下的“被要求”报道做到游刃有余,皆大欢喜,必须有一种精神,动一番脑筋,成一套机制,通过对重要时政报道的把握和创新,让城市党报及其新媒体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让城市党报的编辑记者充满自信和自豪。

猜你喜欢

时政党报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本期策划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