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传统文化 养良好孝德

2016-02-14广东林俊琰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子女中学生传统

广东 林俊琰



承传统文化 养良好孝德

广东林俊琰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孝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当今的中学生教育中,我们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孝文化的缺失,因此开展孝文化教育对中学生尤为重要。本文就从中学生与父母间的问题出发,提出开展中学生孝文化教育的三方面内容为感恩、敬亲、侍亲。这样从情感、态度、行动去开展孝文化教育,让中学生懂得尊敬父母,又由尊敬父母进而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孝文化教育感恩敬亲侍亲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的宝藏,是引领我国当今发展进步的宝贵财富。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曾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辩是非。”习主席的讲话明确了: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传统文化中,“百行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作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对一个人的家庭维系、社会交往、培育爱国之心等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而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不但被历代皇朝统治者视为至德要道,也被看作是普通百姓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

然而,在当今的中学生教育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与子女间出现沟通困难、关系疏远、奉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问题。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世界的复杂,各种信息良莠不齐,更容易影响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冲击中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把“孝”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渗透到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开展中学生的孝文化教育,应包括感恩、敬亲、侍亲这三方面内容。

一、感恩

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要提高中学生的感恩意识,应该从孝敬父母开始。如果一个人对父母都不懂得感恩,更不要指望对其他人懂得感恩了。今天的中学生,在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和长辈们的偏宠容易使他们形成个人中心主义,因此需要开展感恩教育,让他们明白到父母的爱是应该报恩的。

《诗经》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就强调了父母抚养、爱护、教育、照顾、关怀子女,表明父母的恩德比天还大。孟子也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把亲爱父母视为仁,尊敬师长视为义,认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中学生应常怀感恩之心,从内心感激父母。只有懂得感谢父母,树立感恩意识,才能时时事事对父母无微不至,正确对待父母的言行,才能形成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改善亲子沟通,才能把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及到社会中。

在中学生当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形式多样,如开展感恩演讲,让学生细诉“在父母陪伴下的童年”;也可以家校结合,家长给孩子的信,孩子给家长的信;还可以通过品经典,让学生从经典名言、经典故事中学习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感恩教育植入学生的心。

二、敬亲

敬亲,就是尊敬父母。当今中学生在电视、网络、社会负面信息以及不良同伴群体等影响下,对父母不尊敬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在孝文化教育中,敬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每个人只有懂得敬亲,进入社会,才懂得敬人。对于中学生,敬亲是要他们学习如何体会父母的情感,尊重父母的经验、意见和建议,既接受父母的爱,也需要学会向父母表达爱。

《论语·为政》中说道:“生事之以礼貌,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貌。”可见,在中学生孝文化教育中,可结合传统节日展开,如清明节寄托对失去亲人的哀思;同时也可结合现代节日而展开,如母亲节、父亲节,在节日里送上祝福,奉上心意等,以节日为背景去促行动。同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通过讲授法或活动法向学生宣传“尊敬父母”的故事和意义,通过尊敬父母的绘画比赛等等,让中学生体验敬亲的意义。

三、侍亲

侍亲,即侍奉双亲。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孝侍亲历来被视为一种文化的自觉和作为子女的职责。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虽暂未能养老,但侍亲对他们来说也包含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月怀胎、呱呱堕地、父母双亲含辛茹苦养育子女十余载,进入中学阶段,子女在心理上要与父母“分离”,这时往往会忘掉父母十余载的付出,也有学生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却因为心理上的转变而羞于表达,因此在感恩、敬亲之后,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侍亲。

正如《弟子规》说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从日常与父母的互动中,以尊重和接纳的方式对待父母,以主动和积极的态度为父母分担,体现孝行。

开展孝文化教育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把孝心从知道、接受转化为具体行动。孝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有典籍、典故,教师在开展孝文化教育时,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通过典籍教育、典故感悟,还可以配合现代教学技术,配以诗歌、绘画、朗诵等等。此外,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如给妈妈洗衣服,给爷爷奶奶捶背等等;也可以记录每天为父母做的事,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学孝子”活动;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如传统的春节向长辈送祝福、重阳节忆往事等;开展有意义的纪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日常活动中把孝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林俊琰(1986.02),女(汉族),广东肇庆人,从事初级中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

作者单位:(肇庆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子女中学生传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