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与末端垃圾处理工艺的关系

2016-02-14陈家钦

天津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分类

陈家钦

(厦门市联谊吉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361009)

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与末端垃圾处理工艺的关系

陈家钦

(厦门市联谊吉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361009)

我国自2000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收益甚微,各种分类模式都在尝试,比如分类督导员、二次分拣员、积分奖励、垃圾桶和垃圾袋配发等,但都遇到了不同的困难。根据在国内主要城市调研的垃圾分类状况以及对应的末端垃圾处理工艺对原料的需求、处理垃圾时存在的不同需求和问题,提出垃圾分类工作是和每位居民、每一个政府部门息息相关的,必须行动起来践行环保。

垃圾分类 焚烧 填埋 厌氧 堆肥 城市环境

2000年,国家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以建城[2000] 12号文《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正式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8个城市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要运用市场规律,探索和建立新型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循环利用机制。

至2016年除这8个试点城市外,很多中大型城市也在逐步推广垃圾分类。目前普遍试行的垃圾分类标准是居民将垃圾分成4类(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有些地方对玻璃、破旧衣物和大件垃圾等会另外单独收运。垃圾分类整个运转流程是居民源头分类后在小区分类垃圾桶投放,小区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或直接配二次分拣员进行再次分拣,随后由保洁员将分类后的垃圾运至清洁楼各个垃圾收集箱内或者环卫部门安排不同的环卫车辆至各小区分别收运,最终根据环卫车(箱)收集的垃圾种类送至末端的垃圾焚烧厂、厨余垃圾处理厂或填埋场分别处理,使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

这种运转流程设置原计划是比较理想、有效的,但实际情况如何?笔者曾参观调研过国内几个比较有名的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个别示范点小区或许垃圾分类工作做得非常好,但相对于整个城市的垃圾量而言,示范点的垃圾分类量微不足道,而且示范点的垃圾分类成本过高,全面推广十分困难,垃圾分类工作还任重道远。结合国外先进的垃圾分类城市经验,以下谈几点看法,供探讨。

1 “谁污染谁治理”和“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

该原则是指凡是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都负有治理环境污染和补偿损害的责任。这一原则可延伸至生活垃圾方面,调整为“谁造垃圾,不仅要付费,还必须配合治理!要配合治理,从分类开始!”。从居民家扔出垃圾的那一刻,要想再把混合垃圾分开,难度和成本都将成倍增加。要想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就必须从居民家庭做起,家家户户做出努力,汇聚成一个城市就是百万家庭在一起做垃圾分类工作,将为后续垃圾处理节约大量的成本。比如可以省去垃圾分类督导员和二类分拣员,直接可以把分类后的垃圾装车运至适宜的垃圾处理厂处理,处理厂也不需要再上生产线进行精细的再分类,可以节约各个环节的资金投入,并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看似无关,实则有关”

很多市民认为垃圾处理是政府的事,其实不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水和土壤。如果垃圾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最终受危害的还是全体市民。我们支持垃圾分类,就是帮助政府解决后续的垃圾处理问题,将垃圾污染降至最低程度,保护我们大家生活的环境。同时,在各个垃圾处理后续环节的费用都由政府财政支付,而政府财政来源于纳税人。如果垃圾处理成本降低了,财政资金就可以将节约出来的垃圾处理费用于其他民生行业,使市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反之,则可能需要将其他方面的财政预算拨付到垃圾处理行业中,最终市民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

3 提高民众对垃圾分类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性

“教育从娃娃抓起”,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垃圾分类的意识,让每一个孩子从小懂得垃圾的危害、垃圾要怎么分类,也可以间接培养孩子的危机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学会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以解释为从居民家收取的垃圾处理费,可以用于对积极配合垃圾分类的家庭实施奖励,提高民众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但现实中有部分人对金钱或物质奖励并不在意,此时应该结合地方因素,从更高层面考虑有效的奖励措施,比如对于非本市户籍家庭,可以奖励小孩入学积分;对于党员、先进家庭以及政府公职人员,可以加强素质考核,起到良好带头作用;对于垃圾分类模范家庭,可以给予良好市民证书,在出行公交、就医挂号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对于垃圾分类模范商贩、企业,可以颁发道德模范优秀企业称号等。相信只要给予人们所需求的,会有很多人愿意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但这种宣传教育体系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次,不仅仅是环卫系统能够承担的,需要地方政府从高处考虑,从高处布局,统筹各部门、各职能单位共同努力。

4 政府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民众的自觉,而必须有强制性的约束法则来配套管理

国外的垃圾分类工作也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经验积累,才实现目前良好的局面。我国要想依靠民众的自觉性,快速推广垃圾分类工作,非常困难。因为总有人对垃圾持厌恶态度,对垃圾分类工作并不关心,甚至因其未分类的垃圾扔进已分类的垃圾桶内,造成垃圾分类失败。此时,就必须要有强制性的约束法则来配套管理。

4.1 物业职责

物业收取了物业费,可以制定法规要求增加其职责,即物业有责任和义务协助政府做好垃圾分类指导和监督工作,对于未配合做好垃圾分类的小区垃圾,环卫部门有权拒收,造成小区垃圾积压的影响,由物业及全体业主自己承担。此时物业可以采取2种方式:①由物业聘请保洁员,实行垃圾二次分拣,增加的费用支出向业主摊销,纳入物业费收取科目。②业主自觉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物业仅负责监督和指导,没有太大成本支出,不新增物业费收费科目。

4.2 单位强制分类

对于经营性业主或单位、机关食堂产生的生活垃圾,必须强制要求分类,否则不予收运,并从工商、卫生、行政等多方面进行约束。同时,对积极配合垃圾分类工作的业主或单位给予政策或经济奖励,比如摊位费减免、企业税收优惠等。

4.3 垃圾费先收后返原则

对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或个人,按平均垃圾产量予以收取较高标准的垃圾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可与水电煤气费用捆绑收取。对积极配合垃圾分类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每月考核情况,按季度予以返还,以作奖励。

5 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式

目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资源回收、垃圾填埋、焚烧以及有机垃圾厌氧发酵或好氧堆肥等几种形式。

资源回收主要针对的是具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的金属、玻璃瓶、纸张、利乐包、织物、塑料袋等。但这些物质若未分类就和其他瓜果蔬菜垃圾一起丢弃,则会受到污染,使原本具有回收价值的物质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垃圾,无法再利用。比如报纸被弄脏后,就无法回收了;玻璃瓶、塑料袋、织物等被弄脏后,即使得到回收,也需要花费较大代价去清洗保洁,才能再次利用,当清洗保洁的成本较高时,也失去了回收的价值。

垃圾填埋是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垃圾处理方式,看起来最简单省事,成本也较低,但其带来的危害也最大。填埋场不仅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还将具有回收价值的物质、百年难降解的塑料、有毒有害的垃圾、会腐烂发臭的有机垃圾都统统埋掉,最终造成填埋场渗滤液污染了地下水、土壤,散发的臭气污染了周边几公里的空气,散发的甲烷加剧了温室效应,填埋场周边滋生蝇虫,对填埋场周边造成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内各个城市垃圾量的大幅增长,填埋场库容逐步饱和或已经饱和,于是垃圾焚烧快速兴起,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上网,具有最明显的减量化效果。但焚烧并不就是最好的处理。如焚烧原生混合垃圾时,很多具有回收价值的物质也烧掉了,不利循环经济发展;很多低热值或者无热值的垃圾,如瓜果蔬菜、砖石瓦块等造成了焚烧浪费;有害垃圾、重金属、含氯塑料及盐分物质等容易造成焚烧烟气、飞灰、炉渣等二次污染,这也是目前国内若干城市爆发的民众抗拒焚烧厂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机垃圾厌氧发酵或好氧堆肥是比较资源化、比较环保的处理方式,在国外有很成熟的运用,但其处理对象要求是比较纯净的有机质类的、可生物降解的垃圾。目前国内类似的工艺项目,因无法收集到适合的垃圾,造成调试和生产困难,并无太多成功案例。另外,有机垃圾含水率较大,混合垃圾采用普通车辆收运时,容易造成跑冒滴漏问题,造成车辆行驶路线的道路污染,影响市容市貌。实行垃圾分类后,可针对湿垃圾研发配备密闭式的环卫车,解决环卫车辆道路污染问题。

6 结 语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何种垃圾处理方式,如果面对的是混合垃圾,很难同时满足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3个目标,这样必然直接或间接地从财政经费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土壤、水、空气)、市容市貌等各方面给城市居民带来影响。

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配套生活垃圾“干、湿”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工作的开展,在将生活垃圾作为城市矿产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可实现环境保护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具体体现在:

①经细分类处理后最终用于填埋的垃圾量小,且都是分拣出来的惰性物质和经过稳定处理后的营养土、焚烧废渣,填埋占地面积少且不产生渗滤液、填埋气等需要二次处理的污染源;

②不适合直接填埋的“湿”垃圾经分拣后,其中大量有机质被提纯出来进行厌氧发酵产出沼气发电,沼渣堆肥,既实现了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也直接减轻了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填埋臭气的产生;

③“干”垃圾经分拣后,可回收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同时对混入其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拣剔除后再焚烧发电,在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同时,也直接提高了焚烧发电效率,减少了废渣及有毒气体的排放。

实行垃圾分类,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后必然要做的事,是城市人民素质的体现,是环境生态保护重要的环节和开端。“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不应仅仅是口号。■

[1] 吴文伟.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卢英方,孙向军.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探讨[J]. 环境卫生工程,2002(1):15-17.

[3] 勾红英,黄涛,袁鹰.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 四川建筑,2005(25):4.

Relationship Analysis Between MSW 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al Treating Process

CHEN Jiaqin
(Xiamen Associated Luckysp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Xiamen 361009,Fujian Province,China)

Since th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 2000 in China,the gains have been very few.Now,a variety of classification patterns have been under testing,such a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upervisors,secondary sorting,awarding,garbage cans and garbage bags,and all is met with different difficulties.According to surveys on major domestic cities regarding garbage classification status,the demand for raw materials of the end disposal process,different needs and problems while dealing with the rubbish,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garbage sorting is closely connected to each and every resident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 and to make our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re beautiful and we must act quickly.

waste sorting;burning;landfill;anaerobic;compost;urban environment

X32

A

1006-8945(2016)06-0075-03

2016-05-13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垃圾分类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NO TIME TO WASTE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深圳市7大资源类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