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一般镜鉴

2016-02-14罗梓超

天津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俄罗斯政府普京俄罗斯

赵 昆,罗梓超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100048)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一般镜鉴

赵 昆,罗梓超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100048)

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提高本国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俄国在经历十月革命后,走上了与西方迥然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在这其中科技领域尤为明显,急切之下,俄罗斯选择了西化道路。但事与愿违,西方科研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俄罗斯这样一个兼具东西方色彩的国家,经过全面深刻的反思和艰苦曲折的探索,俄罗斯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科研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俄罗斯 科技改革 科技体制

随着世界经济转轨不断深化,各国的科研、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其中,一种新的基础力量逐渐成为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这一因素被命名为“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提高本国竞争力的核心体现。

1 科技困境迫使体制转型

俄罗斯是世界大国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之一,作为老牌世界强国,其早年的国家经济及科技形式并不乐观。俄罗斯全称俄罗斯帝国,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作为前苏联多领域优势资源的承继者,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就是这样一个原本应该在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的国家却因为国内频发的动荡导致其科技以及经济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

面对紧迫的局势,俄罗斯几代领导人呕心沥血,希望改变国家局面,开创俄罗斯新时代的富强之路。

1.1 改革初期,局势动荡

为了改变国家局面,促进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同时也加快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科技体制改革成为了俄罗斯改革的第一步。

作为世界科技以及经济的导向标,西方国家率先实现了科技制度转型和经济发展,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俄罗斯在继承了前苏联诸多优势后拥有较强的基础科研实力,奠定了其比较先进的后发国家的世界地位。但是因此致使其与其他后发国家一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追赶西方发达国家,应选择何种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俄罗斯首先选择了较为冒险的做法:“西化道路”。

西化道路将俄罗斯的科技体制分割成了两个阶段,即1991—1999年的第一阶段以及1999年之后的第二阶段。在科技体制转型的第一个阶段,俄罗斯首先采取了打破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制度,以此为切入点,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政治制度、私有制为主导的经济制度,从而分化改革传统俄罗斯高层统治制度,以便更为灵活有效地开展个体领域改革,然后由点到面进行辐射,从而推动整个俄罗斯经济、科技甚至政治等领域的改革,做到推陈出新,完成脱胎换骨的目的。事实与理想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俄罗斯虽然以多党制为重要内容建立了议会民主政治制度,但政党林立的历史遗留问题使改革变得错综复杂,多、散、乱等问题逐渐凸显。成见颇深,积怨已久的左、右党派经常爆发街头政治事件,党派内部斗争不断,国家大局丝毫不能令这些党派和平共存,俄罗斯政局从此处于不稳定状态。

以此引发的副作用也很快凸显出来,首先呈现在经济领域。由于政见的不同,俄罗斯诸多经济措施无法及时下达,国内经济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工厂停工、商户罢市等事件比比皆是。在这样一个动荡的环境下,俄罗斯出口贸易大幅下降,生产力大幅降低,原本已初具规模的俄罗斯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也因此变得荡然无存,赤字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相继爆发,最终俄罗斯外债高筑,经济濒临崩溃。

1.2 科研“西化”,水土不服

经济不稳引发的连锁反应不断升级,科技领域成为了俄罗斯衰退的第二个爆发点。

科技是国家发展的主动力,支撑着国家的发展,是推动国家经济进步的有力武器。承继了前苏联科技实力的俄罗斯,作为世界科技强国,原本只要循序渐进就能保持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但是由于在追赶西方的步伐中,俄罗斯政府太过冒进,致使其科研领域也出现了科研断崖的现象。

为了追赶西方科研发达国家,俄罗斯政府在改革的第一阶段首先选择科研西化道路,由此出现了地域文化差异的问题。由前苏联承继而来的坚实的基础科研技术成为了即将被摒弃的“破旧”学术,与此同时,还未得到俄罗斯认可的西方“立新”学术成为了俄罗斯科研领域的新宠。这些西方立新学术,在未能完全在俄罗斯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的情况下被俄罗斯政府视为珍宝。但实际的情况是,西方立新学术为俄罗斯带来的国家核心动力远未达到政府预期的成效。科技的停滞不前,导致基础科研、产业科研停滞不前,一些俄罗斯科研人才也因为不能接受西方学术思想而外流。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10年的社会动荡造成80万科技人才流失海外,人才方面也出现断层,俄罗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平均年龄为49岁,其中博士以下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为53岁,博士平均年龄为61岁。企业科研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只有5%,的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导致俄罗斯企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经济上严重依赖原料出口,众多科研项目无法启动,甚至原有的项目也被迫终止。也许俄罗斯政府已经意识到西方立新学术并不适合本国科研发展,但是此时的俄罗斯政府已经在“西化”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此不能就此停止,只能继续走下去,最终导致俄罗斯科研出现了断崖式发展。

2 密集政策护航体制改革

继承了苏联60%,~70%,科技实力的俄罗斯在改革的道路上发生了政局动荡,经济不稳,科研基础损失殆尽,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世界在发展,经济在进步,此消彼长,偏离轨道的俄罗斯与西方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俄罗斯不得不选择探寻适合自身的科技体制转型之路,帮助其脱离眼下的困境。

俄罗斯政府第一阶段的十年转型使得俄罗斯从一个超级大国沦为二流国家,这也使其进一步认识到,西方的立新科研模式,在俄罗斯这片土地上也许并不适合,过于西化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兼具东西方色彩的国家只会使其在富强的道路上越走越歪。

全面反思之前的艰苦曲折,探索俄罗斯自身发展道路为俄罗斯第一阶段改革画上了终止符。俄罗斯民众在苦难中总结出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道路,这一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但具有鲜明的俄罗斯特色同时更加贴近其实际国情,即:“民主政治结合市场经济,并结合俄罗斯国情发展科学技术”,这也成为了俄罗斯第二轮改革新开端。

2.1 密集政策保证国家改革

1999年,俄罗斯第二轮改革在普京担任俄罗斯新领导人时开始。普京执政后,纠正了俄罗斯政府在第一轮改革中犯下的错误,普京政府首先制定并发布《千年之交的俄罗斯》等重要讲话以及国情咨文,结合俄罗斯实际国情以及世界形势重新制定了新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举措,即“普京计划”。

与此同时,2008—2012年担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与担任总理的普京志同道合,有力保证了俄罗斯政府对新国策的执行,使普京治国思想路线得到了有力保障。

此后普京政府又发表了《前进!俄罗斯》等系列俄罗斯现代化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对叶利钦时期的第一次转型进行了总结分析,根据凸显问题以及俄罗斯国情,普京政府做出了相应的修正。在此基础上推动俄罗斯的第二次转型。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元化多元化关系转变,同时思想层面高度一致;融合民主与法治,保证民主自由发展的同时法律秩序得到有效执行;集权与分权相互独立依存,坚持三权分立的同时注重强化行政权力;社会与国家关系高度统一,着重培养人民的爱国情怀,增强强国意识。

2.2 具体改革措施

普京政府通过密集政策调整国家改革方针路线,同时也在实际治国举措中加强了政府政令的执行性。2002年俄政府正式批准了《2010年前俄罗斯联邦科技发展基本政策》,该政策涵盖了未来俄罗斯政府国家科技发展政策的方针、目标、任务、实施途径,俄罗斯政府希望通过该政策促进本国科研和科技创新,从而达到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在调整国家创新方向的同时,普京政府还在加速稳定国家经济体制,大力发掘国家经济和科技潜力,建立高效、灵活和适宜的俄罗斯新经济体系。

同年10月,普京政府又下发《俄联邦社会经济发展中期纲要》,该纲要意在加快“新经济”发展。此外,“提高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提升俄罗斯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被普京政府视为经济强国第一重大战略任务提上日程,以法律手段保证国策实施的长久性。

2002年普京政府出台《2002—2005年俄联邦国家创新政策构想》,该计划明确提出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确保创新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并将其作为国家创新政策主要发展方向。

《2010年前俄罗斯联邦创新发展体系基本政策方向》的下发为俄罗斯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该计划是俄罗斯创新体系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旨在带领俄罗斯重回科技强国行列。

2.3 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在一些政策调控和法律保障下,俄罗斯创新机制得到了完善,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激活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税收政策优惠以及公共服务环境的改善为中小型创新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此外俄政府还在反垄断领域进行了改革整顿,进一步优化市场。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俄罗斯产业的全球核心竞争力,普京政府下大力度构建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创新活动咨询服务网络,诸如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新西伯利亚科技园、莫斯科国立大学科技园、日古力谷科技园等一大批科研创新单元相继建立。

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竞争规范,使俄罗斯国内外企业对俄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又燃起了信心。

最后,人才领域建设成为普京政府第二阶段改革的重点。普京政府将人才视为国家建设创新的关键环节,通过创新人才引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外优秀事业单位进行人才交流交换,短时间内聚集了大批专业人才,缓解了之前俄罗斯改革造成的人才断崖。

3 启 示

纵观俄罗斯二十余年两阶段的转型可以发现,无论任何国家的转型思路都不能“一锅端”,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相应国策。一味地追求外国成果模式,生拉硬搬,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得不偿失。

俄罗斯第二阶段改革通过普京政府的一些调整,其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宏观上,俄罗斯创新型经济建设得到了很大推动,通过密集的战略计划,以及强有力的法律作为保障,俄罗斯国家创新资源得以恢复并持续发展。构建完善技术市场环境,提高知识配置促进了俄罗斯国家创新体系绩效的提高,充实了其创新型市场经济内涵。■

[1] 贺颖骏. 俄专家认为俄科技创新面临三方面挑战[EB/OL]. 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811 1055. html. 2012-06-07.

[2] 刘恺. 俄罗斯:创新经济在坎坷中前行[N]. 经济参考报,2013-06-25.

[3] 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盘点各国科技政策[EB/OL]. http://news.xhby.net/system/20i2/0I/0I/01243069701. shtml.2012-01-01.

[4] 德米特里·索罗金. 俄罗斯工业面临升级改造难题[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01.

[5] 俄颁布创新发展战略[EB/OL]. http://www.most. gov.cn/gnwkjdt/201201/t20120110_91834. htm. 2012-01-11.

General Mirror of Russ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Transformation

ZHAO Kun,LUO Zichao
(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Beijing 100048,China)

The innovation ability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decisive factor of a na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core representation of the nation’s competitiveness.Being different with Western countries,Russia embarked on the socialism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However,with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the gap between Russia and Western countries has not been narrowed.Instead,it has been expanded,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ussia chose the path of westernization hurriedly,but it did not work.The Western scientific model is not entirely suitable for Russia which has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features.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reflection and arduous and tortuous exploration,Russia has finally formed its ow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th and development model.

Russia;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form;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99

A

1006-8945(2016)06-0001-03

本文得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海外人才专项资助,项目名称:“俄罗斯研究机构对联邦创新体系的价值研究及对北京的借鉴”,项目编号:(OTP-2015-004)。

2016-05-12

猜你喜欢

俄罗斯政府普京俄罗斯
“狙击手普京”
普京与秋田犬
普京:不排除2016年推动大型国企私有化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同舟共济
俄罗斯政府抵御危机的建设性和破坏性政策措施
普京组建全俄人民阵线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