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综合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6-02-14吴艳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吴艳萍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综合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

吴艳萍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

脑梗死以中老年人为多见,其致残率和复发率较高。脑梗死常常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并存,此类患者一般合并有肢体瘫痪后遗症[1]。为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降低偏瘫损害的程度,必须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在护士的指导做好康复护理。原因在于急性期治疗完成后,患者遗留肢体活动欠佳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问题,必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顺利渡过恢复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为此,笔者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4例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笔者随机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4例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在60~78岁,中位年龄69岁;从梗死部位看,21例位于基底节,12例位于皮层,9例位于丘脑;从合并症看,14例合并高血压病,8例合并高血脂症,6例合并糖尿病。

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60~79岁,中位年龄68.5岁;从梗死部位看,19例位于基底节,14例位于皮层,9例位于丘脑;从合并症看,12例合并高血压病,9例合并高血脂症,5例合并糖尿病。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梗死部位和合并症比例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按常规有效监护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异常变化,遵医嘱应用预防再梗死和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并进行药物护理,采取积极地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主要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康复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保持病房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指导患者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遵医嘱定时服药,注意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及消化道出血倾向。每日为患者测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指导患者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进行康复训训练,并积极配合。

康复训练和护理。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防发生废用性肌萎缩,注意保持肢体在功能体位,每日定时被动活动肢体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维持关节和韧带在正常范围活动。为患者按摩肢体和活动关节,先活动大关节,后活动小关节,由健侧到患侧,预防关节畸形的发生。协助患者完成被动运动,给予患侧触摸、震动等各种刺激。偏瘫者要预防压疮发生,定时翻身、拍背,按摩骨突处。患者每日要求两脚着地下床,屈曲两膝和髋部,搀扶其站立,等患者双脚有一定肌力时可练习行走,逐渐到上下楼梯训练。语言障碍患者先从简单的字、句开始进行语言训练,鼓励患者说活,反复训练。

饮食护理。要加强患者营养供给,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和高胆固醇及油炸食品,每日摄入瘦肉、鱼虾、大豆类、牛奶等优质蛋白80~100 g。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类。讲究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脂肪类每日摄入在40 g以下,胆固醇每日摄入在55 g以下。注意要低盐、低热量,少吃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补充水分2500~3000 mL。

心理护理。发生脑梗死尤其在恢复期后,良好情绪可改善患者神经、内分泌、消化等系统的功能状态,祛除不利病情恢复的消极因素。护士要耐心向患者介绍病症特点,劝导患者乐观生活、保持心理健康、避免易怒、焦躁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活动的顺利完成。

1.3 观察项目和疗效评定标准:运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和FMA运动功能量表对治疗12周后的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偏瘫肢体功能评定,用于评价康复护理效果。

功能独立性评定。功能独立分级标准为:108~126分为独立,54~107分为部分依赖,18~53分为完全依赖。

评价由同一组护士共同完成,评价结果真实可靠。

1.4 统计方法:两组患者NIHSS和FMA评分值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NIHSS和FMA评分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用绝对数表示两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评价结果,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功能独立性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NIHSS和FMA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NIHSS和FMA评分值及其假设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和FMA评分的比较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NIHSS和FMA评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功能独立性评价结果的比较: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评价结果的比较

秩和检验表明,两组患者功能独立性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c=1.99,P<0.05)。

3 讨 论

脑梗死是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造成脑组织缺血和脑软化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头痛、眩晕,肢麻等症状,重症者可有偏瘫吞咽发音意识障碍,80%的新发脑卒中遗留偏瘫为主征的功能障碍[2]。由于脑梗死发生时脑细胞缺血缺氧而死亡,脑细胞死亡后不能再生而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恢复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在康复训练和护理中应注意,病情稳定后在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的前提下,应做患肢和关节的被动运动,并积极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不适当的关节被动活动会损伤关节功能,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预防关节挛缩、变形。必要时,应在床旁训练肢体功能,由护士或家属协助坐起,床头角度由30°开始,每天增加5°,到80°为止。要为卧床不起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按摩瘫痪肢体,及时训练患者床上翻身,反复屈伸肘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并在基本巩固后做些扶物站立、下蹲等活动。

本研究表明,综合康复护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及时、持续、正确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可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3]。

综上所述,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积极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可有效改善和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郭瑞清,郭秀英.社区运动计划护理对脑梗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2):265-266.

[2] 廉殿华.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27-128.

[3] 陈勤佩.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40-41.

R473.74

B

1671-8194(2016)33-0220-02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