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流产术中利多卡因阿托品联合应用的研究

2016-02-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阿托品利多卡因心率

赵 青

(连云港市连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000)

人工流产术中利多卡因阿托品联合应用的研究

赵 青

(连云港市连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000)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术中利多卡因与阿托品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表法,对我中心收治的130例孕妇进行科学的分组: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孕妇65例。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以及阿托品进行止痛治疗;而对照组,则不进行止痛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疼痛感的变化情况。结果术中及术后,观察组微痛孕妇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的心率较稳定,对照组手术前、后的心率波动较大。实验组心率的稳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65例孕妇中,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孕妇中,共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联用阿托品与利多卡因,可提高镇痛效果,缓解孕妇在人工流产术中所产生的痛楚。

心率;阿托品;疼痛程度;利多卡因;人工流产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连云港市连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收的孕妇中,随机择取1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年龄在18~36岁,平均(25.1±3.6)岁;孕周在6~8周,平均(7.1±0.3)周。借助随机分表法,将130例孕妇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孕周、年龄以及入院时间等方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2.1 有手术禁忌证的孕妇。

1.2.2 未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的孕妇。

1.3 方法:两组均在手术前进行常规测压,并密切监测心率与呼吸情况。此后,观察组进行“利多卡因+阿托品”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取利多卡因3 mL,同时加用阿托品0.5 mg,于手术开始之前的3~5 min内,在宫颈3及9点处对孕妇进行注射治疗。注射完成后,利用棉球进行压迫止血。等待5 min,再行人工流产手术。

对照组经铺巾消毒处理后,直接开始实施人工流产手术。

待手术完全结束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一定剂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1.4 临床观测指标:分别与术中及术后,观察两组有无出现胸闷、腹痛、出汗、恶心、出血以及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1个月复检,了解并掌握孕妇的月经情况,并查看其是否具有腹痛症状。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 20.0 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术中、后的疼痛程度:结合表1中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术中,观察组微痛孕妇,共计54例,所占百分比为83.08%;对照组微痛孕妇,共计13例,所占百分比为20.0%。观察组术中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观察组胀痛6例,微痛59例;对照组胀痛38例,微痛27例。观察组胀痛孕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其微痛孕妇,也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两组术中/后的心率变化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前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心率为(75.94±5.83)次/分,对照组为(60.07±6.31)次/分。对比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心率的变化情况,可知:观察组心率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心率变化情况的对比分析表

2.3 分析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观察组无1例孕妇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孕妇,则高达6例,所占百分比为9.23%。观察组的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9.2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分析表(n,%)

3 讨 论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当中,扩宫不仅会对宫壁产生刺激,还会牵拉宫颈,使迷走神经处于反射性兴奋的状态之中,进而导致孕妇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也叫做“人工流产综合征”),如呕吐、冷汗、心动过缓、头晕、恶心、腹痛和胸闷[1-4]。但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65例孕妇均无1例于术后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阿托品药物能够有效解除孕妇的迷走神经对其心脏功能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且利多卡因药物所具备的止痛功效,还能够让宫颈变得松弛,使扩宫困难度大幅度降低,进而起到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5]。

表1 两组术中、术后疼痛程度的对比分析表(n,%)

利多卡因系属酰胺类化合物,见效快(通常在注入人体组织之后的1~3 min内,便可显效),可维持药效达1.5~2 h。若将其用作麻醉剂进行局麻,可取得显著的镇痛效果,其麻醉机制为:通过阻滞向心传导的方式,实现防止迷走神经将兴奋传出的效果。低浓度局部用药时,不仅能让用药部位仅产生麻感,同时还能让平滑肌快速松弛,将其与阿托品进行联用,可起到促进平滑肌松弛以及减轻扩宫疼痛的双重作用。

本次研究,观察组在应用利多卡因以及阿托品药物之后,其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心率的变化情况较稳定;而对照组的心率,则表现出了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可见,观察组术中/后心率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术后不良反应,观察组无1例发生,对照组有6例发生。观察组的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9.2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于人工流产前,给予孕妇适量的阿托品以及利多卡因药物,可帮助其缓解术中及术后的疼痛,减少不良发应。此外,阿托品与利多卡因的联用,还能起到维持孕妇术中/后心率稳定性的作用。

[1] 郑爱荣.利多卡因阿托品联合在人流术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2):570-571.

[2] 朱耀美.利多卡因、阿托品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3):3740.

[3] 张彩荣,苏晓梅.人流术中药物镇痛的选择与对症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4):244-245.

[4] 黄妙云.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在人工流产术中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4):110-111.

[5] 安静.盐酸利多卡因伍用阿托品在人流术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4):12-13.

R714.21

B

1671-8194(2016)33-0154-02

猜你喜欢

阿托品利多卡因心率
低浓度阿托品不是近视防控的“神药”
HPLC测定洋金花中阿托品的含量
心率多少才健康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