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分析

2016-02-14马凤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胃肠道制剂脑出血

马凤兰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分析

马凤兰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鼻饲,自制匀浆;观察组术后24~48 h放置鼻胃管,肠内营养制剂。对比两组营养指标、负氮平衡、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PA、TLC、WT营养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ALB、TSF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负氮平衡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负氮平衡发生率为26.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采取科学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营养情况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

高血压;脑出血;肠内营养支持

临床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由于患者受到严重创伤,体内释放大量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以及儿茶酚胺[1-2]。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其处于高代谢应激状态,降低患者免疫功能,引发负氮平衡,影响患者临床预后。所以,有效肠内营养支持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疾病分类等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营养师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明确基础能量消耗(BEE),然后按照基础能量消耗活动系数应激系数体温系数明确两组患者总热量。观察组:术后24~48 h,放置鼻胃管,参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胃肠道特点,初始给予立适康(短肽型制剂,西安立邦制药公司),营养标签为15.2 g/100 g蛋白质、1600 kJ/100 g热量、76 g/100 g碳水化合物、1.8 g/100 g脂肪、445 mosm/L渗透压;4 d后,转为给予立适康高蛋白型全营养素,营养标签21 g/100 g蛋白质、421 kJ/100 g热量、59 g/100 g碳水化合物、11.2 g/100 g脂肪、380 mosm/L渗透压。对照组:采取常规鼻饲,应用自制均浆,包含肉汤、豆浆、牛奶以及米汤等;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将营养科配制肠内营养制剂,按照3~6次/天频率分次由胃管注入,每隔3~4 h注入1次,每次为150~250 mL;严格遵守由稀至浓、由少至多原则,逐渐增加,指导患者需要量,持续营养支持14 d,胃内储留量>150 mL,暂时停止喂食;每次喂养以后,给予温开水30~50 mL冲洗胃管,避免管中食物堵塞或者是腐败发酵。

1.3 观察指标:观察营养支持14 d后两组患者ALB、TLC、PA、TSF、WT等营养指标,对比两组腹胀、腹泻、呕吐、恶心等并发症情况与负氮平衡发生率。

2 结 果

2.1 两组ALB、TLC、PA、TSF、WT营养指标对比:两组PA、TLC、WT营养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LB、TSF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负氮平衡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中,5例负氮平衡,负氮平衡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中,13例负氮平衡,负氮平衡发生率为26.00%,观察组负氮平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36,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10,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会出现高血糖、能耗增加等高代谢反应,使得机体组织大量分解,继而满足应激情况下对于代谢以及能量需求。同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伴有一定程度意识障碍,无法进食,不做好营养支持,会导致肌蛋白消耗快与体质量降低等症状,容易引发并发症。按照患者营养需求、生理特点以及病理特点等,选取相应营养方式十分重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PA、TLC、WT营养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ALB、TSF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早期合理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肌蛋白消耗,是首选人工营养支持方法。

相关研究发现,对于创伤应激反应,肠道是其中心器官[3-5]。通常危重患者胃肠道功能会出现蠕动减慢、胃肠道功能障碍以及消化腺分泌功能抑制等胃肠道功能改变等症状,造成胃排空差,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差。本组中,观察组3 d前给予短肽型制剂,4 d转为使用低脂低渗型制剂,低脂低渗型、短肽型制剂的主要成分为低脂配方,其中含有三酰甘油,且添加谷氨酰胺,其特点表现为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吸收;二者区别在于,低脂低渗型制剂属于整蛋白配方,短肽型制剂属于双氮源分子,两种制剂过渡可确保营养安全补充,避免患者发生胃肠道症状,逐渐过渡至高蛋白全营养素,为患者提供所需能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选取合适肠内营养制剂能减少发生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与孟阳研究结果一致。

观察组匀浆营养制剂营养因子主要是按照患者不同阶段特点制定的,有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改善,确保胃肠道血供,对胃肠道功能与结构完整性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发生胃肠道黏膜萎缩,减少发生胃肠道并发症。匀浆营养制剂中所含蛋白质、热量较多,有助于负氮平衡改善,为神经以及损伤组织提供所需营养。帮助人们鱼汤、肉汤、鸡汤营养价值高的误区,使其对肠内营养有一个科学认识,加强营养管理、指导以及宣传教育,使得肠内营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但本组中,两组ALB、TSF无明显差异(P>0.05),这可能与本组研究病例数量少、观察时间短、选取观察指标少等有关,无法充分体现肠内营养优点,仍需扩大样本数量作进一步研究。总而言之,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采取科学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营养情况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

[1] 古增辉,刘艳,郑全芳,等.微创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7(1):99-100.

[2] 苑玉存,田强,王芳,等.不同肠内营养时机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临床疗效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2): 76-78.

[3] 韩芳朵,詹陈菊,李碧珍.重症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术后两种肠内营养护理方式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0):129-130.

[4] 彭岱,王汉东.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3):181-183.

[5] 古里那尔·阿比提,张晓莉,夏迪亚·雪来提.重症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术后两种肠内营养护理方式的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7):111-112.

R544.1;R743.3+4

B

1671-8194(2016)33-0111-02

猜你喜欢

胃肠道制剂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