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西汀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与单用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观察研究

2016-02-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氟西汀经颅强迫症

董 勇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辽宁 沈阳 110168)

氟西汀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与单用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观察研究

董 勇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辽宁 沈阳 110168)

目的分析研究氟西汀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患有强迫症的患者一共有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单一采取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氟西汀联合经颅磁刺激共同治疗,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的评分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Y-BO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强迫症采取氟西汀联合经颅磁刺激共同治疗,可以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氟西汀;经颅磁刺激;强迫症;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强迫症的患者一共有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20~64岁,平均(35.3±4.7)岁。病程1~8年,平均(4.2 ±1.9)年;对照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23~67岁,平均为(37.6± 5.2)岁。病程1~11年,平均为(5.3±2.4)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单一采取氟西汀进行治疗,其起始剂量为每日20 mg,顿服,14 d以内增加一直到每日40 mg,一个临床疗程为6周。

1.2.2 观察组方法:观察组对患者采取氟西汀联合经颅磁刺激共同治疗,氟西汀起始剂量为每日20 mg,顿服,14 d以内增加一直到每日40 mg。另外,经颅磁刺激疗法:采取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磁刺激仪。圆形线圈之间在12 cm,将线圈放在右侧额叶背外侧头皮上,同时和头皮呈切线,刺激频率为1 Hz,刺激强度为90%的运动阙值,每一次治疗时间为20 min,每周5次,一共治疗6周,在治疗之前都要征得患者以及亲属的统一。

1.3 临床观察指标: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各评定一次,得分越高说明症状越重。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评定不良反应,分值越高,不良反应越严重[2]。

1.4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愈:Y-BOCS评分减分率≥75%;好转:Y-BOCS评分减分率在26%~74%;无效:Y-BOCS评分减分率<25%[2]。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观察组治愈30例,好转21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18例,无效10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的Y-BOCS评分情况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Y-BOCS的评分分别为(25.11±5.14)分、(24.94 ±3.51)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Y-BOCS评分为(6.7±4.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4 ±4.18)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TESS评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到中度,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或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

3 讨 论

强迫症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有强迫观念以及强迫行为。目前,我国患有强迫症的患者的逐渐增多,每年呈现递增趋势。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3],强迫症的发病大部分和遗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要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不同药物效果也不相同。

氟西汀属于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对神经元摄取5-HT可以给予有效抑制,使大脑当中的5-HT功能明显提高,进而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另外,经颅磁刺激治疗采取非接触式和非侵入性的方法直接刺激人类大脑皮层,其采取线圈的强电流脉冲,以诱导线圈下方区域的磁场脉冲,可以使局部皮层神经元去极化,进而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临床操作简便,具有安全有效性,与本文临床试验结果相一致。总之,对强迫症采取氟西汀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使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1] 徐建兰,徐晓雪,蔡青,等.连续多次γ-氨基丁酸和多巴胺特征重复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功率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2):127-130.

[2] 黄国付,黄晓琳.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5):401-404.

[3] 杜登青,吴育彬.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与药物加心理治疗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10,9(16):22-2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第2、4、6、8周末TESS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第2、4、6、8周末TESS评分对比

组别治疗后2周末治疗后4周末治疗后6周末治疗后8周末观察组(n=54)2.70±1.352.14±1.021.81±0.981.51±0.54对照组(n=54)3.81±1.143.26±1.352.74±1.082.62±0.88

R749

B

1671-8194(2016)33-0093-01强迫症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有强迫思维以及强迫行为,患者感觉到这些想法或者冲动来源于自身,虽然极力反抗,可是一直没有办法给予控制,二者之间的冲突会让患者感觉到非常大的痛苦以及焦虑,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带来非常大的影响[1]。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本文探讨氟西汀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猜你喜欢

氟西汀经颅强迫症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西汀致单侧眼球震颤及瞳孔扩大1 例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法的经颅磁刺激信号去噪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