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余热写春秋,为使大爱满人间
——记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民革党员高翘
2016-02-14周海龙
◎周海龙
挥洒余热写春秋,为使大爱满人间
——记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民革党员高翘
◎周海龙
2016年3月,全国老龄办公布了2015年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的推选结果,全国共有85位老人获得表彰,其中一位,就是来自青海的、已经退休的民革党员——高翘。
高翘今年已75岁,曾任西宁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青海省委会副主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参事。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他退而不休,倾注自己全部的时间和感情,全身心致力于青海慈善事业,心有大爱,忘我工作,用实际行动默默奉献余热,书写着一名退休老干部对困难群众的大爱。
老骥伏枥,发挥余热,组建慈善救助会
2009年,高翘同志退休了,辛劳了大半辈,也该是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可是,他的内心深处却牵挂着困难群众,他要继续发挥余热,为了青海各民族的未来,开始了忙碌的慈善事业。
高翘年幼时,家境贫寒,母亲带着他们兄弟四人艰难度日,幸得国家救助,才度过难关。参加工作后,高翘时刻不忘党和政府的恩情,兢兢业业工作的同时,还尽可能利用业余时间,投身公益,扶危济困。临近退休之时,他更是给自己立下目标:退休之后要帮助更多的人,特别是那些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
2009年1月,经过多方调研、四处奔走,高翘牵头、偕同一些心存同志的社会各界人士,成立了青海高远慈善帮扶救助会。为了给救助会筹措资金,发展会员,年近古稀的高翘不顾自己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的身体,多次北上甘肃、宁夏找项目,南下浙江、广州作动员;亲力亲为,多次带领救助会成员深入基层、调研考察,了解资助对象的有关情况,发放物资。
马玉化是一名普通的西宁市民,他拿着几个孤儿的资料找到青海高远慈善帮扶救助会说:“听说你们救助孤儿,这几个孤儿能不能救助一下。”高翘二话不说,立即安排工作人员接下了资料,随后就开始对这几名孤儿的家庭情况开展调查、走访、核实、联系捐助人,安排救助。看到青海高远慈善帮扶救助会的组织如此严密,工作作风如此严谨,高翘和工作人员如此认真,马玉华被感动了,当即表示,自己也要资助几名孤儿,并动员自己的子女共同资助了多名孤儿。
为了募集善款,高翘反复和有意向的捐赠人联系、沟通、建立有效联络,培养感情。做了慈善活动,他把救助贫困学生、家庭的活动录像、拍照片,留存资料,一一汇报给捐助人,让捐助人知道每一笔善款的去向和结果;每年组织100个受救助孤儿与捐助人见面座谈,汇报成长经历,表达感恩之心,拉近受助对象和捐助人的感情,让每一个捐赠人都感受到帮助别人带来的的快乐。
高翘(前排右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爱心本没有边界,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一条路。被高翘的诚心和毅力感动,更被他无私高尚的人格感染,很多原本对慈善事业不太感兴趣的中小企业主慢慢理解了慈善事业的意义,成为高翘的“铁杆”支持者。青海高远慈善帮扶救助会的会员也从成立之初的单位会员14家,个人会员36人,发展到现在的单位会员48家,个人会员80多人。五年来,救助会筹措善款近861万余元,开展了帮扶孤儿、斋月慰问、人畜饮水、助学助医、救助贫困等多项扶助项目,救助孤儿263名,修建水窑422口,资助贫困户改造危房4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上学190万元。另外,还有医疗救助、养殖业帮扶、扶贫救助等项目的支持,累计发放捐助款784万余元。
扶危济困,大爱无疆,用情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气候恶劣,严寒缺氧,交通、通讯不便,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发展落后,灾害频繁发生,贫困人口多,是全国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之一。在青海高原的山村里行走,很多人都面临着挑战生理极限的困难。但是为了帮助贫困群众和寒门学子,高翘!一位70岁高龄的老人,坚持深入贫困山区,做调查、谈项目、发放慰问品……2013年8月,高翘去大通县石山乡华尖村做孤儿救助调查,由于路滑,不小心扭伤了腿,疼得站都站不住。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是,高翘挂念着石山乡华尖村的孤儿和困难群众,记着曾经许下的承诺,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就忍着剧烈的疼痛,在救助会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再次来到了华尖村,给石山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了助学慰问金,鼓励他们克服眼前暂时困难,发奋学习,掌握建设家乡的本领,过上美好富裕的生活。孩子们很受鼓舞,眼里闪烁着希望,救助会的同志们也很受感动。每当谈及此事,都非常感慨:高老如此高龄,却仍然坚持,而孩子们的命运很有可能因此得到改变。
青海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别具一格,彼此团结和睦相处,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之一。高翘说,扶危济困不分民族,我们要为各民族特别是他们的孩子播种希望,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无论救助对象是哪个民族,只要有困难,高翘带领的救助会就会伸出援手。循化的藏族同胞想养殖牛羊,他们就帮助解决种牛种羊;门源的汉族同胞要发展生产,他们就提供压面机等生产设备;每逢穆斯林斋月,他们总要向困难家庭发放米、面、油等慰问品,让穆斯林群众过一个吉庆的斋月。而救助会帮助山区各族群众修建422口水窑的公益工程更是被当地人们交口称赞。
青海高原东部山区,世居着藏、回、汉、土等少数民族。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土地贫瘠干旱缺水,农业靠天吃饭,人畜饮水困难,为了饮水用水,绝大部分的人们都会长途跋涉,去很远的地方采用牲畜驮水、人挑水的“土办法”。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地方,人们会在地下修建蓄集雨水的容器储存生活用水,也就是“水窖”。相比较前者,后者显然是最简便、最经济、最实用的办法。但因无资金和技术,简易搭建的水窖容易渗漏,沙土会吸食掉好不容易集下的雨水,利用效果不佳。为了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从2010年开始,高翘带领着救助会策划了详细的帮扶计划,通过向社会募集善款、提供必要技术指导,帮助山区各族群众打井、修建水窑,蓄集有限的雨水,以供一年之基本饮用水。在一个藏族群众比较聚集的村子里,当救助会成功修建好一座混凝土构造的水窖并打出第一口深井水时,当地藏族群众眼眶里闪着激动泪花:自己家门口可以使用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遵照藏族风俗习惯,他们向高翘及救助会的同志献上了哈达,并拿出十个馍馍热情款待——这在当地算是高规格的款待了,而高翘他们更是倍感身上的重任。2013年8月,民革中央在全党开展“伸出博爱之手——民革基层组织牵手困难群众活动”,号召广大民革党员努力为牵手的困难群众做好力所能及的扶危济困帮扶工作。作为民革老领导、老党员,高翘也积极响应,结合正在开展的水窖工程,参与到这项活动中,继续推进这项充满爱心的建设工程。多年下来,救助会前后共建设完成422口水窑,极大地改善和缓解了这些地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也为当地群众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境地带来了希望。
受救助会的影响,许多民族兄弟也投身到慈善事业中,在救助会这个“大家庭”中,有回族、汉族、撒拉族等,大家彼此团结互助,亲如一家人。大爱无疆,情满高原,一朵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绽放在青藏高原。
救助会成立这些年来,高翘和救助会的同志们走遍了大半个青海省,给一个又一个困难群众送去了温暖,给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带去了希望。高翘和救助会的帮助不仅为很多困难群众解了燃眉之急,还通过救助贫困项目,变“输血”为“造血”,改善了生存、发展状况。67户困难群众通过救助会捐赠获得了养殖牛羊、压面机等生产资料和设备,并通过救助会的帮扶与培训,学习掌握了基础的生产生活技能,发展了生产,目前有36户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受资助的43名大学生中,已经有17名顺利完成了学业,开始了新的生活。
看到年迈的父亲不顾自己的身体,整日奔波,高翘的子女十分心疼,他们经常劝父亲,救助会的工作可以交给年轻人去做,何必亲力亲为呢。但高翘说,一次雪中送炭的救助,能够帮助一个贫困家庭化解困境,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改变心境,甚至是他未来的命运。只要我还能动,就要义无反顾地做下去,更何况帮助别人,也是一件非常开心、非常有意义的事。
高翘(左一)在慈善帮扶救助会活动现场。
严于律己,微风化雨,用实际行动彰显人格魅力
在高翘的努力下,救助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理解和支持,每年都能筹集约两百万的善款。对这些善款,高翘十分珍惜,反复强调,钱要花在刀刃上,绝对不能随意浪费。为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高翘制定了17项工作制度,完善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办事程序,保证资金使用公正、公开、透明,取信于捐赠人。
“捐赠人捐出的每一分钱,我们都要用好,我们要对捐赠人负责,要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帮助。”高翘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救助会的一位会计不小心按错了电脑上一个按键,打印机“哗哗”地打印出了好几张。高翘看到后,非常严肃地说:“这样可不行,怎么能这样浪费呢?我们要珍惜捐赠人的每一分善款。”
高翘要求工作人员珍惜善款,自己更是以身作则。高翘每年都要多次走访贫困山区,最多的时候,一年要下乡百余次,但每次,他都是坐班车,有时还搭乘拉货的货车,拒绝别人提供的“专车”待遇,也不愿意因为改善乘车条件而多花费。救助会的一位副秘书长说:“我们每次下乡往返至少5个小时的车程,七十多岁的高会长始终坚持和工作人员一起坐班车,坐货车,绝不多花一分钱。”
有人说,高翘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红烛”,静静地燃烧着,激情地释放着光和热,深深地影响了一批人,也深深地感染了一批人。曾经接受过资助的学生马占录说:“在我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是高会长和青海高远慈善帮扶救助会资助我上学,现在我大学毕业了,也成了一名志愿者,我也要像高会长一样,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感恩社会。”马占录的话,说出了所有被高翘帮助过的人的心声!慈善,不仅能够改变受助者的困境,更重要的是能够洗涤人们的心灵,让人感悟到人间的真情,传递的是一种美好的希望。
挥洒余热写春秋,为使大爱满人间。高老把自己的余热奉献给慈善事业,体现的正是“老有所为”的人生价值和无私奉献精神,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的精神风采。
衷心祝愿高老的慈善事业蓬勃发展!
(周海龙,民革青海省委会调研部副部长/责编金绮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