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创新
——浙江省英语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6-02-13葛炳芳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题型语篇考查

□葛炳芳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杭州 310012)

传承与创新
——浙江省英语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葛炳芳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杭州 310012)

编者按: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英语的一年两考。一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高考同期进行;一次在10月,与选考考试同期进行。首次考试将于2016年10月开考。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的出版,浙江省新的高考英语试卷的大概模样也浮出了水面,题型、题量、分值等大家关心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其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出现了语篇型填空、概要写作、读后续写等题型。为了让广大读者对浙江省英语新高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帮助大家做好复习备考工作,更为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指明方向,本刊特约请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英语教研员葛炳芳等五位教师,分析英语新高考的变化,传授解题策略,提供教学经验。

面对英语高考改革,一线教师必须立足传承,理解变革,努力适应。重视语境在整理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新增题型,重新审视“理解语言现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读后写作中考虑与原文在逻辑、文体、语言等方面的一致性;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让语言教学回归本真。

高考综合改革试验;英语高考改革;启示;核心素养

在高考综合改革试验中,浙江省英语高考改革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依据,又希望“能够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1]1。笔者在对本次英语高考改革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英语新高考的变化以及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英语新高考的变化

(一)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要求“考生应该能够运用《课程标准》附录中所列出的各项内容,包括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意念项目、话题项目和词汇”,“考生需要具备《课程标准》中八级目标所要求的听、读、写能力”[1]1,词汇量要求是3500个。

听力测试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1]1-2。阅读理解测试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1]2-3。写作测试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1]4。

(二)试卷结构与主要变化

试卷由第I卷和第II卷组成。第I卷为选择题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听力、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和第三部分语言运用的完形填空。第II卷为非选择题部分,包括第三部分语言运用的语篇型填空和第四部分写作。具体的试卷结构及题量、分值、内容详见表1。

表1

与现行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相比,英语新高考的题型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取消”“两个调整”和“两个增加”。

1.两个取消

取消了单项填空和短文改错两个题型。

2.两个调整

一是阅读理解部分的第二节由“六选五”变成了“七选五”,文本长度由250词左右增加至300词左右。二是现有的“书面表达”将“定格”于应用文写作,要求考生写出80词的短文,减少了20词,且规定所写短文如果“词数少于60或多于10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1]26。

3.两个增加

一是增加了语篇型填空。二是增加了写作第二节——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变化外,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如试卷题型编排顺序的变化、阅读理解第一节文本长度的变化、题量与分值的变化、完形填空每小题分值的变化等。

二、英语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听说能力的培养

听力测试还是保留了原先的考试形式和分值,没有任何改变。这样的考试形式对一线教师来说可谓是驾轻就熟。唯一的变化就是听力测试将与英语高考的其他部分同时进行。

听力的备考,除了针对考试题型的训练,教师还应重视非选择题型的听力训练,根据生源水平和特点用好教材上的听力材料,并重视“说”对“听力”的促进作用。

(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测试在本次改革中属于“稳中有变”,以稳为主。稳的是测试的形式没有大变化,其中第一节重点考查总体和特定信息的理解能力,而第二节则重点考查语篇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由于增加了一题写作,所以本部分的题量较以前有所减少。但阅读题量的减少绝不意味着对阅读考查要求的降低。相反,英语新高考对阅读理解的要求更高了,原因有三。

一是理解题的设置与以往的考试相比难度大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材料的题材依然很广,体裁的覆盖面依然很大。

(2)直接考查细节的试题大幅度减少。以《考试说明》中参考试卷的阅读理解第一节为例,10个小题中只有两题考查细节理解,占比仅为20%(详见表2,表中的数字为题号)。

表2

二是增加了基于语篇的语法能力考查题,即语言运用的第二节语篇型填空。

三是写作部分增加了读后写作题。如果读不懂文章,就无法进行写作。

从《考试说明》提供的参考试卷来看,不难发现,第一节的10个阅读理解题中仅有两题直接测试文本细节,即具体信息的理解,而有8题考查主旨要义,推断词义,判断推理,文章结构,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等的理解,难度明显有所上升;文体的丰富性也对学生平时学习中接触阅读文本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节则对考生理解文本逻辑严密性的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解读文本,复述、评价所读材料,并口笔头呈现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英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要理解文本的意义,还要理解文本意义是如何得以表达的——谋篇布局、含义语气、遣词造句等等,让阅读体验真正落实到阅读课堂教学中去。

(三)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语言运用部分用完形填空和语篇型填空两种形式“考查考生运用词汇、语法和语用知识的能力”[1]6。

完形填空是广大师生所熟悉的题型,而语篇型填空虽然在全国卷中已经使用过两年,但在浙江省的英语新高考中属于全新的题型。语篇型填空有短文填空和对话填空两种。该题型的引入,是因为它“有着单句型语言知识运用题无可比拟的若干优势:任务真实性更强,能更有效地考查考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更好的反拨作用,引导中学英语教学加强对学生精细阅读能力和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符合对大规模测试难度指数的要求,并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2]。

用语篇型填空这个题型来考查考生语言运用能力,比以往的单项填空题的要求更高了。首先,这样的考查形式让考生失去了“蒙”答案的机会,因为它考查的是考生的主动输出能力,而不是被动识别能力。其次,考生需要从语料所呈现的语境中思考答案。只有读懂材料才能填入正确的单词。第三,由于要求填入适当的词或者根据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所以考生对英语词性和语法规则知识的掌握与解答本大题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这一题型的引入,对日常高中英语的教与学必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语篇型填空基于考生对语篇情境的充分理解,所以,语境成了考生有效运用语法或词汇知识的最重要依据。无论所提供的语料是短文还是对话,考生都需要充分理解语境才能运用完形的能力和语篇连贯的手段完成答题。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对语言与词汇知识的教学应当把语言形式与其所表达的意义和功能有机结合,把语言结构与特定情境中的语篇意义有机结合,把单词、单句的理解与语篇连贯有机结合,把语言的准确性与对语篇逻辑性和内容等的理解有机结合,把语篇意义所呈现的语境与语言结合语境所呈现的语用功能相结合。

从设空的情况来看,填写冠词、介词、连词、代词等封闭类词性时,不给出提示词,考查名词(通常是复数形式)、数词(基数词与序数词的转换)、形容词与副词(通常是两类词的互相转换或者是比较等级,偶尔也可能是基于词缀的反义词)、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词性转换等时,给出提示词。所以,高中阶段对基本语法、词性、词类转换和构词法等方面知识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部分的改革是最具影响力的。通俗地讲,写作部分改成了“写两篇作文”,即由应用文写作(每次必考)和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不同考次不定期交替使用)两题组成。其中第一节应用文写作与传统考试中的“书面表达”比较相近,只是词数要求由120个降到了80个。而第二节的读后续写或者概要写作,无论哪种写作形式都是国内外大规模考试中首次使用的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一则350个词以内的材料基础上,续写150个词的作文或60个词的概要。

基于阅读的写作测试既能考查考生“全方位”的阅读能力——考生不仅需读懂文本的“信息链”、文体与语言风格、文本逻辑等,又能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考生须严格根据所读文本的语言风格与文体特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相似的含义,同时需考虑语言应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衔接以及连续地表达内容等。就读后续写而言,它“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考查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要聚焦“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对语篇结构的把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2,其中包括了对语言运用是否准确、丰富、得体,逻辑关系是否顺畅、严密,内容是否相关、是否有延伸、是否有创新等方面的考查,涉及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内容理解和阅读策略等方面。这种难度如此之高的题型,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关注语篇、模仿语言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阅读和逻辑思维能力”[3]4。

三、结语

在新一轮英语高考改革中,一线教师必须立足传承,理解变革,努力适应。

教师仍要重视语境在整理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结、传承以往好的复习方法。

英语新高考将不再使用单项填空题直接考查语言知识,而是引入了语篇型填空。教师需要重新审视“理解语言现象”的重要性,让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有机地整合起来。写作任务由一项变为两项,而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都属于读后写作任务,其难度很高:理解是起点,表达更具挑战。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仅关注所写内容的相关性,还要考虑与原文在逻辑、文体、语言等方面的一致性。

教师要努力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让语言教学回归本真:用中学,在做好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的同时,更关注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更关注语篇,特别关注修辞和语用,引导学生注重背诵、模仿、创写,重视积累,主动运用。阅读教学依然是高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选项,但仅仅有语言和词汇的教学是不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既适合学生又具有一定可读性、欣赏性和思想性的语言材料,加强美文诵读,强化语感培养,深度解读文本,研究基于语篇的教学,整合读与写的教学,平衡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使高中英语教学更加有效。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所读文本的解读、阐释、拓展、概括的训练,综合发展学生听、说、看、读、写等语言技能,促进语言教学的有效开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刘庆思,程蒙蒙.关于高考英语科启用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11):5.

[3]刘庆思,陈康.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设计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

猜你喜欢

题型语篇考查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