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桑Moruscathayana的地理分布

2016-02-13刘玲柯皓天陈仁芳

四川蚕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刘玲柔毛科学出版社

刘玲 柯皓天 吕 银 陈仁芳

(1.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31;2.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31)

华桑Moruscathayana的地理分布

刘玲1柯皓天1吕 银2陈仁芳2

(1.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31;2.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31)

华桑Moruscathayana湖北称为葫芦桑,河北称为花桑。最早由赫姆斯(Hemsl.),1899年在《Linn. Soc.Bot.》杂志上报道[1]。冈内彼(Gagnep.),1911年在《Lecomte,Fl.Gen.Indo-Chine》杂志;施奈德(Schneid.),1916年在《Sarg. Pl.Wils》杂志.;北涧(Kitam.)和穆拉塔(Murata.) 1979年在《Murata,Col.Ill.Woody Pl.Japan》杂志; 山崎(Yamazaki),1983在《Journ.Phytogeogr.Taxon》杂志;陈嵘,1937年在《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972;《秦岭植物志》,1976;《湖北植物大全》,1979;《浙江植物志》,1992年均有记载[2-10]。牧野(Makino), 1909在《Bot.Mag.Tok.》杂志、中井(Nakai), 1932在《Fl.Sylv.Kor.》杂志、大井次三郎(Ohwi),1965在《Fl.Japan rev.ed.》杂志将华桑命名为M.tiliaefolia[11-13];小泉源一(Koidz),1917年在《Bot.Mag.Tok.》杂志将华桑命名为M.cathayanaHemsl.var.Japonica[14]; V.L.Min, 1986年在《Act.Bot Bor.-Occ.Sinica》杂志将华桑命名为M.chinlingensis[15],这些同种异名应注意区别。华桑为乔木;树皮灰白色,平滑;小枝幼时被细毛,成长后脱落,皮孔明显。叶厚纸质,广卵形或近圆形,叶片大,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心形或截形,略偏斜,边缘具疏浅锯齿或钝锯齿,有时分裂,表面粗糙,疏生短毛,基部沿叶脉被柔毛,背面密生白色柔毛;叶柄长、粗、被柔毛;托叶披针形。花雌雄同株或异株,异序,雄花序长穗状,花被片4,黄绿色,长卵形,外面被毛,雄蕊4,退化雌蕊小;雌花序圆筒形,长1-3厘米,雌花花被片倒卵形,先端被毛,花柱短,柱头2裂,内面被毛。聚花果圆筒形,成熟时白色、红色、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16]。主要分布于中国中部,长江流域,北可达辽宁、山东(44°N),南可达福建、广西、云南、老挝(20°N)(图1),朝鲜、日本也有。常生于海拔500-2700m的石灰岩母质土壤向阳山坡或沟谷,村庄周围[17]。染色体有2、4、6、8倍体,若为多倍体裁,生长快,叶有许多柔毛,蚕不喜吃。

图1 华桑在中国的地理分布Fig1.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M. cathayana Hemsi.

在云南滇西北有贡山桑(M.cathayanaHemsl.var.gongshanensis(Cao) Cao)[18],在贵州荔波,海拔700米石灰岩山地有荔波桑(M.cathayanaHemsl.var.liboensis S.S.Chang)[19]等变种。本种的分布在白桑的核心区域,长江流域是该种的原产地,集中分布海拔1000m左右,与白桑的分布海拔相同。由于形态上具毛,多倍化,叶大,叶厚,推断该种是在白桑早期演化过程中,随着造山运动,由北向南迁移,在第四纪冰期,气候恶化,多倍化、生柔毛抵御寒冷而出现的类型。多倍体华桑速生,可形成高大、直立乔木,作为木材用桑开发。

[1]Hemsl.1899.Journ.Linn.Soc.Bot[J].26:456.

[2]Gagnep.1911.Lecomte,Fl.Gen.Indo-Chine [J].5:707.

[3]Schneider C K.1916. lantae Wilsonianae[J]. Sarg. Pl.Wils.3(2): 292-297

[4]陈嵘,中国树木分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37,228-231.

[5]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1: 478-479. f.959.

[6]秦岭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秦岭植物志[M].1976,1(1): 400.

[7]Kitam.et Murata.1979.Col.Ill.Woody Pl.Japan[J]. 2:248.f.701.

[8]Yamazaki.Journ.Phytogeogr.Taxon[J].1983,30(2):66.

[9]湖北植物大全编辑委员会.湖北植物大全[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69.

[10]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M].1992,2:83,f. 2-107.

[11]Makino. Morus tiliaefolia[J].Bot.Mag.Tok.1909,23:88.

[12]Nakai.Morus tiliaefolia [J].Fl.Sylv.Kor19:96.f.28.

[13]Ohwi.1965. Morus tiliaefolia [J].Fl.Japan rev.ed.500.

[14]Koidzumi G.Botanical Magazine[J]. Bot.Mag.Tok.31:36-39.

[15]V.L.Min. M.chinlingensis [J].Act.Bot Bor.-Occ.Sinica.1986,6(4):277.

[16]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23卷. 科学出版社, 1998.2-23.

[17]陈仁芳. 桑属系统学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65.

[18]曹子余.云南植物研究[J]. 中国植物志资料(桑科) .1995,17 (2): 153-154,158.

[19]张秀实.桑科新分类群[J].植物分类学报.1984,22 (1): 64-76.

刘玲(1989-),女,硕士研究生,从事桑树分子标志工作。

陈仁芳,副研究员,从事蚕桑资源及分类研究。

猜你喜欢

刘玲柔毛科学出版社
贵州苦苣苔科植物新种资料(7)*
茄属一新种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柔毛水杨梅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能力的影响
Case Study on Importanc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ng Discourses Written in Non—mother—tongue
我们爱老师
科学出版社物理类重点书推荐
科学出版社物理类重点书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