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
——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

2016-02-13罗玉华游敏惠刘景刚李兴军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困难资助

罗玉华,游敏惠,刘景刚,李兴军

(重庆邮电大学 1.马克思主义学院; 2.党委办公室; 3.通信学院; 4.体育学院, 重庆 400065)

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
——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

罗玉华1,游敏惠2,刘景刚3,李兴军4

(重庆邮电大学 1.马克思主义学院; 2.党委办公室; 3.通信学院; 4.体育学院, 重庆 400065)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群体,对其进行帮扶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面向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扶贫”而进行的分层分级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把资助服务与教育培养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验相统一,形成经济困难学生“三四五”分层分级分类教育模式,多维度、多层面协调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精神与能力问题,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经济困难学生;精准扶贫;分层分级;励志强能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自1997年高校并轨收费制度全面实施以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高校中一个数量不小的重要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要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近年来,随着国家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提出的“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资助工作目标已基本实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新问题仍不断出现:面对国家免费下发的资助经费,部分学生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争当”贫困生;受资助学生中,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等靠要争”的思想突出;受资助学生在求职中信心不足,素质不高,就业困难,导致毕业即失业。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出现是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对其进行帮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当前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精准扶贫思想的内容中,精准化理念是核心要义,分批分类理念是基础工具,精神脱贫理念是战略重点。”[2]因此,高校推行“经济困难学生精准扶贫”时,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更应该帮助学生精神脱贫。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于彰显教育公平与责任,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经济困难学生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1.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主要是指政府、高校及其他各种社会团体等资助主体运用一定的资助要素和资源,通过一定形式作用于资助客体,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方式、方法与措施的总称[3]。“精准扶贫”,旨在了解扶贫教育客体的真实发展需要,提供精细准确、行之有效的帮扶和支持。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扶贫先扶志,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4]。

所谓经济困难学生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就是按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立足经济困难学生励志强能和身心发展,依托《创新型人才培养视野下的分层分级学生课外教育体系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基于朋辈自助互助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研究》等市级课题调查研究实践,按照“科学设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自主选择”的设计原则,科学设计精准扶贫的工作流程,把资助服务与教育培养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验相统一,搭建“帮困励志、助学强能”的精准扶贫立体资助平台,形成经济困难学生“三四五”分层分级分类的教育模式(见图1)。

图1 经济困难学生分层分级分类“精准扶贫”

(1)分层分级“精准扶贫”的三层任务。“三四五”分层分级分类教育模式中的“三”是“三层任务”,指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经济帮困、精神励志、能力提升”三层发展任务[5]138。第一,“经济帮困”是基础,是“财力支持与物质帮扶”,即通过“奖勤贷减免补缓”等资助措施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和物质上的困难。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在校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问题,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满足学生现时学习生活物质需要,这是资助教育工作的基础。第二,“精神励志”是核心,是“心理健康与精神信念的支持与帮扶”[6]。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服务档案、培养学生诚信感恩的意识,以典型示范教育等形式增强学生成长发展自觉性和自信心,为他们提供一个科学的精神支持系统,提升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同时,通过智力开发平台锻炼提高学生的情商与抗逆境的综合素质,以达到经济困难学生真正的自立自强。第三,“能力提升”是根本,是“提升学习能力、就业能力的支持与帮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从班导师团队开展学业辅导、职业生涯人物的实践体验、学生的能力锻炼提升等方面进行教育与引导。通过生存挑战、带薪实习、学生超市自助经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发展、能力提升、求职择业中的问题,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社会生存适应能力;通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长远的深层发展需要,以顺利就业为工作目标,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经济困难学生才能真正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这正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

(2)分层分级“精准扶贫”的四个年级。“三四五”分层分级分类教育模式中的“四”是“四个年级”,指根据大学四个不同年级阶段实施针对性的专业发展、课程设计、社会化技能等教育体验训练[7]135。在各个年级阶段侧重点不同,其中“大一”以“适应”为主题,包括适应大学环境,适应人际关系,明确大学任务,探索发展目标,学习基础知识,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申请“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等;“大二”以“发展”为主题,包括学习专业知识、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知识运用、提升综合素质、接受国家资助等;“大三”以“提升”为主题,包括获取相关职业资格、提升专业素质、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初步锁定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初步形成核心竞争力等;“大四”以“求职”为主题,包括盘点大学成果、形成新的发展思路、参加求职实践活动、寻求目标职位、做好职业前的准备,同时准备兑现接受资助的承诺,做好反哺社会的准备等。针对这些不同阶段的任务,教育实施主体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3)分层分级“精准扶贫”的五类主体。“三四五”分层分级分类教育模式中的“五”是“五类主体”,指“国家、学校、学院、班级和学生”五个行使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职责的主体,各主体相辅相成形成教育合力。五类教育主体承担着不同的教育任务,但在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环境等方面相互统一。其中,“国家”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育方面承担着主体责任,其职责包括政策制定、主要资助金投入、教育公平环境的维护等。“学校、学院、班级”是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职责的执行者,负责贯彻落实资助政策,制定并执行教育教学培养方案。“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客体,其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自我教育职责。在“三四五”分层分级分类教育教学体系中,五类教育主体分解细化了相关职责任务并形成了教育落地方案,最终形成涵盖多任务、分年级、多主体的经济困难学生分级分层分类教育方案。

2.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的意义

第一,充分尊重经济困难学生在物质丰富程度、家庭背景、社会化程度等方面有别于一般学生群体的客观事实,解决长期以来对经济困难学生重视物质资助而忽视对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问题,力求从不同的层面、角度形成综合的教育方案。第二,充分认识到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不仅是经济资助的问题,更是教育发展的问题。资助是基础,发展是根本,因此应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加强综合能力锻炼,使之能较快适应社会的生存发展。第三,充分理解“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解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体验活动脱节,长期以来研究不深、不成体系、教育方式科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注重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经济困难学生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

1.形成育人新观念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生存实践哲学”和杜威的“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将资助服务与教育培养相统一,坚持“资助是基础,发展是根本”的思想和以人为本、服务学生成长的科学发展视角,倡导“知识改变命运,助学完美人生,诚信彰显责任”精神,逐渐形成了“帮困→励志→助学→强能”的教育观念[5]140。

2.形成育人新方式

(1)改革资助菜单,将教育与资助相结合。“资助菜单”,就是将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金等各项资助混合计算,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确定不同的资助方案。按照“助学贷款保学费、助学金保生活、奖学金和勤工助学促发展”的思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了“分层资助、因人施助”的人性化资助方案,确保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最合理有效的资助,发挥有限资金的最佳资助效能[5]139。在经济困难学生教育中突出生活本身和成长过程的教育作用,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贯穿在资助活动中,细化教育任务,将显性帮扶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同时将课堂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强化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功能。

(2)改革课堂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按照“40%讲授,60%演练”的原则,在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中加强个人练习与小组研讨训练,促进学生科学认识自我、认识工作世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求职择业技能[6]。譬如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逐步形成“8+X+1”的课程体系,其中“8”指“8次理论课程”,重在解决学生中的普遍问题,为必修;“X”指数量不定的“X”次专题讲座和训练,形式为主题报告、工作坊等,内容涉及心理援助、就业技能、诚信价值探讨等,这些内容从微观层面着眼于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要,为选修;“1”是指“1场综合性的训练或竞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模拟招聘大赛,为选修[7]135。该课程体系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需要,实现了必修与选修、理论讲授与专项训练、共性教育与分类指导的统一。

(3)开展课外体验活动,实现多渠道育人。根据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工作坊、专题讲座、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帮助学生寻求社会援助资源,进行自信心训练、倾听表达、团体辅导、模拟招聘等专项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灵成长与职业生涯发展。一是依托校园文化育人。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关怀、诚实守信、鼓励自立的育人氛围,减轻受助学生的心理压力[8]。二是依托体验活动育人。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生存挑战赛、带薪实习、感恩父母实践活动等教育形式,将教育要求和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成长。三是依托朋辈示范育人。通过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报告会、自立自强之星评选等活动形式,激发经济困难学生奋发上进。四是依托勤工助学育人。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建成联通营业厅、三峡报刊亭、自立水坊、数码空间、绿色再生资源回收站等多个学生自主经营的实践基地,支持学生自主经营,显著增强资金造血功能,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五是依托资助帮扶育人。积极落实国家政策,逐步形成了包含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资助体系,将责任教育、诚信教育、自立自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贯穿到资助过程中,达到资助育人、服务育人目的。

三、经济困难学生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实施成效显著

1.注重实证研究,理论成果丰硕

在调查、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课题组成员不断总结,注重提炼,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2007年以来,先后在《教师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青年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重庆工学院学报》等多种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有2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探索》获重庆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优秀论文二等奖,《基于“护花原理”视角,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获重庆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在研究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过程中,编写并出版了《我的大学我做主》一书;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编译了《学生事务管理》和《澳大利亚ANU学生手册》。

2.教育帮扶完善,服务育人效果明显

建立了“帮困励志·助学强能”的综合立体帮扶援助系统,按照国家及重庆市相关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措施,逐步形成政府拨款、银行贷款、社会捐助、学校补助等多渠道助学经费筹措体系,建立起以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为主,助学金及学费减免等相配套的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近年来,我校已累计向9825名同学发放了国家助学贷款23580余万元,已有6123名同学在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下顺利毕业;在落实1500余万元国家奖助学金的同时,学校每年筹措500万元设立奖助学金,重点资助学业优良、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完成学业;校内常设勤工助学岗位1500余个,引入市场机制,提倡学生自主经营、自我管理,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显著增强。注重挖掘资助活动的教育效能,学生感恩意识、诚信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我校助学贷款按时还款率均在98%以上,近40%的同学在毕业前提前还贷,涌现了一批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

3.困难学生发展良好,就业形势喜人

2009—2016年毕业生跟踪显示,我校经济困难学生就职后广泛分布于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等行业领域,就业质量和水平与其他同学不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精神面貌良好,有理想,讲诚信,懂感恩,能担当,能吃苦,不少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已成长为企事业单位业务骨干,特别是不少经过勤工助学锤炼的毕业生,更是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给用人单位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此不少企业在招聘中鲜明提出“贫困生优先”的口号。良好的就业效果和发展状况,让我校经济困难学生真正实现了从“受助到自助”的可喜转变,他们在众多岗位上建功立业,生动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精神内涵。

4.促进学生成长,优秀典型涌现

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水平,树立朋辈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9],是扶志的重要教育内容。通过评选各级“自强之星”的活动,发掘宣传了一大批自立自强的优秀贫困生典范。如:王力同学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其先进事迹作为2007年重庆市唯一代表入选“全国经济困难学生先进事迹汇编”;邓绍佰同学以《国家助学政策让我10年后重返大学校园》获教育部首届“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特别奖,成为重庆市唯一的获奖学生,并应邀参加了教育部的颁奖大会;冯平同学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成为重庆市获此殊荣的3名大学生之一。此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王大军,孝亲自强的孤儿杨蜀香,白手起家经过几年奋斗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400个、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的禹化强,身残志坚、架着双拐南下北上最终获得多家单位录用通知的温秋月……,这些同学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坚强和自信,发挥了朋辈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了更多的经济困难学生不等不靠、自立自强,实现了“学生自我教育,学生典型引领”的目的。

5.社会反响良好,学校影响力增强

2007年11月,教育部组织多家中央媒体来我校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广大学生自强不息、乐观上进的精神面貌给与会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对我校经济困难学生教育效果予以高度评价。我校经济困难学生分层分级分类教育体系得到相关领导及社会各界高度认可,浙江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厅、广西大学、吉林大学等20余个单位先后来校交流、考察。我校被多次评为重庆市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我校还被评为首届重庆市高校资助工作先进集体。

贫困地区是否能依靠自身努力、政策等因素实现先富,首先要看教育工作者头脑里有无奋发图强的意识,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指出,“生命个体应在正确理解生活意义基础上,进行积极心理补偿,学会合作之道,培养健康的社会兴趣,从而不断克服自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和谐发展”[10]。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实践证明,面向经济困难学生的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对贫困”问题,使他们真正摆脱物质、心理和能力贫困的状态,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成长成才,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致谢:感谢本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倾情投入,感谢重庆邮电大学学生工作团队对本文做出的积极实践贡献。)

[1]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79.

[2]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EB/OL].(2015-10-21)[2016-09-29].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1021/c40531-27723431.html.

[3]解读国家资助政策[EB/OL].(2007-07-26)[2016-09-29].http://www.eol.cn/2007zxdc_6015/20070726/t20070726_24600 6.shtml.

[4]张艳玲.习近平扶贫新论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EB/OL].(2016-01-03)[2016-09-29].http://www.ce.cn/xwzx/gns z/szyw/201601/03/t20160103_8019081.shtml.

[5]罗玉华,游敏惠.“帮困励志、助学强能”立体资助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6]罗玉华,黄彦萍,游敏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2):60-63.

[7]刘景岗,夏吉莉,李军.“8+X+1”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8]罗玉华,游敏惠,黄彦萍.基于“护花原理”视角提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97-99.

[9]陶柳清.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26-129.

[10]张忠,陈家麟.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7(3):50-53.

(责任编辑 虹 谷)

10.3969/j.issn.1008-6382.2016.06.009

2016-09-29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基于朋辈自助互助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研究”(16SKSZ019);国家社科基金“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14XKS038);重庆邮电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学生自助互助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实践”(XJG1335)。

罗玉华(1972—),女,四川南部人,重庆邮电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教育管理研究;游敏惠,重庆邮电大学教授;刘景刚,重庆邮电大学助理研究员;李兴军,重庆邮电大学助理研究员。

G649.2

A

1008-6382(2016)06-0059-06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困难资助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