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词汇化的过程、机制、动因
2016-02-13李英俊
李英俊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眼见”词汇化的过程、机制、动因
李英俊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南北朝时期“眼见”经常出现在“眼见+NP”结构中,是一个跨层结构或者主谓结构。唐朝时期出现“眼见+VP”结构,随着“见”语义的泛化和虚化,主谓结构“眼见”发生重新分析,在句法位置、隐喻、使用频率、韵律制约等条件下,“眼见”语义虚化,句子重心后移到“VP”上,最晚在唐代词汇化为表示时间意义的副词。
眼见;词汇化;跨层结构;主谓结构;语义虚化
“眼见”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词性是副词,解释为:“马上”。举例为:“眼见就要立冬了,天还是那么暖和。”[1]在《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解释为:“马上,很快(就会发生某事)。”[2]如:
(1)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张爱玲《倾城之恋》)
(2)如此急转了数十圈,二丐已累得头晕眼花,脚步踉跄,眼见就要晕倒。(金庸《神雕侠侣》)
“眼见”后引出某种情况的出现,一般表示不如意的事情。“眼见”按照字面理解应该为“眼睛看见”,从结构上分析是主谓结构,为何演变到今天成为时间副词“马上”的含义呢?目前并没有人对副词“眼见”的来源加以探究。本文将运用历时和共时的方法,对“眼见”的词汇化过程、动因、机制加以探究。
一、“眼见”的出现
(一)跨层结构“眼见”
最早南北朝时期“眼见”就出现在一个线性结构上了,如:
(3)又白日卧,开眼见佛入房,幡盖满屋,语旁人令烧香,丁自不见。(《全梁文》卷三十一)
(4)智者曰:“《无量寿经》云:慧眼见真,能渡彼岸。”(《梁书》卷四七)
(5)彼不在于彼,法眼见无色,所言见色者,世间执著故。(《北魏译经》)
以上三例“眼见”虽然出现在一个线性结构上,但并不在一个层次上,“眼”和前面的“开、慧、法”是一个层次。“开眼”是佛家的一种用语,也可以理解为“睁开眼睛”,“慧眼、法眼”都是偏正结构。“见”与之后的成分构成动宾结构,例(3)中“见佛入房”是一个兼语结构,是整个句子的谓语,例(4)(5)中“见真、见无色”是动宾结构,是整个句子的谓语。因此,“眼”与“见”是一个跨层结构,这种结构中的“眼”与“见”很难重新分析为同一层次,所以这种结构对“眼见”词汇化影响不大。
(二)主谓结构“眼见”
在查阅古籍检索系统时,发现南北朝时期也出现了主谓结构“眼见”。如:
(6)汝等眼见,非为虚假。如闻汝等兄弟,时有别斋独食者。(《北史》卷四一)
(7)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百喻经》)
(8)炳之所行,非暧昧而已,臣所闻既非一旦,又往往眼见,事如丘山,彰彰若此,遂纵而不纠,不知复何以为治。(《全刘宋文》)
以上用例中的“眼见”后面都省略宾语,从语境中也能推测出“眼见”的对象是现象、事物或者事实。虽然这几例中“眼”之前也有成分,但我们观察得知“汝等、夫、臣”都是“眼”的领属成分,“眼”是这些主语的附属部位。因此“眼”与“见”连接更加紧密,例(8)中“眼”与其领属部位“臣”中间有其他成分的出现,而且“眼见”之前出现副词“往往”,也说明此时“眼”与“见”的联系更加紧密。从句法上看,此时“眼见”属于主谓短语,是整个句子的谓语中心。当然也有些举例中“眼”的领属部成分消失,“见”后出现宾语“NP”。如:
(9)佛告大王:“凡夫之人,亦复如是。眼见美色,便生爱著,即生爱著便起欲心,既起欲心起瞠痴业……”(《北魏译经》)
(10)佛言:“大王!如是一切愚痴凡夫,以不曾闻佛正法故,眼见诸色,悦豫于心,即执为实,以执着故则有系缚……”(《北魏译经》)
以上两例中“眼见”后出现“NP”,其中“美色”泛指“美女”,碰见“美女”便起欲心。“诸色”泛指“各色,各种(事或物)”,眼睛看见各色各样的事物就开始动心。从上述两例看出“见”的语义开始泛化。但是“见”的实际意义还存在,因此“眼”和“见”此时还是主谓结构,“见”的语义泛化为“眼见”词汇化的完成提供一定的基础。
二、“眼见”词汇化的过程
(一)跨层结构“眼见”的沿用
查阅古籍检索系统和北京大学语料库(以下简称为CCL语料库),发现唐代“眼见”的部分用法沿用了六朝用法。如:
(11)醉卧茅堂不闭关,觉来开眼见青山。(陈寡言《山居》)
(12)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李群玉《洞庭遇秋》)
(13)未逢仙手咏,俗眼见犹轻。(齐己《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
以上三例中从结构上分析“眼见”还是跨层结构,这是最早“眼”“见”出现在一个线性结构上的用法,“眼”与之前的成分“开、洗、俗”联系更加紧密,“见”与之后的成分构成整个句子的谓语中心。从语义上分析,跨层结构“眼见”之后的“NP”一般意义比较实在,如“青山、秋色”都是具体的事物,其中例(13)前半句“仙手”指的是“艺术上的高手、名手”。由此得知整个句子的含义为“没有碰到高手,俗眼看到的东西都显得微不足道。”后半句中的“见”就可以推测出所见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所以这种跨层结构的“眼见”沿用六朝用法。
(二)主谓结构“眼见”的发展
1.“眼见+NP”结构
主谓结构的“眼见”在沿用六朝时期用法基础上逐渐发展,唐代“见”开始虚化。如:
(14)耳闻陋巷生,眼见鲁山君。(孟郊《吊卢殷》)
以上举例中“眼见”的对象是“鲁山君”,其中“眼见”和前一句的“耳闻”对举,“鲁山君”和前一句的“陋巷生”对举,都是名词。“陋巷生”根据语境推测是卢殷的字,“鲁山君”是他生平中做过的官名。考查资料时发现,并没有详细资料介绍“卢殷”,很多材料中都写“字不详”,对其生平也没有过多介绍,只是说与孟郊是挚友。从诗歌题目、全篇以及下文“饿死始有名,饿名高氛氲。”得知整首诗都是在悼念卢殷的,卢殷已经去世了,而作者却说“眼见鲁山君”,所以这里的“鲁山君”并不是实指,而是虚指。只是表达作者对卢殷的思念之情。“见”的语义开始虚化。
2.“眼见+VP”结构的出现
查阅古籍检索系统可以发现,唐代“眼见”后出现“VP”,而且用例较多。如:
(15)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唐彦谦《长陵》)
(16)眼见行人车辗过,不妨同伴各东西。(王建《伤堕水乌》)
以上两例从语义上分析:亲眼看见愚民盗走一抔,表示一种客观事实。也可以理解为:眼见愚民就要盗走一抔了,表示一种无奈。另一例中从语义上理解:眼睛看见行人的车来来往往,表示一种客观事实。也可以理解为:眼见行人都来来往往,不妨同伴也各奔东西吧。表示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由于认知中的隐喻模式(一个命题模式或者意向图示模式从某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里相应的结构上)的作用,人们在认识词义也就同样是用一个具体形象的概念去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3]。从结构上看,以上两例“眼见”所在的结构为“眼见+兼语+谓词性短语”,在这种结构中“眼见”作两可,可以看做是主谓结构,也可以看做是副词,表示一种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3. 副词“眼见”的形成
除以上举例之外,我们发现唐代“眼见+VP”结构中还有如下用例:
(17)耳闻争战还倾覆,眼见妍华成枯槁。(吕岩《赠刘方处士》)
(18)眼见寒序臻,坐送秋光除。(欧阳詹《太原旅怀呈薛十八侍御齐十二奉礼》)
(19)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李益《度破讷沙二首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20)故乡可归来,眼见芳菲尽。(李颀《临别送张諲入蜀》)
(21)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以上五例“眼见”之后的结构有主谓结构、连动结构等,从语义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五例中“眼见”的宾语蕴含一种时间概念在里面,如“妍华成枯槁”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变成枯槁,具有一种持久性。“寒序臻”指的是“冬天到来”和后一句的“秋光除”是对举。“风来沙旋移”也隐含一种时间持久的概念,后一句的“经年不省草生时”也揭示了时间之长。“芳菲尽”是花朵凋谢,这里也蕴含了一种时间概念。例(21)中“眼见”的是“客愁愁不醒”,后面一句“无赖春色到江亭”,不知不觉春天到了,蕴含了在愁苦中消磨时间的一种无奈。所以综合上述五例,“眼见”既蕴含了时间概念同时也包含了一种无奈。从“见”的对象来看例(21)中“愁”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见”的语义虚化。所以在上述举例中“眼见”的对象已经从空间概念向时间概念转移,“眼见”发生重新分析,语义重心后移到之后的动词“成枯槁、臻、来和旋移、尽、不醒”之上。此时,表示时间意义的副词“眼见”形成。
4. 副词“眼见”的固化
五代时期“眼见”的用法沿用唐朝时期的用法,宋代除了沿用之前用法,出现了“眼见得……”,其实为“眼见着……”,表示一种时间的持续。如:
(22)刘官人不舍,抢出门来,一径赶到厨房里,恰待声张邻舍起来捉贼。眼见得刘官人不活了。(《错斩崔宁》)
(23)那人大恕道∶“这牛子好生无礼!”连搠一两刀,血流在地,眼见得老王养不大了。(《错斩崔宁》)
(24)那府尹喝道∶“胡说!这十五贯钱分明是他丈人与女婿的,你却说是典你的身价,眼见的没巴臂的说话了。况且妇人家如何黑夜行走?定是脱身之计。这桩事须不是你一个妇人家做的,一定有奸夫帮你谋财害命,你却从实说来!”(《错斩崔宁》)
以上三例中“眼见”后都出现“得、的”等,这些都是“着”的意思,表示一种持久的时间概念。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眼见着、眼见就要”等,表示一种无可奈何。所以在这种结构中,整个谓语重心已经后移,“眼见”成为表示时间概念的副词。
三、“眼见”词汇化的机制和动因
(一)“眼见”词汇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
南北朝时期“眼见”虽然出现在一个线性结构上,但有跨层结构和主谓结构两种结构。虽然跨层结构中“眼”与“见”也是连用,但它们并不在一个层次上,因此无法重新分析为一个层次,更没有词汇化的可能。Ronald W. Langacker把重新分析定义为:没有改变表层表达形式的结构变化。一个可分析为(A,B),C的结构,经过重新分析后,变成了 A,(B,C)[4]。在句法结构“眼见”+VP中,本来可以分析为“眼+(见+VP)”,但在重新分析以后,其结构就变为“(眼见)+VP”,随着句法位置的固定、使用频率的制约等条件,“眼见”最晚在唐代词汇化为副词。
(二)“眼见”词汇化的动因
1.“眼见”句法位置的变化
主谓结构“眼见”在南北朝时期出现在“眼见+NP”结构中,此时“见”的对象一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如例(6)(7)(8)。在共时层面,我们发现南北朝时间“见”的对象开始泛化,如例(9)(10),不再表示某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某一类事物。随着时间的发展,唐代的“NP”开始虚化,如例(14)(21)。复合词的语义演变一般是以其构成语素为基础的[5]。这就促使“见”的动作义消失,因此“眼见”结合更加紧密。唐代刚出现“眼见+VP”结构时,如例(15)(16)可以作两可,“眼见”和“VP”可以是连谓结构,也可以是偏正结构。这种两可的情况一般出现在“眼见+兼语+谓词性短语”结构中。后来“眼见+VP”结构中“VP”都蕴含一种时间概念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如例(17)—例(21),此时句子重心后移到“VP”之上,“眼见”重新分析为副词。
2. 认知隐喻
“眼见”在六朝时期佛经用语中常常出现,随着“见”语义的泛化和虚化,“见”逐渐向前靠拢,“眼见”慢慢凝合,“见”的动作性也慢慢消失,“眼见”从空间概念隐喻到时间概念。Jpaul J Hopper和Elizabeth ClossTraugott认为:隐喻过程是跨概念界限的推理过程,一般通过从一种域到另一种域的“映射”或“联想跳跃”这样的词语来指称。这种映射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类推和象似关系的诱发[6]。从“空间域”到“时间域”就是一种联想跳跃,所以“眼见”词汇化之前经历了两可阶段,最后在句法位置固定的前提之下,“眼见”最终词汇化为副词。虽然“眼见”一开始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但在句子中还是作谓语中心,具有实在的意义,所以在词汇化为副词的过程中认知因素“隐喻”也是重要的动因。
3. 使用频率的提高、韵律的制约
“句法位置是副词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一个词,或者一个词组,或者某种语言成分,如果经常处于句法结构中的谓语的前面,它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副词,而且,必须是能够经常处于谓语的前面的这种句法位置,才有演变为副词的可能性。”[7]南北朝时期并没有见“眼见+VP”的用例,唐代“眼见+VP”用例出现并且增多,尤其在古诗中多见,查阅古籍检索系统和CCL语料库就发现《全唐诗》“眼见+VP”的用例已经有20多例,随着“眼见”使用频率的提高和句法位置的固定,唐代“眼见”词汇化为副词。
从整个语法环境中来看,石毓智、李讷认为:“一个时期语言整体结构往往会通过类推诱发一些词语的语法化。”[8]近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大量出现是整个汉语演变的趋势,“眼见”也不例外。随着双音节的大量使用,在重新分析以及句法位置改变的情况下,“眼见”内部联系越来越紧密。“眼见”到唐代由于双音化、韵律制约等条件逐渐靠拢固化,最终变为副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眼见”最早出现跨层结构和主谓结构,跨层结构对其词汇化的影响并不大。南北朝时期“见”的语义泛化,唐代虚化,“眼见”的语义也由实变虚。“眼见”由“眼见+NP”结构进入“眼见+VP”结构,“眼见”发生重新分析,随着句法位置的固定、使用频率的提高以及韵律的制约等,句法重心后移到“VP”之上,“眼见”最晚在唐代词汇化为副词。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500.
[2] 朱景松.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467.
[3]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1993:44.
[4]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168.
[5] 叶建军.“X胜似Y”的来源,“胜似”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J].语言科学,2013(5):283.
[6] Jpaul J Hop per, Elizabeth Closs T raugott.梁银峰,译.语法化学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7.
[7]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93.
[8] 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00.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The Lexicalization of “yanjian” and its Mechanism and Motivation
LI Ying-ju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Yanjian” was often used in a “yanjian+NP” structure (a cross-layer or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Yanjian+VP” structures appeared in the Tang Dynast y. With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meaning of “Jian” and the influence of syntactic position, me taphor, use frequency and rhythm, “yanjian”, a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became semantically nonspecific, with the center of the sentence moving to the “VP”. Thus, the structure turned into a time adverb no later than in the Tang Dynasty.
yanjian; lexicalization; cross-layer structure;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semantically nonspecific
H14
A
1009-9115(2016)04-0045-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4.011
2016-03-02
李英俊(1991-),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