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医学院校开设体育保健学的必要性

2016-02-13吴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体医医学院校保健

吴静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浅析医学院校开设体育保健学的必要性

吴静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为了满足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医学院校走出了一条新的“体医结合”之路,也使体育和医学联系更加紧密。本文主要是从体育保健课自身的特征及保健功能,旨在提倡医学院校把体育保健课纳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使学生从医学的角度来掌握体育保健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之法,形成“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健身意识,进而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导。

医学院校;体育保健;医务监督;必要性

医学院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摇篮,为了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医学院校也要及时调整培养目标,针对未来医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等提出更加全面的要求,同时制定出合理的培养目标。

体育保健学是在体育运动和医疗保健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体质与健康教育及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它不但涉及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运动解剖学、运用生理学等),而且涉及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体育保健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医学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务监督和指导,以便达到更好的锻炼身体的效果。

根据现代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医生,同时也肩负着全民健身的医务监督和健康医疗保障工作。体育保健学通过多种体育锻炼来达到强身健体、疾病预防、辅助治疗等。体育和医学虽然是研究人体科学的两个不同方面,但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在医学院校开设体育保健课,加强体育保健教学,把体育教学融入到医学中是二者在新医改下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便于学生在校期间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进而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因此,应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坚持长期锻炼,科学处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关系以及为全民健身进行科学指导。

一、体育保健在远古时代就是医学和体育的有机结合

体育发展史告诉我们,我国最早的体育活动就是通过有目的的身体练习来抵御自然界的侵害和大自然造成的疾病。战国时期出现了以导引为主的熊经鸟伸类动作,东汉后期华佗的五禽戏都是为了强身健体,预防和治疗疾病而创编的体育舞蹈,表明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某些体育活动对身体保健祛病的作用,所以,人们采用一定的体育运动的方式来进行身体锻炼,以便达到强身健体之功效,在人们总结传承的过程中,逐渐就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体育保健学)。所以说,体育保健学是体育和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

高校体育教育是大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医学院的体育课程不但具有其他院校的共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体育的目标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医学的目标是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医学和体育紧密联系,共同担负着提高人类健康的任务。

二、注重体育保健学的保健功能是医学院校体育教育发展趋势

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确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所以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青少年的体育工作中必须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把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逐渐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为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树立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使之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以及通过锻炼拥有健康的体魄,以便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为人们服务,真正成为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

2.“体医结合”的大环境下使保健体育得到发展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体育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一个途径,而且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体育观和健康理念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体育的保健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在新健康理念下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现代人们会运用体育保健学知识进行自我监督和指导,达到有病提早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在新医改逐渐深入和社区医疗迅速发展的今天,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和群众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表现出来。医学院校人才拥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可以对疾病进行专业治疗,但是有些时候不能根据实际病情进行科学合理的疾病预防和康复指导,不利于对群众进行健康指导和监督,不利于提高群众树立健康意识。医学院校应该基于体育保健学和运动生理学进行体医结合的改革,结合医学专业特点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

3.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保健学的教育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建设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自我保健和医治疾病的能力,同时更应该具备指导他人进行科学体育锻炼预防疾病的能力,尤其应该担负起全民健康的医务监督职责,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出力,真正成为全民健康的指导老师。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认识的转变,现在人们比较重视对疾病的预防,转变了传统的有病避医的思想,预防疾病健康快乐生活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主流思想。疾病的预防不仅要求医生具备较硬的专业医学知识,同时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体育保健知识,对有些慢性疾病(肩周炎、颈椎病)进行一定的指导,进而达到提前预防和康复保健之功效。所以说,医学院校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不但可以对自己进行自我保健和锻炼,而且还可以对病人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对有些疾病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既经济实惠,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俗话说:“健康的体魄是基础。”说明健康的身体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进行疾病预防。所以说,只有医学院校学生认识到体育保健课的重要性之后,才可以在学校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主动掌握体育技能和体育保健知识以及科学的锻炼方法,以便为国民提供更加科学的锻炼方法和良好的医务监督。

三、重视医学院校体育保健课的教育工作

1.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工作热情

体育作为学校一门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助的精神,这些都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加强,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多年来由于医学院校对体育教育工作的忽视,导致部分教师出现懒惰应付工作的思想,进而影响了教师自我发展。在眼下“体医结合”的大势下,全民健身和体育保健教育工作更加重视起来。这样一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定期进行一定的培训,以便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及时了解体育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为体育改革注入新的力量,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2.结合医学院校的独特性建立体育课程体系

符合医学院校特征的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不但有利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且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才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深入学习体育的相关学科知识,可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保健知识和能力,进而可以进行科学的医务监督,真正成为人们健康道路上的使者。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但可以使自己拥有良好的身体,同时可以使自己具有阳光的生活态度,具有良好的心理。所以说,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要具有自己独特性,不能仅仅局限于体育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上,同时要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体育保健学。

3.加强医学和体育教学的联系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要根据院校特色进行酌情安排,深化理论和技术的紧密结合。医学人才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所以在校期间应该多接触体育医疗和医疗体育,在医学基础学科上开设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使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以及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掌握一定的运动规律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案以及健身效果的评价机理进行自我的监督和提高为人们服务的能力。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身体强壮而后才能学知识、论贡献。现代社会医学院校的学生不再仅仅担任医生的角色,还担负着社会医疗健康指导和监督。在“治疗为辅,预防为主”的健康原则下,医学院校必须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体育保健知识教育,使体育保健学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体育保健学知识和体育技能,逐渐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做到预防为主,处理好预防和治疗的关系。

[1]徐景文.医学院校体育教育应突出体育保健功能[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9(06).

[2]成明祥.体医结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6(2):66-67.

[3]李积录.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医结合”[J].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7).

[4]姜建华,董晓红.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03).

[5]张华.医学院校体育服务学生专业成长研究——生理学、保健学视角下的体医结合尝试[J].体育世界,2014(9).

G718.5

A

1673-0046(2016)7-0148-02

猜你喜欢

体医医学院校保健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