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路径研究
2016-02-13戴静
戴静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路径研究
戴静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手机媒体以携带方便、传播速度快、网络化、自媒体化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深受大学生们青睐,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的重要媒介工具。在此环境下,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必然需要考虑到手机媒体作为媒介的重要作用,以及自带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促进手机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手机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路径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动网技术的加入,手机应用的更新换代,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了每个人能够随身携带的互联网终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占整体网民90.1%,与整体的网民相比,手机网民用户更集中在年轻群体,20-29岁人群占比达到29.9%,可见,在这年龄段人群中,大学生手机网民用户占据的比例非常大。为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充分借助这一现代载体,利用好手机媒体这一强大的信息交流、教育功能,探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途径,提高工作实效性。
一、手机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新的机遇
手机媒体相比较于其他媒体而言,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即时互动性、传播成本低、自媒体化等优点,广受大学生们的追捧,也是他们日常生活学习、沟通交流、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这就为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契机。
(一)手机媒体拓展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增强互动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面对面的交流为主,时间、地点和教育的对象都受到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性发挥也会受到限制。而手机媒体以其移动性和即时互动性等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增强教育双方的互动性。在调查中显示,手机的众多应用中,手机QQ和手机微信的使用率非常高,这说明手机QQ和手机微信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教育者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有效组合运用,呈现丰富的信息内容,随时随地的交流沟通,让大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充分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变被动接收为积极主动参与,交流观点、分享感受,潜移默化地接收教育。
(二)手机媒体有助于对教育主体因材施教,提高实效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都是以教育者为主体,教育方式更多的是说教,忽视了受教者的主体性,不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媒体不仅仅是通讯工具,也是他们表达想法的平台,很多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或困惑时,会通过手机社交平台发表自己的言论。因此,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温度计,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状况,准确地把握群体或个体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开展教育和引导,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避免空洞说教,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被关注和被认可,大大增强教育效果。
(三)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有效工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更需要的是大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手机媒体环境下,移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为大学生们开展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也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滞后与学生新需求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们可以通过手机的众多应用,随时获取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信息,以弥补在第一课堂中固有内容的不足,特别是专业的前沿知识、最新的社会新闻事件、热点话题、就业信息等随时随地获得。而且,手机作为移动的存储载体,便利的下载、存储等功能,极大地便利了大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亦然成为了开展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媒介载体。
二、手机媒体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手机网络的信息多元化,时刻冲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手机的网络世界鱼目混珠,各种信息充斥其中,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长期活跃在手机网络环境中,思想道德观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误导。对于大学生来说,丰富的信息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但是在面对良莠不齐的手机媒体信息,如近年来手机媒体中频繁出现的“网络诈骗信息”“垃圾信息”时,大学生对这些不了解的内容猎奇心理重,但辨别和判断能力方面的欠缺又让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甚至一些举手的点赞、转发等行为,无意中为不良信息的再次传播提供了“繁殖”基地,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大学生成为了舆论的推动者,削弱了他们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冲击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手机媒体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
合理地使用手机媒体带来便利的同时,随心所欲、过度地使用也使大学生养成一些不良的学习观和生活观。首先,手机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如学习中一旦出现问题,习惯运用手机网络进行搜索答案,不想去思考问题,变得懒惰,对于一些专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直接手机百度搜索。这种快捷的学习方式逐渐减弱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耐心,况且,搜索的答案也五花八门并不尽全是正确的,甚至是误导。对于课堂上低头族、考试手机作弊等行为也已经屡见不鲜,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更是思想品德的诚信问题。
(三)手机媒体信息的海量性和网络的开放性,冲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性
一直以来,在大学生思想者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掌握着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信息资源,一直处在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大学生们获取知识信息更加快捷、便利,甚至掌握的信息比教育者还要早、还要多,这样就会出现教育者处于信息劣势的尴尬状态,主导地位和权威性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手机应用层出不穷,越来越技术化、多样化,高校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媒介素养不同、敏锐性不同,教育的观念没有及时更新,赶不上技术的发展,也就不能够准确捕捉信息,及灵活地为大学生开展教育服务工作,这将让教育工作者处于被动地位,直接挑战自己作为教育主体的权威。
三、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路径
(一)以人为主体,加强教育双主体的媒介素养
提高教育工作者对手机媒体的认识。随着手机网络越来越快速、手机应用的不断更新,很多大学生每天把刷QQ空间、微博、朋友圈作为必要之事,从而演变成各种“手机控”,俨然成为这些软件的主力使用者。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需要教育工作者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经常使用的手机应用有哪些,并能够熟悉使用,这样才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善用网络语言,融入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世界,主动与他们构建相适应的话语,与学生在一个频道上无障碍交流,消除语言差异,拉近距离。
(二)从手机应用出发,借助软件优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手机QQ、手机微信、手机微博是大学生用的较多的手机APP,为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完全可以“投其所好”,紧抓学生在手机应用上的感兴趣点,结合社会校园热点事件、学生的实际需求,按照学生的阅读方式和使用习惯提供教育内容,改进信息内容的传达形式,把有意义的教育内容融入到更有意思的手机媒体信息中。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立自己个人的微信、微博、QQ等平台,发布最新、最全、最权威的信息,结合学生所需要了解的信息配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实时传送给学生群体;二是开辟专门的交流板块,如“心语心愿”“休憩区”等,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把握他们的真实想法,对于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交流,及时解决其在生活中的疑惑,做好导向教育。
(三)从传播技能出发,精心打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路径
大学生们习惯了使用手机媒体,为此,高校的思政工作者也应积极打通师生双方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通道,开辟良好的微传播路径。首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学科的建设,相比较集中的传统思想政治的课堂教育,手机媒体更能够让学生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接收视频和音频的学习。为此,可以通过建设精品课程网、制定学习会员制度、累计学习计时的等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路径。
其次,充分运用好手机微信和手机QQ,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一方面,优化手机微信路径,通过官方微信做好学生服务、宣传、思想教育引导等工作,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要求,从而自觉抵制手机网络不良信息的冲击;另一方面,优化手机微博和手机QQ的教育路径,在微博路径中扮演好舆论导向的角色,做到疏堵结合,对于学校的热点话题,多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在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接收正确的观点;针对手机QQ的传播路径,手机QQ的功能有很多,应充分挖掘QQ的群共享、群讨论组、群社区等网络平台,开展多形式、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最后,线上与线下、传统媒体和手机媒体有效结合。虽然现在有效地运用手机媒体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但是无法取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无法比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的效果要好。因此,如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使用手机媒体时,也要加强线上与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1]方婷.手机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8).
[2]朱长根.试析手机媒体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
G718.5
A
1673-0046(2016)7-0084-03
2014年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党建思政研究课题“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实证研究”(编号:2014YB008)阶段性研究成果;2014年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学生工作专项研究课题“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编号:2014XGY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