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海事英语师资培养途径

2016-02-13胡小礼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航海海事师资

胡小礼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0)

校企合作模式下海事英语师资培养途径

胡小礼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0)

校企合作是航海类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目前航海类院校海事英语师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企合作条件下海事英语师资的培养途径。

校企合作;海事英语师资;培养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是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校企合作是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的方式,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院校办学的特点和优势,成为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给人才培养带来如下优势:一方面,对院校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学生有机会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可以接触到企业实际运行的设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企业可以利用院校的师资和教学场所,更新员工的知识,提高员工的适岗能力。英语是国际海员的通用工作语言,英语应用能力是高级海员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我国每年培养了大批高级海员,但是真正能够被世界顶级航运企业雇佣的凤毛麟角,主要原因就是英语水平达不到要求,英语成为中国很多高级船员的软肋。由此可见,海事英语课程在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海事英语师资是海事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要素。本文探索校企合作条件下,加强海事英语师资的培养,提高航海类专业学生的适岗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一、海事英语师资现状分析

海事英语是满足从事船舶工程、海上运输及相关工作交际需要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国际航运界人士公认海事英语为国际航运工作语言。海事英语师资在培养国际航运人才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我国航海类院校海事英语师资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失衡

目前,航海类院校从事海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英语专业毕业生,专业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或应用语言学,这部分教师经过系统的语言训练,语音语调标准,具有扎实的语法句法知识,能够胜任日常英语教学。但是,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经过随堂听课或短期培训,能够用英语讲解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但如果遇到比较专业的知识点时,自己有时都不完全理解,更谈不上用英语讲授。第二类是英语能力比较突出的专业课教师,这部分老师很多具备船上工作经历,非常熟悉本专业知识及船上工作流程,但在英语专业知识方面,尤其是语音语调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相对欠缺一点。第三类是外籍教师,外教的优势在于熟悉英语文化背景,英语发音及表达地道,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但是,大部分外籍教师均没有专业背景,只能教授普通英语。根据丁自华的研究,第一类教师占据了海事英语师资将近三分之二的比例。

由此可见,目前的海事英语师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失衡,既具有良好的海事专业知识背景,又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的海事英语教师不多,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方面培训。实际情况表明,目前的海事英语师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2.缺乏校企、校校及国际合作

目前,国内有二十多所院校开设航海类专业,但是各个学校之间海事英语师资之间的交流不是很多,没有形成相关定期交流机制。由于考证压力较大,很多学校海事英语课时任务繁重,同时,老师为了职称晋升,还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导致老师们整天忙于备课教学、做课题、写论文,没有时间与其他学校同行进行交流。

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航海类院校与航运企业的合作是比较密切的,就海事英语教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合作。比如说,有些航运企业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新员工之后,会请相关院校为新员工进行海事英语培训。此外,航运企业还会邀请院校帮其编制员工海事英语培训教材和组织策划海事英语方面的竞赛。但是,这些合作基本上是为航运企业服务的,对航海类院校海事英语教学作用不大。

航海类专业是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面向国际航运市场,因此,航海类院校有必要加强与国际知名海事院校合作,特别是海事英语教学方面的合作。但是,由于经费不足,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海事英语教师缺乏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3.专业知识更新缓慢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实施,要求航海院校不断推出新的培训课程,更新专业知识,使船员和学生能够按照新公约要求接受培训。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很多海事英语教师未能及时参与新公约的培训课程,进行知识更新,导致他们未能及时掌握最新的行业信息,追踪最新的航海技术发展和海事英语发展动态,对海事英语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海事英语师资培养途径

海事英语师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航海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顶尖的航海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海事英语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完成各种业务操作,这对海事英语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的海事英语师资应同时兼备一定海事背景和系统的语言训练,熟悉船上各种操作业务,了解不同语言间的跨文化差异。通过与航运企业合作,不失为一种培养海事英语师资可行的方法。

1.教师进企业

针对英语专业毕业的海事英语教师而言,航海类院校可以与航运企业合作建立海事英语师资校外培训基地,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倾斜,将海事英语教师到企业培训与教师职务评聘、考核奖励相结合,鼓励海事英语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了解航运企业发展最新趋势,熟悉港口及船上业务操作流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随船到近海航行,亲身经历船员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专业水平和双师素质。可以鼓励一些年轻的男性海事英语教师考取船员适任证书,能够到船上顶岗实习,通过切身体会船员的工作,才能成为真正的海事英语方面的专家。

2.专家进学校

航海类院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一方面,院校可以建立以“兼职教师”的形式邀请英语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船长或轮机长来学校担任兼职海事英语教师,并与院校海事英语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定期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种形式引入专家需要院校人事部门的支持和大力推进,经过两到三年的聘用,英语专业毕业的海事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系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邀请航运企业专家来校讲学,更新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参与海事英语教学标准制定,参与海事英语教材的建设,建设一批实用性强、有针对性的精品课程和教材。通过邀请专家到院校,可以切实提高海事英语师资各方面的能力,促进海事英语师资的培养。

3.合作教学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的优势在于实现资源共享。从院校方来说,海事英语教师大多为英语专业出身,语言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而企业的专家则非常了解企业中各个岗位的技能需求,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和英语的实际使用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双方人员合作的方式进行专业英语教学。这种合作是一种相互合作的过程:企业专家可以帮助海事英语教师更好地了解相关专业知识,而英语教师可以弥补企业专家英语能力的欠缺。进行校企双方合作海事英语教学的企业专家和英语教师应该满足以下要求:乐于开展合作教学,明确各自职责以及互相尊重对方的教学理念。通过合作教学,院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可以取长补短,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培养出更好的海事英语师资。

海事英语师资是海事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校企合作条件下,海事英语师资应该由航海院校专业英语教师和企业英语能力强的专家组成。企业也可以给院校英语专业教师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让专业英语老师切身获得岗位体验,了解岗位对专业英语的需求。航海院校可以与国外知名航运企业合作,聘请经验丰富的船长和轮机长教授航海英语和轮机英语。只有不断提高我国海事英语师资的水平,才能够为航运界培养出更多的高级船员,使我国由“船员大国”转变为“船员强国”。

[*基金项目: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课题“校企合作条件下航海类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交教研1402-174)]

[1]丁自华.海事英语师资现状与培养[J].航海教育研究,2008(2):89-90.

[2]饶滚金.海事英语师资培训需要界定和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J].航海教育研究,2012(1):22-24.

[3]陈海燕.高职院校海事英语教师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3-15.

[4]张春兰,陈宣荣.校企合作模式中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14(1):108-111.

[5]王稼伟,蒋洪平.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调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54-58.

G718.5

A

1673-0046(2016)7-0049-02

猜你喜欢

航海海事师资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大航海争霸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航海博物馆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失衡滞后的航海高级人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