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因素与文化语境对歇后语汉译英的影响作用浅析
2016-02-13张娟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张娟(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社会因素与文化语境对歇后语汉译英的影响作用浅析
张娟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翻译不只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传通和融合的过程,社会因素和文化语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歇后语作为中华文化独有的现象,在其英译时,更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和文化语境的影响,采取合适的方法,使其字面意义、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达到最大的统一。
[关键词]文化语境;社会因素;英汉翻译;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表现形式生动活泼,表达效果诙谐幽默,读起来郎朗上口,因此广泛受到人民大众的青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且表达结构相对特殊,要想将其译成英语并非易事,达到翻译的信达雅更是难上加难。翻译作为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活动,是两种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交往和交流。翻译与社会背景、文化因素有很大的关联,并受它们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翻译中单纯的语言障碍比较容易克服,但要克服社会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却比较困难。正如金惠康所言,翻译是一个把一种语言内涵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的复杂的文化信息交换过程,必然涉及与语言有关的方方面面和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社会因素和文化语境,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一、社会因素和文化语境的概念阐释
1.社会因素的概念阐释及构成要素
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活动,并且随着社会状态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正是由于社会交流的需要,才会出现翻译这种社会性的劳动,其成果不是为了译者自己使用,而是供他人使用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译者也具有社会性,从事翻译时势必要面对各种非翻译学术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宗教、年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社会价值观等。
2.文化语境的概念阐释和构成要素
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语言学家B.Malinowski提出,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各种主客观因素,如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科学、风俗、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翻译绝非简单的符号转换活动,而是体现着两种不同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过程。正如关孜慧所言,不同语言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喻义,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各异。
二、社会因素和文化语境对歇后语社会文化内涵的影响
汉语中的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语言形式,短小风趣,生动形象,谐音谐义,语义双关。语言结构形式的独特性,使其很难用其他语言对等地表达出来,而其意义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深受中国社会因素和汉语文化语境的影响。因此,歇后语的翻译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要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那么,歇后语的社会文化内涵在汉英对比中有以下三种情形:
1.汉英喻体相同,社会文化内涵也大致相同
有些歇后语本体和喻体都属于一般事物并符合普遍规律,无论意义上还是形象上都与英语在文化内涵上大体一致。
如: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If the tiger is set free, there will be no end of trouble in future.
2.汉英喻体不同,社会文化内涵亦不同
因为汉、英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产生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其实汉英喻体和社会文化内涵完全对应一致只有少数,大量的歇后语所表现的文化特征只是部分对应甚至毫无相同之处。
如:①亡羊补牢——未为迟也。Better late than never.原句与译语的文化内涵基本相符,但是原句蕴含的“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意思在译语中就没有表现出来。
②老鼠拉木锨——大事还在后头!
The best is yet tocome!
3.汉英文化背景不同,表达方式迥异
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社会风俗、文化习惯、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和经典著作等产生了许多中国式的表达,歇后语就是这种典型中国文化的代表,具有强烈而浓厚的民族色彩。
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Tolet alone anyone else.
这句歇后语中的泥菩萨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其形象恐怕令外国读者难以想象,因此进行了意译,但这又不足以表达其中的文化内涵,原句中有“爱莫能助”之意,而译语却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如:骑着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Let's wait and see what the reason for it turns out to be in the end.
三、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社会因素和文化语境的差异,大多数歇后语在表现其文化内涵时与英语只能部分对应甚至根本不对应。奈达的“忠实性”原则、林语堂的“忠顺美”说、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无不围绕着翻译的忠实性。所谓忠实,应指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者的统一,如果前两者与隐含意义冲突时,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要服从于隐含意义,避免死译、硬译。具体在翻译过程中可参照以下五种方法:
1.保留喻体形象,进行直译
大部分歇后语在比喻上都是生动形象,前半部分比喻和后半部分说明——其中有内在的意义联系,后半部分是前半部分合乎逻辑的结果,对于这种普通的歇后语就可直译,既保留原文内容,也保留形式,既忠实于原文,又生动形象。
如:①哑巴吃扁食——心里有数儿。
You're like the mute eating dumplings; you know how manyyou've downed.
②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Amouse in a bellows——pressed fromboth sides.
2.保留喻体形象,进行删译
当有些歇后语的形象本身能说明喻意,即读者能从喻体形象或上下文中直接推知喻意时,歇后语的后半部分也可不译,只译前半部分。
如:(张金龙)突然来找小小子。小小子知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眼;可又不能不接待他。(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Hisaorealized that it was a case of the weasel coming to payhis respects tothe hen.He was veryuneasy, but….
3.照字面直译加解释
在翻译歇后语时,有时译者试图保留喻体形象,结果虽然照顾到了前面说明部分的字面意思,却难以传达其深层含义,有时就不得不再加一句话解释说明。
如:“看你,隔着门缝瞧人,把人看扁啦。”(袁静《新英雄儿女传》)
“Humph! If you peer at a person through a crack, he looks flat!Don't be soprejudiced.”
4.借用英语成语,改变喻体形象意译
另有一些歇后语尽管原文很形象,但由于汉英两种文字在社会文化因素上的差异,不得不改变原文的形象,用一种外国读者十分熟悉的比喻来翻译,这实际上是一种套译,译文和原文采用各自不同的比喻来创造同一种形象,可谓异曲同工。
如:①日本曹长心里像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地不安宁。(冯至《敌后武工队》)
It was as if the sword of Damocles hung over the Japanese sergeant.
(套用了源于古希腊传说的the sword of Damocles,同样指令人心神不定的临头危险,形象生动,与原句有异曲同工之效。)
②我们这是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啊!
We are all birds offeather——all slaves here.
5.舍弃形象,进行意译
有不少歇后语带有浓重的中国民族色彩,有的包含着中国古代人名、地名、名著典故,有的牵涉中国特有的风俗习惯等,这些都无法直译,只能意译,否则外国读者就会不知所云。
如:①他必审问我,我给他个“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老舍《骆驼祥子》)
He's sure toask questions but I'll hold mytongue tobegin with.
②我刚来,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吴强《红日》)
Beingnewhere, I'mverymuch in the dark myself!
还有不少歇后语在后半部分包含一语双关,无法直译,由于它的实际意思要比表面形式更加重要,只能直接译出它的深层意思,而舍弃它的表面意思及前半部分比喻。
如:①一切跟平常一样,一切似乎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周立波《暴风骤雨》)The villagers felt themselves back in the old rut.
②我在家里呢,是灯草拐杖,做不得柱(主)的。
My position in the family doesn't permit me to make a decision individually.
综上所述,在歇后语汉译英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保证的是源于实际意义的准确再现,在没有文化冲突或其他矛盾的情况下兼顾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其实,翻译作为联系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桥梁,最根本的就是传达原语的真实意义,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社会因素和文化语境的差异,使翻译真正成为一种建立在两种文化间交流和交往的社会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3]王丽娜.试论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J].语文学刊,2007 (11).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1- 017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