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多维解析

2016-02-13刘树玲刘艳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产力本质马克思

刘树玲,刘艳萍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多维解析

刘树玲,刘艳萍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马克思认为,社会交往理论是关于人类自主活动的历史性范畴,蕴含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中。立足文本,本文提出马克思在三重含义上理解“交往”,在多个维度阐释了社会交往理论的丰富思想,具体划分了社会交往的类型。透过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唯物史观对人、对人类社会存在特性的理解。

马克思;社会交往;人;社会

不同社会领域对社会交往活动有着不同的阐释。有心理学家认为,人和人为达成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交流行为就是交往;语言学者认为交往是信息的交流;社会学家则认为,人们之间的沟通需要一定途径和方式得以完成,即交往;哲学家们普遍以为,交往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桥梁。在马克思构建他的哲学体系过程中,有过许多关于社会交往的论述,分散在不同的著作当中,这为我们从多个维度重新审视他的社会交往理论创造了条件。

一、“交往”在马克思视阈中的三重含义

马克思在手稿、形态中都对交往进行了阐述,尤其在形态中几十处提到交往、交往关系、交往形式等重要概念,但此时他并没有对交往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情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曾是唯一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和产生这些制度的先前存在的社会状况的社会关系”。这是马克思第一次明确阐述“交往”的概念。从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在交互活动、交换、生产关系三层含义上理解交往。

第一层含义,从人类学上讲,马克思把社会交往看作是一种人与自然间的交互活动。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只有在与这个“无机身体”交互活动过程中,才能获取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在与自然交互作用活动中,人和自然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融洽相处,并通过自然这一纽带,人与人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第二层含义,从社会学上讲,马克思认为社会交往是人本质之间的相互交换。为了改造强大的自然以维持人类的生存发展,个体力量弱小的人通过社会交往以形成“大写的人”,从而与自然打交道。所以在人与自然交互(交往)的过程中,同时形成了人与人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建立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基础之上,即借助社会分工与合作,个人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他人,同时接受他人对象化给自己的本质。通过生产过程中的社会交往,个人摆脱自身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逐渐走向社会性和全面性。

第三层含义,从政治经济学上讲,马克思把社会交往看作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和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表现的交换、流通行为等。在唯物史观中,马克思总是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对偶的形式使用。在形态中,马克思最先是将交往方式与生产力以对偶的方式使用。因此,在马克思那里交往方式可以理解为生产关系的一个子范畴,或者它本身就是生产关系。交往是活动和关系的统一,与生产关系范畴存有内在统一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生产关系作为一种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人与人的物质层面。马克思所说的经济活动中的物质交往即交换活动,准确地说,是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基础上,才出现商业交往这一广泛的物质交换活动。

二、马克思对社会交往的多维阐释

(一)社会交往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

作为社会交往主体的“现实的个人”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并不是孤立的个体。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整体,既处在个人与他人的交互联系之中,也处在个人与自然的交互联系之中,因而受到历史必然性与自然规律性的限制与制约。社会交往的主体,既是能动的主体,也是受动的主体。一方面,“现实的个人”作为感性活动的主体,能动地适应着不同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并且同感性活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每一代人在继承前一代人发展成果基础上又不断改变现有的活动以求变更旧的环境。另一方面,“现实的个人”作为感性对象的存在,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借助他人或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优秀成果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二)社会交往与生产

生产是交往产生的前提。人们之间的交往要有一定的东西作支撑,即要有共同活动的媒介物。因而就要进行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相互活动的媒介物,就不可能进行交往。生产不但成为交往的前提,并为交往提供媒介物。依据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交往的媒介物差异,马克思把交往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一是以生产要素为媒介所发生的交往,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工具在人们间的不同分派以及社会成员在各种活动过程中的分派,“生产既支配着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者其他要素”。这就意味着交往既制约着生产,也是它的产物。二是以劳动产品作为媒介所发生的交往,这种交往主要取决于个人与劳动产品的分配和占有关系。生产关系和方式决定交往关系和方式。综上所述,无论是以何种形式为媒介的交往,都是与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是生产的一部分,或是由生产抉择。

交往是生产进步的条件。人类的生存发展寄托于物质生产实践,由于独立个体的生产力有限,并且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单个个体很难生产出满足自己需要的全部物质生活资料。为满足个体生存,就必须跨过交往的桥梁,参与到群体生活中交换其活动成果,以与他人的交往来弥补自然个体的有限性,满足个体自身的需求,同时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推进生产的进步。

(三)社会交往与分工

社会分工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更广泛的分工,这是马克思研究的重点。社会分工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将个人束缚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从而使人某一方面的能力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进一步造成人的能力的单一性。马克思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进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尤其是扩大民族间的交往。因为人需要的无限性和人的全面性发展的客观要求,会推动不同行业的人展开更为广泛的社会交往。但现实是,分工并没有使个人之间交往全面展开,甚至导致人的交往关系变成一种物的关系,人被物所奴役,导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异化以及人本身的异化。

(四)社会交往与人的个体本质

马克思定义了人的本质的双重属性:其一,通过劳动实践来区别人与动物的关系,即人的类本质;其二,通过不同的社会关系来区分现实的个人,即人的类内本质。作为个体的人从生命开始就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活动过程中,个人的活动变成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建立在个人活动基础上的社会性的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人的个体本质的完成,同时也是人的类本质的完成。

三、社会交往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社会交往呈现不同的类型。

第一,按交往方式区分,马克思把社会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大基本类型。由于人是统一于物质和精神的存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也统一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所以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层面的交往方式。物质交往主要指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不同的个体通过物质手段发生交往,从而形成强大的物质性力量。精神交往是基于社会关系双方的共同人性需要,借助于符号通过交流与沟通而达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长期缺乏与他人的联系,人就会产生孤独感、寂寞感,而健康的精神交往会使人充满活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二,按人的存在形式划分,马克思把社会交往分为个体间的社会交往、群体间的社会交往、个人与群体间的社会交往等。以个体为主体的交往是社会交往的最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社会交往可以演化、发展为其他更为丰富交往形式。社会交往的形式,究其本质仍是个体间的交往。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人不仅存在社会关系中,也存在经济关系体系中。在经济活动中个体可以通过交换行为实现与其他个体乃至群体的交往,最终可以扩大为群体间交往,并满足单独个体或是某一群体的发展需求。所以,社会交往是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体间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大,进一步演化出民族内部的交往、国家间的交往等形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立足实践论,深入剖析了社会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和生活方式,说明了人只有通过社会交往才能成为真正的实践主体,才能获得现实的社会性规定,因此社会交往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把交往与生产视为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深刻揭示了交往与生产、交往与社会分工的内在关系,全面展示了社会交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透过社会交往主体从个人到群体、从各民族到全人类的不断扩展,马克思向我们揭示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现实可能性,因此,社会交往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总之,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是一个丰富和复杂的思想理论,其学术研究价值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进一步彰显;面对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我们同样需要对社会交往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性、总体性范畴做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以便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攻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道路上的现实困难。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2-8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68.

A8

A

1673-0046(2016)8-0149-02

猜你喜欢

生产力本质马克思
马克思像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童年的本质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