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阅读课堂运用思维导图的探讨
2016-02-13徐梦野
徐梦野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高职英语阅读课堂运用思维导图的探讨
徐梦野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技术,它是组织和表征发散性思维的工具,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一直都是高职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阅读课堂上的运用可通过学习、记忆、思索等思维方式,将人脑的发散性思维逐渐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的思考、理解、知识总结和组织活动中,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使学生增强信心,形成学习的动力。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高职英语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阅读教学是其中的主干课程。高职是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基地,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侧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通过阅读来带动听、说、写、译能力的相应提高,使学生在阅读中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满足工作要求。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环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而如果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不能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则会陷入到思维定势中去,从而影响英语阅读效率的提高。
一、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阅读词汇量不够,语法结构掌握得不够熟练,缺乏基本的阅读技巧
阅读是一个读者通过结合语篇信息及自身背景知识建构意义的流畅过程,阅读的目标是理解。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对英语学习中阅读的必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阅读词汇量不够,语法结构掌握得不够熟练,对阅读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有待提高,缺乏基本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尤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学法的指导。
(二)错误的实用主义英语学习观导致高职院校阅读课堂学习效率较低,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
一部分学生由于在初中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阅读学习失去了兴趣,有的甚至形成了惧怕英语考试的心理。而高职院校由于大班授课无法顾及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因此加剧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教师上课主要侧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考试技巧的传授,忽视语篇教学,忽略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等,导致大多数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低,积极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此外,在各种英语考级的压力下,学生为了应试取得高分,往往认为只要做大量的阅读题,机械、被动地进行反复操练就能提高阅读水平,并没有把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主动地扩大知识面。
二、思维导图简述
(一)基本内涵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图等,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后期由英国心理学界托尼·巴赞提出。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它和传统的方法又有所不同。传统的只是单纯的以文字记录学习内容,而思维导图呈现由中心向外发散的形式,是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可视化的过程,采用的是以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归纳学习内容。
(二)思维导图的优势
1.思维过程重点突出,结构清晰,便于整理思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模拟人脑神经元分布的结构,借助它我们可以把瞬间迸发的思维火花记录下来,使大脑不受任何约束,把无尽的创造力发挥出来。而且这种将思维过程显性化的方式,也便于我们整理思路,进行交流与反思,使思维过程变得可以操作。思维导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实现了新旧各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和转换,有效提升了思维技巧,这也使得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一种非常好的锻炼。
2.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吸引力,能锻炼思维,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纯文字的学习与记忆方式进度慢、效果差,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有挫败感,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而思维导图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思考,在表现形式上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思维无限发散,增进学生理解和记忆能力,使学生重拾信心,形成学习的动力。
三、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和一种学习的有效方式,正是由于其层次性、高效性和创造性,可将其广泛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
1.利用思维导图化英语阅读为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学生进入高职阶段时,他们右脑的立体感、整体感、节奏感都有很大的提升,理解、分析和阅读的能力更强,因此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时,主要让学生学习对导图中层次的区分,正确地运用符号进行语言的归纳总结以及理解整体结构的构建及与分支间的逻辑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阅读理解的内容,将阅读文内容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等运用思维导图分散性的特点制作成一个图形。
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围绕如下内容:(1),即文章的中心意思和各关键句的要点;(2)关键知识点。即阅读时聚焦在关键的字、词、句等知识点上;(3)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线并思考
之间的联系;(4)完整的
结构图 (它的绘制可以并一步促成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后可以布置一些需要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解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利用思维导图的整个学习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让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随着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阅读课堂中已不再使用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的大势所趋。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平时的英语阅读课中通常教师是主体,而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却是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并围绕教师教学的中心展开新的教育分支;而教师的主要工作也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促进者”、“咨询者”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进程,解决学生与新授知识之间的矛盾。
例如,在教学中可首先从挖掘教材内涵入手,请每位学生对将要设计的阅读主题,绘制一幅思维导图;然后组成各讨论小组,在组内交流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约定在交流过程中,将所有的意见记录下来,各成员尽可能地发散思维、联想,提出建议);再次,教师对交流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任务型阅读。这种教与学的模式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有趣的语言交流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3.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住单词,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词汇教学是英语阅读课程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单词量,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和不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因此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思维导图模式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通过字、词、句和对单词的含义结构引申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来达到快速记住单词,及理清篇章意思的目的。
例如,当学生看到一个单词而又突然想不起它的意思的时候,可以通过联想它的反义词、近义词、相关构词法构成的词语等达到准确把握此单词意义的作用。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利用思维导图模式,通过精讲文章中某个关键词,然后点、线、面结合由小往大,将语段中的相关内容一点一点地串联起来,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很好地形成一个知识的整体网络图。
例如,通过happiness,使学生们联想到excited、joy、 amusement、content等近义词,然后可以联想到sadness、fear、anxiety、anger等相关表达情绪的词语,随后拓展到表达情绪的相关习语over themoon、on cloud nine、feel blue、hotunder the collar等。
4.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篇章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总结课堂的重难点,整理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将不懂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把原来上课过程中的零散知识系统地归类和组织,做出整体分析,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同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当学生学习完一篇阅读文章之后,让他们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总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章要点进行编排和画图,把相关的知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框架,从而把各个知识点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网,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在学习完阅读文章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关键词句,将系统的知识做好笔记保存起来,以加深记忆。思维导图的特点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教学工具,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工作者将不断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力争将思维导图积极有效地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去,让英语阅读课堂变得更加高效、生动、有趣。
[1]王力维.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3):103-104.
[2]王金凤,牛跃辉.基于思维导图的职业院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1):73-74.
[3]胡方梅.思维导图在高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9):194.
[4]王晨爽,张广,魏绪涛.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5(2):17-19.
[6]杨姗姗.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5(22):19-20.
[7]胡勇忠,吕灿,徐巨成.利用图式理论和思维导图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80-82.
[8]刘慧,李鑫.初探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1(34):71.
[9]李英洁.思维导图在外语职业学院教学中的实施及意义[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205-207.
[10]王相瑞,袁华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6):49-51.
G178.5
A
1673-0046(2016)8-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