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农村大学生辍学原因及政策建议研究

2016-02-13曲泽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皖南助学贷款

郭 波,曲泽静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皖南农村大学生辍学原因及政策建议研究

郭 波,曲泽静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大学生辍学现象逐渐突出并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地域分布上以农村地区较为明显。本文以皖南农村为例,对农村大学生辍学原因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帮助辍学大学生重归课堂、重返校园。

农村大学生;辍学;政策建议;皖南

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每年都有大批或者中途放弃学业的农村大学生离开校园,造成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近年来,教育部、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与干预措施,辍学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和学者的广泛关注。陈永生(1988)对1978-1986年苏州大学大学生辍学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价,李克夏(2002)对1996-2000年学生辍学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描述性分析,辍学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身体健康因素和非健康因素两个方面。刘楠、李红(2003)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对该校1998-2002年学生辍学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文宁凤(2014)从农村学生辍学案例中总结出显性辍学和隐性辍学现象。孙吉吉(2014)指出农村学生辍学因素归结为父母因素、同龄人因素、教师因素和新“读书无用论”因素,大学生辍学问题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复杂的社会因素,本文以皖南农村为例,对农村大学生辍学问题行调研,归纳其辍学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一、辍学原因归纳及分析

笔者对皖南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乡镇、村庄辍学大学生的辍学状况平日里便有较多接触和了解,选择相对熟悉的皖南地区为调研地点。基于典型和突出的原则,利用暑假、寒假和节假日时间对丁香镇华桥村、徐桥镇新丰村、小山镇平坦村、赛口镇中洲村、黄柏镇石桥村87名大学生辍学原因进行了重点走访调查、分析与评价。概括而言,大学生辍学类型大致可分为新生辍学和在校学生的辍学。辍学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家庭的影响

1.家庭经济问题

家庭经济问题是农村大学生辍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家庭购买力、经济基础普遍低于城市家庭,支付高等教育费用相对困难。约有80%以上的学生因家庭负担较重而选择中途辍学。学者朱瑾(2010)指出,高校学费逐年增加,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人均教育费用为5500/年,住宿费1000元/年,生活费高低不等,再加上必要付出的书本费、交通费和各种各样的报名考试费,大学一年的花费最低近1.5万元,而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年均家庭收入约为8000元/年左右,这样计算下来,高校大学生的教育费用支出与农村现阶段家庭收入存在一定的缺口。所以,供给一名大学生不仅要花费全家的全部收入,甚至会导致家庭贫困,家庭经济压力直接导致大学生读书压力、辍学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

2.家长观念传统、落后

学者范学刚(2010)提出,农村的传统思想对于高等教育的最大需求是希望通过考大学离开农村,“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因此,“读书之上”、“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家长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多元化的发展导向和政策扶持,有相当规模和比例的农村人发挥自身勤劳的美德,发家致富。这些人没有什么求学背景和经历,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却过上了在其他人看来无比羡慕的生活。而周围一些大学生,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洗礼,毕业后还要面临择业、求职门槛高,好工作不易求,就业待遇不理想的境遇。在部分家长头脑中,读书是功利的,如果不能给他们带来经济回报,便认为是不划算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开始蔓延,甚至有的家长还说“种田不如老子,养鸭不如嫂子,挣钱没有路子,致富没有点子”,对孩子的学业不关心,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围,辍学挣钱的思想在家庭、村落蔓延,无疑增加了在校大学生辍学的压力和风险。

(二)学生自身原因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在对皖南(小山镇平坦村)辍学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辍学率要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原因主要来自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学者陈天利(2010)指出大学生辍学原因很多,包括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大多数大学生十年寒窗苦读的理想与骨感现实之间的差距,对考取的大学不满意,对专业领域信息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专业课程开设意义,对就业方向模糊不清,也是导致大学生辍学的重要诱因。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大了对高职院校发展、就业支持的力度,但是总体而言高职教育的硬件、软件设施与教学环境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家长、学生对此类教育模式的模糊、主观理解和片面认识也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辍学率高的原因。同时,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管理规范化程度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学生读书后缺乏校方有效的监管与控制,容易出现较多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先天不足,后天薄弱,导致高职院校在招生、后期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辍学学生比例也明显高于普通高等院校。

2.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缺失

大学的教育方式与小学、中学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种引导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安排。部分农村大学生来到城市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对一切充满了好奇,授课教师只注重讲授而不关注学生听课质量,使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使自制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经常逃课、外出游玩打发课堂时间。这不仅造成学生学业荒废,还有可能使学生缺乏正确的社会认知和判断,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惯,甚至厌学、逃学,最后辍学。

(三)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政府、银行、高校之间协调配合力度较差

政府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目标是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帮助农村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提高全社会的素质和文化。商业银行是国家助学贷款的供给者,向贫困学生提供贷款以追求利润。

然而在实际运转中,政府、银行、学校之间出现众多矛盾,政府推行的新政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银行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积极性不高,对贷款风险过分担心,高校对助学贷款政策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贷款办理手续复杂,众多困难学子还不清楚贷款的流程和手续。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约有43.6%的农村学子对贷款政策不了解或了解有偏差,增加了农村贫困大学生辍学的风险。

2.助学贷款的不公平性

部分学生和家长认识观念偏差,他们把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看成国家的福利政策和无偿补救政策,“不贷白不贷”,“还不还以后再说”,所以出现了“一窝蜂”的盲目贷款现象。同时,高校对真正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和贫困程度缺乏了解,仅凭学生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所开据的贫困证明来了解学生的家庭贫困状况和判断是否有申请助学贷款的资格,甚至还有因为“关系”的作用,助学贷款到了并不贫困的学生手中,而真正需要救助的贫困学生被拒之门外。

二、降低皖南农村大学生辍学比率的政策建议

(一)减轻学生家庭负担,家长需要转变观念

1.国家要新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充分提高皖南农民生产发展的积极性,增加收入,使当地农民有经济能力投入教育。皖南当地政府全面落实“三农”政策是帮助当地农村高等教育和控制农村大学生辍学的根本措施,要尽快建立农村贫困大学生救助机制,确保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稳定可靠的救助来源。

2.对于家长,需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准确定位孩子读书的目的,摒弃读书功利性观点,要充分地认识到“读书无用论”的不科学性。为了孩子长久打算,请让他们重回课堂吧。

(二)纠正对高职教育偏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

1.高职院校的学生及家长要及时纠正对高职院校的偏见,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的优势所在,看到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优势。同时,学生要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树立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多读书,读好书。

2.国家、各级政府层面上要进一步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为高职院校正名,从硬件、软文化建设方面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提高学生、家长、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三)加大对皖南农村学子高校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力度

1.国家财政要加大对皖南农村高校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各项补助资金力度,简化贷款手续,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奖学金发放给最困难的和最优秀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同时在皖南农村地区开展助学贷款宣传和推广活动,确保每位困难学子知晓贷款的相关事宜。

2.皖南地区政府相关人员做好辖区内困难家庭信息搜集和普查鉴定工作,将困难家庭学子信息录入信息库,作为享受国家、地区扶持政策的客观依据,避免主观原因引起的弄虚作假现象,把扶持资金给最需要的学子。

(四)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与改善

1.求学、读书是人生的知识储备、技能培育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即使自己原生家庭存在经济、认知观念的偏差,但是还是要坚定信念,摒弃短视的思维和眼光。要构建长远的人生规划,如果没有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自身生涯规划与发展,不利于自身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管理能力、法制观念等各方面的提高。同时未能获得大学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因而踏入社会后只能被当做普通高中毕业生来对待,从而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2.辍学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也是国家的大事,辍学浪费的不仅仅涉及学校的资源,更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资源。三十多年来,虽然现在学术界对农村大学生的辍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探讨,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农村大学生辍学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将直接影响国家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的目标的实现。

[1]陈永生.苏州大学1978-1986年学生辍学情况分析[J].中国校医,1988(2).

[2]李克夏.苏州大学1996-2000年学生辍学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2(4).

[3]刘楠,李红.江西农业大学1998-2002学生辍学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6).

[4]文宁凤.农村高中生辍学现象的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5]孙吉吉.打工经济背景下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1).

[6]朱瑾.永州地区高校学生辍学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7]范学刚.高等教育下农村学生比例下降原因分析[J].创新教育,2010(1).

[8]陈天利.浅析大学生辍学的成因、表现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1(11).

[9]孔丹.浅析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改革与开放,2013(4).

G45

A

1673-0046(2016)8-0064-02

教育部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让爱照亮前程——对农村潜在辍学大学生的同辈群体干预,项目编号:201510383036,项目负责人:曹美霞

猜你喜欢

皖南助学贷款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皖南印象》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旧信封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