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有轨电车轮轨动力学特性分析

2016-02-13司道林钱坤李伟王树国

铁路技术创新 2016年6期
关键词:轮缘轮轨区段

■ 司道林  钱坤  李伟  王树国

苏州有轨电车轮轨动力学特性分析

■ 司道林  钱坤  李伟  王树国

介绍苏州有轨电车基本结构特征,建立有轨电车-轨道力学模型,在分析轮轨接触特征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了有轨电车在直线、曲线区段运行时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轮缘两侧间隙值分别为6 mm和11 mm,当横移量大于6 mm,接触点爬上轮缘;当横移量大于11 mm,轮缘背部接触。直线和曲线区段的动力学响应满足安全性要求,直线区段平稳性指标属良好等级,曲线区段平稳性指标属合格以上等级。轨下结构部件设计荷载取值时,垂向轮轨荷载不宜低于名义荷载2.0倍,横向轮轨荷载不宜低于40.25 kN,钢轨扣压部件的力学性能应与钢轨变形相适应。在分析轮轨接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有轨电车在直线和曲线区段运行时的动力学性能,为深入系统性认识有轨电车轮轨相互特征提供参考。

有轨电车;独立轮对;型面匹配;动力学;轮轨关系

0 引言

有轨电车已有百余年历史,随着车辆结构的不断发展,现代有轨电车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不仅载客量大、节能环保、造价低,而且可适应城区内的小半径曲线、噪声小。有轨电车兼顾了公共汽车与地铁的特点,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不错选择。

独立轮对可谓是现代有轨电车的宠儿,不仅降低车体地板高度,方便乘客上下车,而且可适应城市内极小半径的曲线(半径小于40 m),但独立轮对有其先天性缺陷——无法自导向。独立车轮左右侧轮对可实现自由转动,左右轮不会产生纵向蠕滑力,但因此失去了传统轮对的自动对中和蠕滑导向特性。为此,诞生了多种用于提高独立轮对导向性能的技术,如耦合独立轮对、特制导向单元、离心径向调节、拖动式独立轮对[1]。由于独立轮对无法自导向,使得车轮爬轨、侧磨问题尤为突出,适当的最小曲线半径、限制曲线通过速度、调整钢轨表面摩擦状态、合理的轮轨型面等措施是改善轮轨相互作用的主要途径[2-4]。

有轨电车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甚至一城一异。与其他城市有轨电车不同,苏州有轨电车采用传统轮对,车辆由5节编组而成,为提高曲线通过性能,车辆长度较短,第1、3、5节车配属2轴转向架,2和4节车分别与前、后相邻车体铰接,钢轨采用60R2型槽轨。因此,苏州有轨电车轮轨相互作用特征不同于配备独立轮对的有轨电车。

1 轮轨接触特征

1.1 轮轨型面

图1 60R2钢轨截面图

苏州有轨电车采用60R2钢轨(见图1),与普通钢轨外形不同,60R2型轨头带有可放置车轮轮缘的U型槽。钢轨高度180 mm,轨头宽度113 mm,轨底宽度180 mm,轨腰厚度12 mm,钢轨外形尺寸与TB 60 kg/m钢轨差异明显。

在直线或大半径曲线区段,轮载主要作用于区域A(图1所示)。此区域宽度为55.8 mm,型面参数与TB 60 kg/m类似,由半径为(5+80+300+80+13)mm的5段圆弧组成。在小半径曲线区段,轮对产生大幅横移后,轮缘背部与区域C接触。此区域内侧面为斜率1∶6的平面,承担横向荷载,将轮对横移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轮缘槽底部为半径13.8 mm的圆弧,必要时承载,协助轮载过渡。

钢轨惯性矩是影响荷载分配和传递规律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建立轨道动力学的必备参数。60R2型钢轨截面积76.08 cm2,形心距轨底面93.317 mm,由于轨头为非对称结构,形心偏离轨腰中心6.745 mm。沿水平惯性矩为3 300 cm4,与TB 60 kg/m钢轨相当;沿垂直轴的惯性矩为920 cm4,较TB 60 kg/m钢轨增加76%。60R2型钢轨的截面参数见图2。

图2 60R2钢轨截面参数

苏州有轨电车所采用的车轮型面见图3。轮辐宽度110 mm,名义滚动圆距轮背60 mm,新轮直径620 mm。轮缘内侧距1 381 mm,高度25.51 mm,厚度22.2 mm,轮缘背部为倾角11.31°的斜面,轮缘最大角度76°,轮缘顶部为平直段,以便于轮缘承载时减小接触应力。踏面与轮缘通过R15 mm圆弧相接,踏面由R300 mm、R80 mm圆弧组成,外侧为倾角1.43°和2.86°斜线。

1.2 接触参数分析

基于有轨电车车轮和钢轨型面、轮对内侧距、轨距等几何参数,即可确定车轮在不同横移条件下轮轨接触点分布和滚动圆半径变化。

图3 车轮型面参数

图4轮轨接触参数

图4 描述了轮对分别向两侧横移20 mm范围内的接触参数。图4(a)中的连线端点即某一横移量对应的轮轨接触点位置,图4(b)、(c)分别表示轮对横移范围内接触点数量和滚动圆半径的变化规律。由图4(b)可以看出,轮对向右侧横移6 mm时,出现两点接触,分别位于踏面和轮缘根部(即图1中的A和B区域),两接触点处滚动圆半径较名义值分别增加0.7 mm、4.9 mm,说明两接触点之间的滚动圆半径差为4.2 mm。轮对进一步横移后,接触点由踏面爬至轮缘,恢复为单点接触。轮对向左侧横移11 mm时,也会出现两点接触,分别位于踏面和轮缘背部(即图1中的A和C区域),两接触点处滚动圆半径较名义值分别减小0.4 mm、增加10.9 mm,说明两接触点半径差为11.3 mm。

可见,轮缘位于轮缘槽内时左右侧间隙不等,当横移量小于6 mm时两侧均为单点接触;横移量大于6 mm、小于11 mm时,仅轮缘正面与轨侧接触,另侧轮缘背部不参与接触;横移量达到11 mm时,接触点爬上轮缘,此时另侧轮缘背部与轮缘槽接触,防止轮对进一步横移。此外,轮缘背部接触时两接触点的滚动圆半径差较大,在轮缘处将产生较大的磨耗速率。

2 动力学模型

结合苏州有轨电车和轨道的结构特点,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有轨电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车辆模型由多刚体、悬挂系统组成[5],轨道模型由梁单元、弹簧-阻尼系统组成。

2.1 车辆模型

有轨电车共由5节车组成,1、3、5节车各配属2轴转向架,2和4节车分别与前、后相邻车体铰接。此种结构可有效减小传统车辆结构中车体对前后转向架的约束作用,有助于提高列车的曲线通过性能。

轮对采用传统刚性轮对。建模时,车体、轮对、构架视为刚体,一、二系悬挂由弹簧-阻尼单元模拟,二系悬挂连接车体和构架,一系悬挂连接构架和轮对。车体、轮对和构架具有6个自由度,轴箱仅具有绕轮对的旋转自由度(见表1)。完整车辆动力学模型见图5。

表1 有轨电车刚体自由度

图5 有轨电车动力学模型

2.2 轨道模型

轨道模型由钢轨、轨枕、扣件和道床组成。其中,将钢轨和轨枕视为由弹性点支承的欧拉-伯努里梁,扣件等效为并联刚度-阻尼系统,并且根据实测数据将道床换算为由轨枕支承的刚度-阻尼系统。为模拟扣件的抗倾翻性能,扣件由两对弹簧-阻尼单元模拟,其中一对模拟轨下垫板,另外一对模拟弹条(见图6)。为准确体现垫板的抗倾翻性能,模拟垫板两个非线性弹簧的刚度相同,为垫板刚度一半,两弹簧间的距离由等效抗倾翻性能得到。

轨道模型由若干个轨道单元组成。为使轨道模型不受边界条件的影响,模型中轨道单元的长度为列车全长的2.5倍。分别计算钢轨、型轨枕的模态信息,其截止频率分别为60 Hz和20 Hz。轨枕具有垂向和侧滚2个自由度,以反映左右侧不同的钢轨支承状态。扣件间距为0.6 m,扣件刚度为40 kN/mm。轨枕与路基间由8组均布弹簧连接(见图7)。

图6 扣件系统模型

3 动力学性能

图7 轨道动力学模型

为分析有轨电车在直线和曲线区段的动力学性能,计算运行过程中的轮轨力、脱轨系数、减载率、钢轨倾翻和车体振动等系列动力学响应。众所周知,轨道并非为理想平直状态,钢轨方向、高低沿里程呈随机变化,常称为随机不平顺,我国尚未形成适用于有轨电车的随机不平顺谱。有轨电车轴重一般不超过10 t,且以客运为主,轨道多采用整体结构形式,运营环境与我国客运专线类似。因此,采用实测的客运专线轨道不平顺作为线路激扰,进行有轨电车动力学计算。目前尚未有针对有轨电车运营品质的评判标准和规范,所以以传统铁路的评判依据作为参考。

3.1 直线区段

图8描述了有轨电车以最高设计时速80 km在直线区段运行时,轮轨力、脱轨系数、减载率、车体加速度、钢轨位移等各项动力学指标的时程曲线。

有轨电车轴重7.5 t,轮轨垂向动荷载最大值为57.9 kN,为静荷载(36.8 kN)的1.6倍,取一定安全裕量,因此,建议轨下结构部件的承载能力不低于名义荷载的2.0倍。

图8 有轨电车直线区段的动力学响应

为便于区分作用方向,将轮轨横向力分为正、负2种,右股的正值表示钢轨受到的横向力指向线路外侧,反之指向线路内侧;左股负值表示钢轨受到的横向力指向线路外侧,反之指向线路内侧。由图8可见,左、右股钢轨受到的横向力总体趋势指向线路外侧,最大值3.6 kN,根据GB 5599—198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中的计算方法,轮轨横向力的容许限度30.25 kN,计算值远小于安全限值。

轮轨力的作用特征决定安全指标,减载率最大值为0.5,小于第二限度0.6;脱轨系数最大值为0.1,远小于安全限值。

车体最大垂向和横向加速度分别为0.507 m/s2、0.380 m/s2。因此,以设计最高速度运营时,垂向和横向均可达到良好等级。

钢轨轨头垂向和横向位移最大值为0.39 m m、 0.20 mm,钢轨扣压结构件的弹性行程应能满足钢轨的弹性变形要求。

3.2 曲线区段

图9描述了有轨电车时速15 km通过半径40 m曲线时的动力学响应时程曲线,未设置超高。此速度下的欠超高为66 mm,以此模拟有轨电车通过道口时的动力学响应。

图9 有轨电车曲线区段的动力学响应

在欠超高作用下,外股轮轨垂向力明显大于内股,最大值为46.23 kN,为静轮载的1.3倍。动载系数明显小于直线区段,这主要是由于曲线通过速度低,轮轨冲击效应不显著。

与直线明显不同,轮轨横向力大幅增加,尤其是曲线外股,最大值为31.53 kN。略超过GB 5599—198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计算得到的容许限度30.25 kN,但仍小于危险限度40.25 kN。建议轨道部件的承载能力不应低于40.25 kN。

较大的轮轨横向力导致脱轨系数峰值达到0.73,小于第二限度1.0。在欠超高作用下,曲线内股减载,减载率最大值为0.22,远小于安全限值。

车体最大垂向和横向加速度分别为0.08 m/s2、0.45 m/s2。因此,以设计最高速度通过最不利曲线时,垂向加速度属优秀等级,横向加速度超过良好限度,但仍满足合格限度。

钢轨轨头垂向和横向位移最大值为0.32 m m、0.27 mm,钢轨扣压结构件的弹性行程应能满足钢轨的弹性变形要求。

4 结论

通过建立有轨电车-轨道力学模型,开展了轮轨接触特性及轮轨动力学响应的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1)轮对与槽型钢轨接触时,轮缘间隙呈不对称分布,轮缘正面与轨侧间隙为6 mm,轮缘背部与槽轨侧面间隙为11 mm,当轮对横移量大于6 mm、小于11 mm时,仅轮缘正面与轨侧接触;横移量达到11 mm时,接触点爬上轮缘,此时另侧轮缘背部与轮缘槽接触,防止轮对进一步横移。

(2)有轨电车以最高设计时速在直线区段运行时,垂向和横向平稳性指标均可达到良好等级,通过最不利曲线区段时,垂向加速度属优秀等级,横向加速度满足合格限度;脱轨系数、减载率安全性指标均小于限值要求。

(3)以最高设计时速运行时,轮轨间出现最大垂向荷载,峰值为57.9 kN,通过最不利曲线时,轮轨间出现最大横向荷载,峰值为31.53 kN;考虑一定安全裕量,建议轨下结构部件设计荷载取值时,垂向轮轨荷载不宜低于名义荷载2.0倍,横向轮轨荷载不宜低于40.25 kN;钢轨扣压部件的力学性能应满足钢轨垂向、横向位移不低于0.39 mm、0.27 mm的变形要求。

[1] 黄运华. 基于旋转车轮的变轨距转向架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

[2] 任尊松,孙守光,缪龙秀. 减轻独立轮轮对系统轮轨磨耗方法的探讨[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27(1):16-20.

[3] 沈钢,王浩川,韩明盛. 具有独立轮轻轨列车的脱轨问题及轮缘侧面磨耗研究[J]. 铁道学报,2006,28(4):49-53.

[4] 池茂儒,张洪,黄其祯,等. 新型独立车轮低地板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研究[J]. 铁道车辆,2005,43(3):1-5.

[5] 翟婉明.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M]. 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司道林: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 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1

钱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 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1

李伟: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 实验室,副研究员,北京,100081

王树国: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 实验室,研究员,北京,100081

责任编辑李葳

U231;U211.5

A

1672-061X(2016)06-0095-06

猜你喜欢

轮缘轮轨区段
浅谈液态和固态轮缘润滑装置的差异性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地铁车辆车轮轮缘厚度预警区间研究
地铁车辆轮缘厚度偏磨问题研究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站内特殊区段电码化设计
站内轨道区段最小长度的探讨
关于优化四方平台动车组轮对踏面旋修的研究
中低速磁浮与轮轨交通信号系统的差异
浅析分路不良区段解锁的特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