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修身之道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析

2016-02-13莉,李

关键词:思政传统文化

李 莉,李 锐



【教育学】

传统修身之道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析

李莉,李锐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显得极为迫切,其关键在于找到应用的切入点,而修身无疑是传统文化实践层面的最佳途径,运用传统修身之道的智慧和方法并结合最新的养成教育方法和载体能够破解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难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应用中取得显著的效果。

传统文化;思政教育;修身之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再次得到强调和彰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成为重要的课题,如何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助力显得极为迫切。

一、传统修身之道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必然会要求思政教育内容及方法的变革,需要对两者的关系予以多角度的分析,需要参照历史的经验教训,更需要紧紧把握融合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及原则。

1.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脉相承体系完备的教育内容和经验方法,其中儒家文化是主要的教育内容。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到其主要内容是修身的“人格教育”,明确了以修身为始,再至齐家的“社会教育”,最后是治国的“家国情怀教育”,正是儒家“三纲八目”伦理教育的核心内容,儒家文化的人伦思想和道德责任教育是主要的传承内容。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德育是主要内容之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DNA,经过千锤百炼,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1]人格修身教育就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唤醒这种文化基因。

2.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有益载体

传统文化是知行合一的文化,既有深邃的识见智慧,也有可具体践行的实践方法及经验。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离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政教育便缺乏了深厚的根基,是不完整的,两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否则就容易迷失方向走入误区。在世界性的“国学热”之际,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由于历史和教育的原因,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偏见至今仍然普遍存在,许多人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传统文化,导致传统文化学习实践中困难重重。在全国上下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活动的形势下,高校反而显得冷清和滞后,主要原因是高校侧重理论研究,因缺乏有效的切入方式和标准,所以实践方面明显不足。

3.传统修身教育是对思政教育的有益补充

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充实思政教育民族性、伦理性、归宿性的价值内涵,可以修身益智,纠正当下青年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迷失、信仰缺失、意识形态真空等问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过程就是“接地气”的过程,在应用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将展现出新的活力和时代内涵,产生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政治文化意义。两者的结合将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获得质的提升。

二、传统修身之道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途径

1.注重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

思政教育与修身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要将理想信念融入人格教育中来。人格教育是修身的根本,也是思政教育的关键,生活教育是习惯教育也是人格教育。中国传统人格教育在“小学”阶段完成,传统“小学”教育包括的洒扫应对礼仪言行等内容正是生活教育的鲜活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就是修身教育,注重落实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下学生受到功利化物质主义影响较多,而习惯养成教育、人格教育又容易被忽视,最终理想信念教育难度越来越大。如何使他们既能够脚踏实地又能够仰望星空,这要求思政工作应该更加注重生活教育、日常教育。当下教育中更多的是成功教育,成功教育面向的是少数关注的是发展,生活教育面向的是全体追求的是幸福。成功教育与生活教育应该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生活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仅仅依靠几次讲座、短期培训或一门课程,而不注重体系性、深入性、可持续性,这不符合教育的规律,也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长远规划、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需要寻找切入点,需要落实于生活学习当中。

2.注重将成长成才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

当下的成长成才教育偏重于学生外在能力提升、技能培养及知识积累,传统修身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成长中心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及成长需求。因此,对于成长成才的思政教育可以借鉴传统修身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可以渗透生命价值、体验体悟以及自然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修身教育中包含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包括人生价值体认、性别差异教育、身份认同教育、感恩教育、性教育、婚恋家庭教育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其中,性别教育中,有针对女生的女性道德教育、家庭伦理教育等,偏重对女生特殊的引导关怀。再如,对生命的珍惜尊重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体现出由孝心生发出对生命的敬畏感和责任感,对自然万物一切生命都予以爱惜尊重,体现了生命共同体意识。

3.注重修身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相融合

在实践中,传统的修身方法与现代课程技术进行融合,能够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一方面,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实践方法,对传统文化本身所包含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层次和智慧善加利用。如果忽视了这种体系和经验的存在,未能认识到我们吸取的不仅有其内容还有其方法;没有认识到内容与方法是统一的整体,如果割裂这两者,知行合一的传统文化便失去了其实践的价值。另一方面,对当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新的教育观念、技术要善加利用,如高校中出现的“书院制”、“成长导师”和“教练技术”等新模式、新课程,以及现代传媒教育技术等,都应与修身教育进行融合补益。

三、传统修身之道融入思政教育的机制保障

1.从课程设置到实践教育

形成以修身为原点的实践育人方法和思政育人机制。对修身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归纳,比如内容上包括生活教育、习惯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情趣;传统修身教育注重道德体悟、心灵感悟,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还注重环境教育,如当下出现的书院制可以看作是环境教育的一种新表现;在学习方法与态度上,强调“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要求心态专注、诵读经典,对阅读有严格的要求和循序渐进的安排,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发现,注重内心的体悟,不主张灌输的教育,注重示范教育,身教重于言教,认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在技能修习上,从习劳开始,进而才艺学习,包括琴棋书画射箭驾车等,注重文教和武教的全面培养;传统修身教育注重培养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的意识,偏重于培养家国情怀,在这个过程中树立文化的自信和民族的自豪感;同时注重心理调节、心态修养,强调健康的心态,这种心态表现在为人处世当中,进而培养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也强调克服自私自利的念头,注重公私分明,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的贡献和付出;修身中有关言语表达、沟通交流、礼仪学习等与当下素质教育中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是一致的,其中有更多的方法值得借鉴;修身更加注重对自我内心的观照和发现,注重反思改过内省。正如《弟子规》总则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修身阶梯,即修身从孝开始,孝敬父母,尊师重教,进而善于交友,体现道德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传统修身重视行知统一,强调实践,实践中更注重做事的态度,在做事中做人。

2.从载体搭建到机制建设

在整合现有的资源上搭建载体,可以采用“课程—社团实践活动—‘导师制’—校园文化营造”的模式。课程采用专家交流、游学等模式,修身课程内容应包括儒家伦理思想、经典修习,以及当代技能、礼仪课程等,关键在于课程设计和师资的培养。校园文化营造要注重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注重外部环境与内心环境的相互影响,关注内心环境的营造和清理,帮助学生减少外部不良干扰,比如解决当下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等问题。通过举办相关学生社团,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高校中的汉学社或文化修身践行团体,还可举办传统礼仪表演展现传统文化魅力。依托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长导师制”是聘任教师为人生发展导师,帮助指导学生成长,导师与学生共同进步,能够辅助青年教师师德教育;行知校园文化营造则创设与布置有特色与亮点的校园文化环境;新媒体平台,则利用网络技术,搭建项目宣传平台。

[1]依法治国、依规治党之三:德法相依相辅而行[EB/OL].http://www.ccdi.gov.cn/xsjw/series3/201411/t20141115_30576.

html.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责任编辑冯自变】

LI Li, LI Rui

(TaiyuanNormalUniversity,Jinzhong030619,China)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Self-improvement Method into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it is urgent to instill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The problem is how to find a starting point. We think that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wisdom and method of self-improvement with the newest method of nurturance educ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it will achieve remarkable effects.

traditional culture; ideological education; self-improvement

2016-05-17

李莉(1986-),女,山西朔州人,太原师范学院设计系助教,硕士。

李锐(1981-),男,山西运城人,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讲师,硕士。

2016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672-2035(2016)05-0110-03

G641

A

猜你喜欢

思政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