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浅谈记者的基本功
2016-02-13崔淑影
□崔淑影
(邢台日报社,河北邢台054001)
独立思考,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浅谈记者的基本功
□崔淑影
(邢台日报社,河北邢台054001)
2016年8月,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巴西里约。当我们细数这届奥运会给人留下哪些深刻印象时,一定会想到白岩松在开幕式上的解说。纵横捭阖、妙趣横生的解说,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在欣赏来自现场的画面时,平添许多轻松和快乐。有人说,像奥运会这样的高新闻价值事件,谁报道都会引人注目,无关基本功。这话不无道理。但或许换另外一个人直播,就不会有“西红柿炒鸡蛋”的喜乐效果,没有“白说”的段子那么多。
不同记者面对着同一个新闻事件,生产出不一样的新闻产品,产生不一样的社会效果。基本功的差异,决定了报道效果的不同,而其中独立思考能力,又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新闻发现力需要哪些基本功?
独立思考绝非一日养成,需要建立在诸多基本功基础上。对许多年轻记者来说,采什么、报什么、怎么报,有时都是问题。我时常听到身边的年轻人发愁没有采访线索。这也难怪,入职新闻单位的年轻人,许多在大学所学专业与新闻关系不大。他们既没有相关理论知识,也没有工作经验,这就需要新闻单位建立相关机制,通过培训等方式,尽快让他们从思想上入行。
当然,能入职新闻部门的年轻人,相信有较高的基本素质。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文字水平较好;有较丰富的知识面,学习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口才,与人沟通的能力好。等等。不错,以上这些都是记者必备的基本功,甚至强身健体,也是记者的必备素质之一。俗话说“脚底板下出新闻”,没有强壮的身体,就无从“走”入基层、深入一线,就无法完成体能消耗大的采访。这些基本素质也是写进新闻理论教材的重要内容。这些对记者素质的要求,也是记者必备的基本功,是作为一个记者起码的基础,更像是记者的硬功。
但新闻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规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周围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事情,哪些是值得报道的新闻呢?决定新闻价值的要素有五个: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由此推演,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其信息往往包含了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等多个新闻价值要素,往往是重要新闻来源之一。有经验的记者会在了解并深入研究政策方面下功夫。还有跑会议中也有一定的诀窍。同样是开会,有心和无心的记者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无心的记者只简单报道会议,有心的记者会在报道会议的同时,发现亮点新闻或另外的新闻线索。有一个典型例子在新闻界近乎人人皆知,给天安门事件平反的重要报道就是一位老编辑从记者6000多字的会议长稿里拎出来的。这里说的有心和无心,其实就是指记者有没有时刻把新闻价值这个标尺装在心中。在这方面,年轻记者需要竭力培养。
一般来讲,凡是有新闻理想的人,一定把培养自己发现新闻的能力放在重中之重。可是现实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知道有些新闻人是新闻价值观的功底打的不牢,还是受庸俗主义的影响太多,有时会偏离新闻价值的杠杆。比如在一次审稿会上,记者采写基层政府的“新举措”给地方带来变化,稿件写出了百姓受益后的状态,生动干净,新闻价值很高。有人建议在稿子开头加上县主要领导说……,理由是这样县领导会高兴。殊不知,添油加醋有时适得其反,会让本来纯粹的新闻变得不伦不类。所以,发现新闻的能力要培养,还要坚守,坚守住新闻原则的底线。这种坚守的记者素养更像是记者的软功。
记者必须捍卫的,还有新闻真实性原则。我们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新闻的基本原理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又似乎不那么容易。否则,就不会有差错新闻,也不会有有偿新闻,更不会有虚假新闻。这一方面需要记者深入采访,追根溯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另一方面需要记者的坚守,守住新闻原则的底线。这同样是记者的一种软功夫,是记者一辈子需要坚持的准则。
新闻人要遵守新闻规律,培养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新闻职业素养和基本功,这是做一名合格记者的起码要求。
独立思考是提高新闻发现力的重要前提
一个优秀记者,一定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记者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建立在上述新闻基本功基础之上。独立思考不是天马行空,不是信口开河、弄虚作假,“创造”新闻的“客里空”,是在尊重新闻规律基础上的独立思考,是通过独立思考成就出色的新闻发现力。所以,记者的独立思考是在尊重新闻规律之上的独立思考。
为什么强调记者的独立思考呢?因为目前的现状,和媒体之多、记者之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闻的同质化、一般化、表面化,新闻铺天盖地,有深度、有思想的新闻却难得一见。人云亦云的背后,是记者的从众思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2014年对马航MH370客机失事事件的报道,是新闻集体缺失独立思考的例子。我们的报道一直在跟着马方的新闻发布会报道,没有对相关方面做出进一步调查、探寻,读者和受众看不到、也听不到有建设性的、技术性的进一步解释和分析。记者的报道要对自己的受众负责,采访需要随着事件的进展,进行步步深入的探寻和追踪,以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求。
没有独立思考的素养,记者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捕获信息阶段。更何况,记者在实际工作中,受采访条件所限,看到的材料,采访到的信息有时是有水分的,甚至和实际情况大相径庭。这时记者必须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只有懒惰的记者和没有经验的记者才一味跟着采访对象的思路走,最终完成的也是一般性的、没见地的采访。如果记者生涯中一直在忙忙碌碌地完成着一次又一次没有个人见地的采访,其必然成就的是一个碌碌无为的记者自己。
优秀的记者,一定是善于独立思考的记者,哪怕是采访智库大伽。水均益采访各国元首和重要政治人物时,都是做足准备,拟好采访提纲,尽量让被采访对象按着自己的思路走。更何况我们通常没有他这样的机会,采访的都是普通人呢!
记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基本功,也是记者有新闻理想和责任担当的的必然选择。最近看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乔新生的一段话,感触良多。他认为“优秀的记者应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结果发现深层次的原因。”他说,倾盆暴雨让城市成为汪洋大海,“媒体更应该自我反省,当初制作有关报道的时候,是否对城市管理者的豪言壮语进行了深入分析,是否找到了城市管理者表态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当记者站在齐腰深的洪水中展现自己敬业精神的时候,不应该忘记,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城市变成汪洋大海。记者的考问,实际上也是在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如果只是向公众呈现洪水到来时众志成城、相互救助的感人场面,而没有深入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把洪水泛滥归咎于气候原因,那么,记者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乔教授的这段话值得新闻人深思。
优秀的记者,一定是善于独立思考的记者。独立思考是记者提高新闻发现力的前提,因为独立思考,才能去探寻、去发现,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因为独立思考,才能为读者、观众送上不一样的新闻。无论是水均益的高端访问,还是白岩松的刨根问底,都充满着智慧的火花,思想的碰撞。也才有了里约奥运会上不一样的“白说”。
独立、思考,成就记者的理想,放大记者的责任。■